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消落区的防护梯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15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消落区的防护梯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梯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消落区的防护梯塘。



背景技术:

消落区是指水库、江河、湖泊等水体季节性涨落,使得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周期性淹没而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作为水体与陆岸之间的第一道生态屏障区,消落带的生态系统健康直接关系到库区水质安全、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然而现有的消落带治理方法单一,仅仅是种植植物护坡,效果有限,不能合理利用消落区的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消落区功能单一、治理效果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消落区的防护梯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应用于消落区的防护梯塘,包括第一梯田,第一梯田紧靠水体设置,所述第一梯田远离水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集水塘,所述第一集水塘远离第一梯田的一侧设有第二梯田,所述第二梯田高于第一梯田,所述第二梯田远离第一集水塘的一侧设有第二集水塘,所述第二梯田内水平排列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的端部与第二集水塘连通,所述给水管上均布有渗水孔,所述第二集水塘远离第二梯田的一侧设有护堤,所述护堤高于第二梯田,所述护堤远离第二集水塘的一侧设有蓄水塘,所述蓄水塘远离护堤的一侧设有堤岸,所述堤岸高于护堤,所述护堤上开设有多个泄水口,所述泄水口上设有水闸。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梯塘,其中所述第一梯田和第二梯田上部均铺设有固沙板,所述固沙板上矩阵排列有栽植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梯塘,其中所述护堤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集水塘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塘连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梯塘,其中所述第一梯田、第二梯田和护堤截面均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消落区的防护梯塘,有益效果在于:设有第一梯田和第二梯田分别栽植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有效保护水土,设有第一集水塘和第二集水塘可用来给植物供水,设有给水管均匀持续供水,设有护堤和蓄水塘,在汛期可以保护陆地,在旱期可以向梯田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护梯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护梯塘的固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护梯塘的给水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护梯塘的护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体1、第一梯田2、固沙板3、第二梯田4、护堤5、蓄水塘6、第一集水塘7、第二集水塘8、栽植孔9、泄水口10、渗水孔11、给水管12、堤岸13、水泵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应用于消落区的防护梯塘,包括第一梯田2,第一梯田2紧靠水体1设置,第一梯田2远离水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集水塘7,第一集水塘7远离第一梯田2的一侧设有第二梯田4,第二梯田4高于第一梯田2,第一梯田2和第二梯田4上部均铺设有固沙板3,固沙板3上矩阵排列有栽植孔9,第一梯田2、第二梯田4和护堤5截面均为梯形。第一梯田2可以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第二梯田4可用来种植陆地植物,植物栽种在栽植孔9内可以提高整齐美观程度也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固沙板和植物有效防止水土流水。

第二梯田4远离第一集水塘7的一侧设有第二集水塘8,第二梯田4内水平排列有给水管12,给水管12的端部与第二集水塘8连通,给水管12上均布有渗水孔11,第二集水塘8可通过给水管12上的渗水孔11向第二梯田4均匀渗水,在旱期维护陆生植物的存活。

第二集水塘8远离第二梯田4的一侧设有护堤5,护堤5高于第二梯田4,护堤5上设有水泵14,水泵14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集水塘8连通,水泵1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塘6连通。护堤5远离第二集水塘8的一侧设有蓄水塘6,蓄水塘6远离护堤5的一侧设有堤岸13,堤岸13高于护堤5,护堤5上开设有多个泄水口10,泄水口10上设有水闸。蓄水塘6可以在汛期蓄水,护堤5和堤岸13可以防护陆地免收水患,在旱期则可以开闸放水,向下游提供水源,蓄水塘6还可以养殖水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工作流程:梯田上种植植物防止水土流失,集水塘为植物提供水,汛期时蓄水塘6蓄水,护堤5和堤岸13保护陆地,旱期时蓄水塘6放水,向下游提供水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