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旱地区河流洪水收集利用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083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地区河流洪水收集利用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干旱地区降雨主要集中在8~10月,平时降水很少,基本上是汛期抗洪、平时抗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一套装置,将干旱地区的河道洪水在汛期储存一部分,减轻防洪压力;在平时可以取而用之,为河道补水。从而为干旱地区河流提供一整套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方案。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占地面积大,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下方,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 ,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公告号为CN2037419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雨水调蓄池,它包括蓄水池和设置在蓄水池下方的净化池;净化池的净化池侧围由防水硅砂砌块筑成,净化池中设有由滤水硅砂砌块筑成的滤水墙,滤水墙围筑形成进水井室、出水井室和多个相互连接的滤水井室,多个滤水井室位于进水井室和出水井室之间;出水井室设有第一潜水泵,第一潜水泵与蓄水池连通。这种深基坑雨水调蓄池使用防水硅砂砌块和滤水硅砂砌块筑成,具有缩短施工时间,省去钢筋的使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整体为蜂窝结构,结构稳定的优点;净化池设置在蓄水池的下方,减少占地面积,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优点;但是雨水中的颗粒杂质易于在调蓄池中沉积,人工清理难度大无法用于河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旱地区河流洪水收集利用的一体化装置,其优点在于可以为干旱地区河流提供一整套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干旱地区河流洪水收集利用的一体化装置,依次包括引水系统、初步过滤系统、引水管道系统、地下消能系统、洪水储存系统、水质净化系统、储水提取系统、取水管道系统以及水质监控系统,所述引水管道系统为输水管道,所述引水系统将洪水引导进入初步过滤系统,所述初步过滤系统内设有水砂分离系统,所述水砂分离系统将处理后的洪水运送到引水管道系统,所述引水管道系统将洪水引入到洪水储存系统,所述水质净化系统对洪水储存系统内的水进行处理,所述储水提取系统将处理后的水从洪水储存系统内提取出来,所述取水管道系统将提取出来的洪水输送到水质监控系统进行水质检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洪水来临后河道内的水量增加,引水系统将河道内的水接引到初步过滤系统内,水砂分离系统可以有效的将水体内的砂石进行分离处理,达到初步过滤的效果,在引水管道系统的作用下水体向洪水储存系统内输送,在此过程中水体高速流动有很大的动能,通过地下消能系统可以有效的缓解高速水流动能,将水体安全引入洪水储存系统内,洪水储存系统将水体暂时存储起来,再通过水质净化系统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起到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有可以供干旱的时候使用,当出现干旱的情况时,采用储水提取系统对储存的洪水进行提取,提取到取水管道系统向外供应,取水管道系统向外供应水体的时候,通过水质监控系统进行实施监控,达到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在解决干旱问题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水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引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河道岸坡上的多个取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洪水来临的时候河道内的水量会急剧增加,多个取水口可以加速洪水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初步过滤系统还包括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道内的水体会存在一些大的垃圾漂浮物,格栅可以对大的垃圾漂浮物进行过滤,有利于水质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引水管道系统埋设在河岸或者河底下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水管道系统埋设在河岸或者河底下面,对引水管道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小了引水管道出现算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洪水储存系统为分布在河道两侧的地下储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布两侧的储水池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储水量,同时通过储水池将洪水暂时存储起来,可以达到防渗漏防蒸发,最大程度保护水资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取水管道系统包括提升泵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泵站为提取存储的水体提供了动力,有利于取水排放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为干旱地区河流提供一整套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方案;

2、提高了整个装置内水体的质量;

3、存储的水资源达到防渗漏防蒸发,最大程度保护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展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引水系统;11、取水口;2、初步过滤系统;21、水砂分离系统;22、格栅;3、引水管道系统;4、地下消能系统;5、洪水储存系统;51、储水池;6、水质净化系统;7、储水提取系统;8、取水管道系统;81、提升泵站;9、水质监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干旱地区河流洪水收集利用的一体化装置,依次包括引水系统1、初步过滤系统2、引水管道系统3、地下消能系统4、洪水储存系统5、水质净化系统6、储水提取系统7、取水管道系统8以及水质监控系统9,引水管道系统3为输水管道。引水系统1包括设置在河道岸坡上的多个取水口11,洪水来临的时候河道内的水量会急剧增加,多个取水口11可以加速洪水的排放,引水系统1将河道内的水通过输水管道接引到初步过滤系统2内,也一定程度的起到泄洪的作用。进入到初步过滤系统2内的洪水,会得到一个初步净化的工作,洪水在进入初步过滤系统2内的时候,首先会经过格栅22,格栅22设置初步过滤系统2靠近引水系统1的一端,河道内的会存在一定量的大的垃圾漂浮物,格栅22可以有效的将大的垃圾漂浮物进行过滤,有利于初步的提高水质,经过格栅22过滤后进入到初步过滤系统2内的水体,初步过滤系统2内设有水砂分离系统21会对水体在进一步的做水砂净化分离,水砂分离系统21可以有效的将水体内的砂石进行分离处理,提高了水体的质量达到初步过滤的效果,同时也解决含泥量大的河道洪水收集容易堵塞的问题。

经过初步过滤处理的水体在引水管道系统3的作用下然后进入到洪水储存系统5的内部,水体从初步过滤系统2进入到洪水储存系统5的时候,高速流动的水存在一定的水流动能,水流动能会对整个装置造成一定的冲击,会对洪水储存系统5造成损坏的情况,在引水管道系统3与洪水储存系统5之间设置的地下消能系统4有利于缓解高速水流动能,将水安全的引入洪水储存系统5。洪水储存系统5包括分布在河道两侧的地下储水池51,分布两侧的储水池51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储水量,同时通过储水池51将洪水暂时存储起来,可以达到防渗漏防蒸发,最大程度保护水资源的效果,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储水能力,有利于减小水资源的浪费。为了保证水可以顺利的进入到洪水储存系统5内,将引水管道埋设在河岸或者河底下,对引水管道系统3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小了引水管道出现算坏的情况,有利于整个装置可以稳定的运行。

进入到洪水储存系统5内的水在水质净化系统6的作用下,对水质进一步的实现处理工作,使得存储的水达到排放的标准,当出现干旱的情况时,采用储水提取系统7对储存的洪水进行提取,提取到取水管道系统8向外供应,取水管道系统8包括提升泵站81,提升泵站81为提取存储的水体提供了动力,有利于取水排放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整个装置可以稳定的运行,在取水管道系统8向外供应水体的时候,水质需要达标才能向外实现排放工作,为了保证水质,通过水质监控系统9进行实施监控,达到标准后才可以排放,在解决干旱问题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水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