一种建筑市政用落水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11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市政用落水头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市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市政用落水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落水头结构,并不能稳固定位,且施工不方便,没有美观性可言。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市政用落水头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市政用落水头结构,其包括一落水槽及一具有过滤孔的落水盖,该落水盖盖合于该落水槽上,该落水盖固设于一第一基体下方,该落水槽固设于一第二基体的一开口下方,该落水槽与第二基体的开口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该落水盖与第一基体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该第二基体的开口内径大于第一基体的外径,该第一基体的侧边设有至少一侧边开口,该侧边开口与该落水盖的过滤孔互相连通。

该第一基体的形状与第二基体的开口的形状互相对应。

该第二基体的开口与该落水槽的形状互相对应。

该第一基体的外侧边缘具有第一导角,该第二基体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二导角。

该第一基体的外径大于落水盖的外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落水盖固设于第一基体下方,落水槽固设于第二基体的开口下方,该落水盖与第一基体容置于该落水槽与第二基体的开口之间的容置空间,具有稳固定位、施工方便及美观的功效;又通过落水盖与第一基体容置于落水槽与第二基体的开口之间的容置空间,第一基体的外侧边缘具有第一导角,且第二基体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二导角,而具有开合容易的功效;再通过第一基体的外径大于落水盖的外径,该落水盖与第一基体容置于落水槽与第二基体的开口之间的容置空间,而具有美观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落水盖开启的实施状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市政用落水头结构,其包括一落水槽2及一具有过滤孔的落水盖1,该落水盖1盖合于该落水槽2上,本实施例中,该落水盖1为方形且与该落水槽2互相对应盖合,但非以此为限,落水盖1也可为圆形或其他形状。该落水盖1固设于一第一基体10下方,该落水槽2固设于一第二基体20的一开口21下方,本实施例中,该落水盖1黏设于第一基体10下方且该落水槽2黏设于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下方,其中,第一基体10的形状与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的形状互相对应,而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的形状与该落水槽2的形状互相对应,皆为方形,但非以此为限,也可为其他形状,且第一基体10的形状与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的形状也非以互相对应为限。

由于现有技术的落水头结构设置完成后,后续施工作业,例如贴砖,必须配合落水头结构的位置进行调整、裁切,不但耗时费力,而且难以具有美观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基体10与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预先裁切后,该落水盖1固设于一第一基体10下方,该落水槽2固设于一第二基体20的一开口21下方,在落水头结构改良设置完成后,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落水头结构设置的缺点,而具有施工方便的功效。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剖面图,该落水槽2固设于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下方而与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22,使该落水盖1与第一基体10容置于该容置空间22中,而使第一基体10与第二基体20的表面平整美观,此外,该落水盖1固设于第一基体10下方,当该落水盖1与第一基体10容置于该容置空间22中,可避免落水盖1漂移,而具有可稳固定位的功效。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元件分解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10的外径L1大于落水盖1的外径L3,改善了现有技术的落水头结构的落水盖外露而与地面格调不搭产生视觉上的违和感,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与整体地面格调一致而具有美观的功效;其中,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内径L2大于第一基体10的外径L1,而在第二基体20的开口21与第一基体10之间形成水流通道S,第一基体10的侧边设有至少一侧边开口11而衔接水流通道S,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10的四个侧边分别设有二个侧边开口11且互相连通,而该侧边开口11与该落水盖1的过滤孔互相连通,使废水自水流通道S经侧边开口11及落水盖1的过滤孔而流入落水槽2中,进而经由落水槽2的排水孔流入排水管。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落水盖开启的实施状态剖面图,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基体10可自第二基体20的容置空间22中分离,又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10的外侧边缘具有第一导角R1,而第二基体20的内侧边缘具有第二导角R2,使用者可容易地拿起第一基体10,不需要通过工具便轻易地开启落水盖1,而具有开合容易的功效。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防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