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隧舱构式通信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974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隧道工程、通信工程和交通工程中,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安装在综合管廊和隧道构筑物内/外侧位置的管隧舱构式通信站。



背景技术: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是以管廊和隧道地下构筑物为平台,兼备通信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集结构、系统、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提供收发、交换、传输、安全的多种类信息的通信设备系统,提供实现整个管廊和隧道地下电缆构筑物内/外侧位置的应用功能的通信基础设施。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的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为钢筋混凝土舱构结构,设置在管廊和隧道地下构筑物的进/出节点舱口位置附近,舱室/间内部设有舱构通信站站用设备,蓄电池设备,预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信设备尺寸和隔离布置间距、缆线通道间距以及设有与管廊隧道相通的避险、检修通道、门、出/入口盖板、工作井以及通风、照明、排水的相应附属设施。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过采用隔离蓄电池设备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管廊隧道内部的通信网络设备与蓄电池组一体设置,不能防酸(碱)、防火、防爆隔离的现象。并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8.1.9蓄电池室不应有与蓄电池无关的设备和通道。与蓄电池室相邻的直流配电间、电气配电间、电气继电器室的隔墙不应留有门窗及孔洞。”的要求;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过采用隔离蓄电池设备和设置硫酸(碱)液的排放场所方法,克服了现有管廊隧道内部的通信网络设备的电气配电与蓄电池组同室共设会造成蓄电池组内释放的爆炸性氢气体聚积,无法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8.3.1蓄电池室应为防酸(碱)、防火、防爆的建筑,入口宜经过套间或储藏室,应设有储藏硫酸(碱)液、蒸馏水及配制电解液器具的场所,还应便于蓄电池的气体、酸(碱)液和水的排放。”的要求;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过采用自然通风隔离措施,克服了因蓄电池组释放氢气聚集会引发爆炸危险,和现有的管廊隧道内部通信网络设备与蓄电池组一体设置不能自然释放氢气聚集的难题,以及配套的电缆密封连接措施。使通信站的通信网络设备箱体达到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条文说明:“7.1.2直流电源成套装置中,采用300Ah以下阀控铅酸蓄电组柜布置,由于蓄电池容量小,允许与其他直流柜一起布置在继电器窒或配电间内,虽然阀控铅酸蓄电池是密封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基本没有氢气泄漏,但在均衡充电,特别是发生过充情况时,还是有氢气泄漏,如果房间没有良好的通风,氢气聚集,久而久之还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更应多加主意。”的要求,和满足“8.1.7蓄电池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蓄电池室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暧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 5035的有关规定。通风电动机应为防爆式。”的要求。解决了管廊隧道内部的通信网络设备箱体,因氢气聚集无法密封设置除湿散热装置的难题,和解决了通信网络设备在潮湿环境的电气设备密封性连接难题;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移动通信应急车载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114-2005“7.1.1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等应尽量选用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设备;并应选用后面板及侧面不需要维护的设备,在安装时应考虑车体载荷的平衡,紧靠车辆箱体墙壁摆放。”的设备安装要求和作法,采用分体紧凑型布置措施和方法设在管廊隧道内,克服了管廊隧道内地下管线构筑物位置狭窄,不能放置现有地面一体式通信站全套设备,达到和满足操作空间尺寸的安装要求。同时,克服了地面一体式箱型通信站,在设置选址位置时,占用城市土地、挤占地下管网资源空间,挤占地面人行道、绿化带用地及影响城市绿化和景观的不合理设置,解决了地面型通信站遮挡沿街商铺视线、道路指示标志和占用土地价值的高成本造价问题,避免地面一体式箱型通信站的外壳制作,解决地面型通信站对环境的电磁屏蔽干扰与设备遮挡视线的弊端。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利用预留电缆井与通信杆塔基础的连通形成的无线通信天馈通道措施,克服了管廊和隧道地下电缆构筑物内/外侧难以就地敷设传输通道,大大减少管廊隧道内/外侧的通信线路连接距离,为天线、天线调节支架、馈线连接器、室外跳线、馈线、密封固定装置、防雷接地装置和室内柔性馈线提供了连接和维护通道,解决了管廊隧道和天线通信杆塔之间的就地连通的难题。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利用隐藏式舱室和配套的通信网络设备箱内部预留应急电源回路和接口办法,和通过预留军事通信线路缆线的连接措施,解决了地下管廊隧道的应急军事通信网络系统和传输通道终端的一部分,大大提高战争环境军事领域的通信网络设备形成抗击打能力,减少通信网络系统受到战时破坏的危险。

基于管隧舱构式通信站以上优点,从简化配套综合管廊与隧道的地下结构措施和管廊隧道节点通信传输的现有技术方法,对管隧舱构式通信站进行以下技术比较和论证。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与地面型通信站比较:取消了地面一体式箱型通信站的制作外壳,克服综合管廊和隧道形成的地下管线构筑物位置狭窄,不能放置通信站全套设备和操作空间尺寸规格的安装要求。管隧舱构式通信站就地组成的通信中心,靠近和接近管廊隧道的通信杆塔和移动目标、部署方便、反应快速;达到能够平时和应急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和就地连接、方便进出线的通信供配电方式,大大改进了地面箱式通信站,蓄电池空间、检修通道的尺寸不能满足安全检修和避险的要求;解决了地面型通信站发生水淹时无法抢修的弊端。

通过上述管隧舱构式通信站与现有通信站比较发现:在位置设置上,管廊隧道内的通信站与管廊隧道外的通信站,因为通信网络设备的收发对象不同,通信网络系统不能共享,相互独立互不联系,使管廊隧道内外形成两套通信系统设施,造成浪费道路的地下管网空间资源、管廊隧道内的管网资源和通信设备资源的不合理现象;另因地面整体型式的通信站和管廊隧道内部通信站相互独立,造成就近通信设备资源不能共享,设备资源偏离道路和管廊隧道的通信中心,不能就地连接天线通信杆塔,通信电源不能满足方便电缆进出线条件的做法,电源存在与管廊隧道的隔离现象,使管廊内/外侧的视觉和缆线通道阻断,造成管廊内的通信站电源取电困难、设置通信站设备困难、通信缆线进出困难的不合理现象。特别是不能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局站共建共享技术规范》GB/T51125-2015 “1.0.1 为了在通信局站建设中减少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进一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统一、规范通信局站共建共享设计、验收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规定的减少重复建设的条件要求,以及“1.0.4 共建共享通信局站的建设应符合规划、环保、节能、消防、抗震、人防等有关要求。”的标准规定。

从管廊隧道构筑物空间结构设置方面,目前常设的地面户外一体式预装站的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其结构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密封条件差,其结构的安装和防护尺寸受到通信网络设备操作安全尺寸的限制,不能将整体成套设备装入管廊隧道节点电缆构筑物的各类孔口内。传统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通常设置在路边的绿化带或人行道上。上述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的设计理念及结构特点,不但会占用绿化面积和人行通道,对放置位置,不仅长期受到日晒和风雨的侵蚀,还会受到地面的洪水冲击。因为独立天线需要防雷接地,对一体式预装站还应设置防护围栏,大大增加占地面积。

从管廊隧道从构筑物标准规则技术设置方面,当综合管廊隧道的管线,遇到电缆构筑物不规则结构段时,需要调整各类孔口位置时,会因地面通信设施设置上无法避让道路周围其它设施,使传统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装置远离管廊隧道的电源和负荷中心,另一方面,管廊隧道缆线构筑物的设计寿命为100年,将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设置在户外和户内比较,因为免受户外日晒雨淋侵蚀,从而大大保护和延长了通信设备寿命,从设置距离和使用寿命上比较,户外地面通信设施的经济性价比存在不合理现象。

从设置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装置技术方面,放置在外部的地面上的常规传统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系统,因无法利用管廊隧道的通信路由,需要独立增加路由,造成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缆线远离通信中心。和增加通信缆线的路由距离,增加低压电力电缆和通信缆线引入的长度和数量以及线路损耗;又由于外部的地面上的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不能利用地下管廊隧道的供配电系统,不能就地取电需要另外取得其它电源,形成管廊隧道内外之间不合理的重复配电系统,也达不到就地控制的使用要求。

从舱构通信站的通信网络传输系统装置密封技术方面,因综合管廊和隧道处于四周环境潮湿的地下投料舱,依据规范要求:通信站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适应地下环境的使用要求,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50838“7.3.4.1 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适应地下环境的使用要求,应采取防潮措施,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的防水防潮措施,但是常规的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站,由于蓄电池和通信供配电设备共用机柜和舱室,蓄电池因为会释放爆炸性氢气体不能密封在机柜内,舱室需要设置通风外排,因此机柜的密封要求有悖于IP54防护等级和密封条件,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密封、散热、防爆的防护要求,也达不到防水防潮的规范规定要求。因通信网络传输系统的缆线进出通信配线架、配线箱交接处的密封条件,无法达到IP54防护等级和密封条件,同样不适用密封在蓄电池机柜内。

从通信站装置紧凑技术设置方面,虽然地面一体式通信设施站装置采用的紧凑方法,部分通信设备通过构筑物引入节点口通信舱的位置。但这一方法,缺少独立蓄电池组架舱间隔离保护,虽然满足地下式通信网络系统用户机柜站接近管廊和隧道的设备通信中心,但不能对蓄电池进行隔离,现场不密封的蓄电池还是会释放的爆炸性氢气体堆积,待运行检修时依然会引发一定浓度的氢气体爆炸,因此简单采用地下封闭环境对蓄电池放置,并不能可靠保证现场维修时的景观式舱构站设备与人身安全。当然,通过加大整体节点口构筑物的空间结构面积,能够解决蓄电池设备的安装位置,但对管廊隧道的土建结构和成本影响较大,存在构筑物改型成本的增加甚至超过通信设备的造价,也是极不经济合理的做法。

综上所述结论,无论是基于地面型通信站,还是地下式通信站自带紧凑型蓄电池设施的方法;都不能在综合管廊内就地隔离蓄电池设备;达不到在管廊内就地密封设置通信站设施、解决蓄电池设备就地控制和检修,以及就地保障人身安全通道条件要求;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管隧舱构式通信站,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隧舱构式通信站。本发明的管隧舱构式通信站,包括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通信设施、天馈通道、舱口景观装饰、景观式通信箱柜、工作井、管廊与隧道,其中,所述的通信设施和天馈通道包括舱内部分和舱外部分,所述的通信设施和天馈通道舱外部分、舱口景观装饰、景观式通信箱柜、工作井和所述管廊与隧道设置在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外围,所述天馈通道包括天馈系统和通信杆塔,其中天馈系统包括天线、天线调节支架、馈线、防雷接地装置和预留管孔;所述管廊与隧道经舱室/间通道、隔离舱门和预留管孔与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连通,在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内设有通信设施,所述通信设施包括通信网络控制传输系统、通信网络配电系统和通信设备,其中通信设备包括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馈线架、配线架柜、交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应急电源设备柜、蓄电池组台架设备,所述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所述馈线架、所述配线架柜、所述交流配电柜、所述直流配电柜和所述应急电源设备柜依次连接,所述的直流配电柜设备,还包括直流电源成套装置、UPS电源和EPS电源,其中蓄电池为独立隔离单间设置,所述通信设备之间通过缆线阻燃S管型管箱密封连接件连接;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内的通信设备和所述蓄电池组台架的操作面设有检修通道,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与所述天馈系统之间通过预留管道经所述工作井互联连接至管廊与隧道外部的天馈通道和通信杆塔,在所述管廊与隧道的吊装口节点内设有钢格板和扶梯,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与露出地面的舱口节点处设有所述舱口景观装饰和所述景观式通信箱柜,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通过所述工作井与景观式通信箱柜地面联舱。

进一步的,所述管廊为综合管廊,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所述管廊通过综合管廊的节点舱室与工作井相互连接;所述隧道为电缆隧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隧道和地铁隧道;所述隧道通过电缆隧道的节点舱室与工作井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包括一体式成型和分体式成型两种舱构节点,构成包括管隧通用舱构式通信站、管隧通用景观式通信站、管隧通用舱构景观式通信站的管隧舱构式通信站的通信基础设施。

进一步的,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设为钢筋混凝土舱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包括有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的有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部分包括程控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和光端机;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设备部分,包括无线收发信机、控制器、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和光端机;所述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包括有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的有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部分包括程控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和光端机;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设备部分,包括无线收发信机、控制器、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和光端机;所述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依据通信网络控制系统结构方法组态,采用通信网络传输系统原理方式,通过阻燃同轴电缆、对绞电缆、光缆等缆线及接插件链接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还包括附属设施,所述附属设施为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和标识系统的配套设施;其中所述通风系统的配套设施包括机械防爆通风装置和自然通风倒向U型进/排风管,通过进/排风孔连接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景观式通信箱柜为灯箱式、花台式、光伏半导体照明式和景观式装饰,包括户外预装式通信设备钢结构内箱体、光伏发电照明一体式装置、和视窗式绝缘外壳的景观组合体。

进一步的,所述舱口景观装饰还包括景观式挡水装置和景观式舱盖,其中景观式挡水装置为塑胶封边矩形金属结构设置在景观式联舱进出口处,景观式舱盖为舱面防水式设有光伏发电一体式照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与管廊和隧道的节点口舱组成同舱的隔离一体地下管线构筑物,通过检修通道、井盖口、井盖和防火门、及预留孔口后,经钢筋混凝土现浇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设置在管廊和隧道的节点口舱侧面;自成侧舱的舱室,组成隔离分体的地下管线构筑物,通过舱室/间通道、伸缩缝、井盖口和排管与管廊和隧道的出入口舱、电缆井互相连接后,经钢筋混凝土现浇分体成型。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设置的管隧舱构式通信站节点主体结构,解决了现有地面型通信站无法隐蔽到管廊内部与屏蔽电磁干扰的问题。大大减少地面通信设备长期受到的日晒和风雨侵蚀、挤占人行道、绿化带用地、遮挡视线的难题,并且通过管隧舱构式通信站舱室接近管廊隧道内部通道,大大靠近管廊隧道通信负荷中心的应用范围和安全条件,大大提高了检修通道尺寸和避险通道的安全条件。

与现有的地面型通信站比较,管隧舱构式通信站解决了管廊隧道内的通信线路及设备不能直接利用地面通信站,和管廊隧道内的通信线路及设备也不能被地面型通信站所应用,需要另外重复设置两套通信系统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到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局站共建共享技术规范》GB/T51125要求条件,和满足《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2.0.5城市的桥梁、隧道、高等级公路等建筑应同步建设通信管道或留有通信管道的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管道特殊设计。”的原则,而且大大减少地面与管廊隧道重复设置通信线路、设备数量和选址的难题。

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过采用隔离蓄电池设备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管廊隧道内部的通信网络设备与蓄电池组一体设置,不能防酸(碱)、防火、防爆隔离的现象。并且满足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8.1.9蓄电池室不应有与蓄电池无关的设备和通道。与蓄电池室相邻的直流配电间、电气配电间、电气继电器室的隔墙不应留有门窗及孔洞。”的要求;解决了现有的通信网络设备在管廊隧道内部与蓄电池组一体设置方法,会因为蓄电池组内释放爆炸性氢气体,到达和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8.3.1蓄电池室应为防酸(碱)、防火、防爆的建筑,入口宜经过套间或储藏室,应设有储藏硫酸(碱)液、蒸馏水及配制电解液器具的场所,还应便于蓄电池的气体、酸(碱)液和水的排放。”的条件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管廊隧道通信传输措施,解决了现有管廊隧道通信站舱室内的通信传输措施,无法将通信天线通过管廊内部的通信馈线电缆,按照经济合理容量和距离传输到地面接收通信设备;以及对管廊隧道内/外部进行分布和传输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通信设施分布范围和传输半径、以及传输的供电半径和电缆截面积的利用率难题;并且通过设置在管廊隧道节点内的景观式舱构通信站舱室的通信密封式设备,大大提高了管廊隧道内部通信传输的应用条件和距离范围。与现有的地面通信站的电能传输措施对比,不但取得通往管廊隧道景观式舱构通信站舱室外侧的通信电缆的通道,而且取消了地面通信站,只需要一套通信设备就可以完成管廊隧道内外部分的通信和内外侧之间的通信的连接和传输的做法,达到满足地面与管廊隧道的通信传输措施。用管廊隧道的通信传输通道,达到减少密封预留孔的数量,而且确保了电缆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避免管廊隧道内外侧通信系统的重复,以及外部环境、浸水、及腐蚀性或污染物质等对外部通信设备影响带来的损害。同时,投资省、安全等级高、系统稳定,安装快捷、便于检修和维护的使用目的,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顶层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分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顶层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中隔层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分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中隔层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A—A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分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AA—AA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B—B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分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BB—BB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C—C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分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CC—CC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D—D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分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DD—DD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体式管隧舱构式通信站E—E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信网络控制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信网络配电系统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管隧舱构式通信站景观式通信箱柜和S管型管箱密封连接件示意A大样图。

图17是本发明管隧舱构式通信站景观式舱盖和景观式挡水装置示意B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包括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通信设施3、天馈通道19、舱口景观装饰12、景观式通信箱柜103、工作井101、管廊2与隧道,其中,所述的通信设施3和天馈通道19包括舱内部分和舱外部分,所述的通信设施3和天馈通道19舱外部分、舱口景观装饰2001、景观式通信箱柜103、工作井101和所述管廊2与隧道设置在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外围,所述天馈通道19包括天馈系统和通信杆塔104,其中天馈系统包括天线1001、天线调节支架、馈线、防雷接地装置和预留管孔16;所述管廊2与隧道经舱室/间检修通道9、隔离防火舱门106和隔离防火门105与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连通,在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内设有通信设施3,所述通信设施3包括通信网络控制传输系统、通信网络配电系统和通信设备,其中通信设备包括馈/配线架柜3、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4、交流配电柜5、直流配电柜6、应急电源设备柜7、蓄电池组台架8,所述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所述馈/配线架柜、所述交流配电柜、所述直流配电柜和所述应急电源设备柜依次连接,所述的直流配电柜设备,还包括直流电源成套装置、UPS电源和EPS电源,其中蓄电池为独立隔离单间分组台架设置,所述通信设备之间通过缆线阻燃S管型管箱密封连接件206连接;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内的通信设备和所述蓄电池组台架8的操作面设有检修通道9,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与所述天馈系统之间通过预留管道经所述工作井101互联连接至管廊2与隧道外部的天馈通道19和通信杆塔104,在所述管廊2与隧道的吊装口节点舱201内设有钢格板10和扶梯11,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与露出地面的舱口节点处设有所述舱口景观装饰2001和所述景观式通信箱柜103,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通过所述工作井101与景观式通信箱柜103地面联舱,所述管廊为综合管廊,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各管廊之间通过管廊节点舱室与工作井101相互连接;所述隧道为电缆隧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隧道和地铁隧道,所述隧道之间通过隧道节点舱室与工作井101相互连接,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包括一体式成型和分体式成型两种舱构节点,构成包括管隧通用舱构式通信站、管隧通用景观式通信站、管隧通用舱构景观式通信站的管隧舱构式通信站的通信基础设施。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是一体成型的舱构节点,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设为钢筋混凝土舱构结构:所述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4包括有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的有线通信网络控制设备部分包括程控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和光端机等有线通信设备;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设备部分,包括无线收发信机、控制器、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和光端机等无线通信设备;所述通信网络控制设备机柜4依据通信网络控制系统(详图15)结构方法组态,采用通信网络传输系统(详图15)和通信网络配电系统(详图16)原理方式,通过阻燃同轴电缆、对绞电缆、光缆等缆线及接插件链接传输: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还包括附属设施,所述附属设施为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排水系统和标识系统的配套设施;其中所述通风系统的配套设施包括机械防爆通风装置108和自然通风倒向U型进/排风管202,通过进/排风孔连接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外:所述景观式通信箱柜103为灯箱式、花台式、光伏半导体照明式和景观式装饰结构,包括户外预装式通信设备钢结构内箱体、光伏发电照明一体式装置、和视窗式绝缘外壳的景观组合体;所述舱口景观装饰2001还包括景观式挡水装置121和景观式舱盖12,其中景观式挡水装置121为塑胶封边矩形金属结构设置在景观式联舱进出口处,景观式舱盖12为舱面防水式设有光伏发电一体式照明装置,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与管廊2和隧道的节点口舱组成同舱的隔离一体地下管线构筑物,通过检修通道9、井盖口、井盖和隔离防火门105、隔离防火舱门106及预留孔口后,经钢筋混凝土现浇和预制一体成型,图中还设有隔离防火墙106,隔离防火门105、空调13、通风管202以及MEB15。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4、图6、图8、图10、图12、图14和图15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设置在管廊2和隧道的节点口舱侧面;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为分体式独立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舱,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舱,自成侧舱的舱室,组成隔离分体的地下管线构筑物,通过舱室/间通道、伸缩缝、井盖口和排管与管廊2和隧道的出入口舱、电缆井互相连接后,经钢筋混凝土现浇和预制分体成型,舱室/间通道预留管线204,通过舱室/间通道203和隔离防火舱门105及附属孔口后与管廊吊装口节点舱201分体成型连通,其余同实施例1。

进一步的,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包括一体式成型和分体式成型两种管廊2和隧道节点,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1通过内部墙体分割形成不同用途功能的隔间和通道,分别设为有舱室/间通道、通信设备隔间及检修通道和蓄电池组台架独立隔离单间。

本发明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是景观式通信箱柜以及S管型管箱密封连接件大样图和景观式舱盖和景观式挡水装置大样图,其中景观式通信箱柜以及S管型管箱密封连接件大样图图中包括有视窗式绝缘外壳801、通信单元操作面802、通信单元室803、景观式通信箱柜基础804以及S型管防水阻燃充填物805线缆806以及工作井;景观式舱盖和景观式挡水装置大样图图中包括景观式舱盖12、景观式挡水装置121以及景观式综合管廊吊装进出口舱12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的工作原理1是: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适用包括1~5G无线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数字集群通信、WiFi无线保真网络通信、卫星通信、载波通信、微波通信、以及光纤通信等固定网络融合通信的通信方式,所述通信设施的通信网络控制系统,除车辆系统、平衡系统取消外,其余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5114-2005《移动通信应急车载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YD/T3094《智能化固定通信终端技术要求》设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2是: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通信设备的柜体除绝缘体外壳和防护等级参照《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要求为IP54以上和蓄电池舱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单独设置外,通信设备的柜体适用范围和其余要求等同采用《通信系统用户外机柜》YD/T 1537-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要求设计、制造和安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3是:管隧舱构式通信站,所述通信设备的柜体与缆线通过所述的缆线阻燃S型软管管箱密封连接件要求,先将S型管用管件螺帽紧固在箱体,穿线后再对它的内部进行防水阻燃材料充填后,弯成S型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4是:管隧舱构式通信站,除部分通信设施通过联舱方法能够设置在地面上进行安装使用外,所述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内的通信设备柜体与缆线设置要求,等同采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要求安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5是:管隧舱构式通信站,所述通信设施的通信网络控制传输系统和通信网络配电系统形成的综合布线系统,除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缆、电力电缆采用耐火电缆、通信电缆设备分支箱的绝缘体外壳和防护等级为IP54以上的要求外,其余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5114-2005《移动通信应急车载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设计和安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6是:管隧舱构式通信站,所述的通用舱构景观式隔离舱室/间主体内单独放置的蓄电池组台架安装等同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04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设计和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