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133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动物保护领域,具体涉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



背景技术:

具有重要生态学研究价值的两栖类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和服务功能上一直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不仅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食物网上其它关联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两栖类多具有在越冬地、繁殖地与栖息地间进行季节性(春秋两季)迁徙的特征。大部分两栖类在水体中完成繁殖,幼体变态发育后在有植被覆盖且距水体不远的湿润草地、空旷林地生境内觅食、迁移和冬眠。如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两栖类春季出蛰离开河流等越冬栖息地进入繁殖地,繁殖结束后大量成体或变态幼体离开水塘,进入林地内的陆生生境内栖息;到了秋季,两栖类又从林地内的陆生生境返回越冬地。

基于六化需求(通行方便化、工程标准化、结构安全化、输水高效化、管理便利化和农地面积扩大化),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发、农地整理、城市化进程中,以干砌石、浆砌石及混凝土等材质修建的以现浇混凝土渠道、混凝土衬砌及预制U 型槽等形式呈现的硬质化沟渠,极易导致自然生境的破碎化,给两栖类活动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①两栖类坠入陡峭光滑沟渠受困。因两栖类对原繁殖地的高度依赖性,其在水生繁殖地和陆地觅食生境间迁移往返过程中,常坠入陡峭光滑且不利于攀爬的沟渠内无法逃离,增加其致死风险;②生态陷阱导致两栖类中断生活史致死。被水文和植被生境吸引主动进入沟渠内捕食、躲避天敌和产卵繁殖的两栖类,常会面临沟渠内不稳定生境变差后,被迫中断生活史,困留在深渠中;③两栖类受到沟渠产生的隔离效应影响。在破碎化的生境中,适宜生境斑块周围分布着的不适宜生境,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两栖类活动构成一道人工屏障,限制其活动范围,给其完成正常生活史(如觅食、求偶、产卵、迁移等)带来巨大负面效应;

产生上述负面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在沟渠的设计和修建过程中往往从以排水角度为代表的六化需求考虑,缺少生态保护层面切实可行的生态化设计和改造方案。鉴于上述现有的沟渠和两栖类通行的需求不匹配,经过不断研究,以期创设一种利于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及其布设方法,能够指导现有的硬质化沟渠生态化改造或在沟渠新建工程中应用,使其具有环保性与实用性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栖类穿越沟渠死亡率高的问题,而提供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及布设方法。

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它包括:沟体通道1、渠底攀附板3、反光隔热板7,支架6、引导护板5;所述的沟体通道1前后两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在沟渠两岸;沟体通道1的两侧设有引导护板5,沟体通道1的沟渠水流流出方向一侧设有渠底攀附板3,通过轴8与引导护板5绞接;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通过支架6固定在沟体通道1上;

渠底攀附板3设有密布的直径20 mm孔洞,材质为304不锈钢,呈倒梯形落入渠底顺水流方向侧,以引导渠内两栖类攀爬出沟渠,其落入沟渠底部后,与渠底水平面夹角大于135°;

所述的梯形攀附板下底为不大于渠底宽度的1/2;

所述的利于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还包括尼龙连接网9;

所述的沟体通道1为槽形,槽内设有吸水材料,所述的吸水材料为棉、麻、丝棉、毡和\或干草;

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为漏斗形,中间设有开口72,开口72设逆止阀71;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下方设有储水箱2,储水箱2下方设出水管4,出水管4设有阀41;反光隔热板7和储水箱2为一体,出水管4出口设在沟体通道1的槽内。

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布设方法,沟渠间距100米设一个上述的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沟体通道1两侧设置土质基底,边缘摆放枯树枝与乱石构成隐蔽、栖息场所,诱导两栖类顺利通过,沟渠间距100米设一个上述的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

本发明提供了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它包括:沟体通道1、渠底攀附板3、反光隔热板7,支架6、引导护板5;所述的沟体通道1前后两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在沟渠两岸;所述的沟体通道1为槽形,槽内设有吸水材料,所述的吸水材料为棉、麻、丝棉、毡和\或干草;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为漏斗形,下方设有储水箱2,漏斗形反光隔热板7收集雨水,向储水箱补充水,储水箱通过出水管向沟体通道1槽内的吸水材料滴加水,保持吸水材料湿润,沟体通道1两侧设置土质基底,边缘摆放枯树枝与乱石构成隐蔽、栖息场所,诱导两栖类顺利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的立体图;

图2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沟体通道集水、供水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于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及其布设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

如图1所示,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它包括:沟体通道1、渠底攀附板3、反光隔热板7,支架6、引导护板5;所述的沟体通道1前后两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在沟渠两岸;沟体通道1的两侧设有引导护板5,沟体通道1的沟渠水流流出方向一侧设有渠底攀附板3,通过轴8与引导护板5绞接;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通过支架6固定在沟体通道1上;

渠底攀附板3设有密布的直径20 mm孔洞,材质为304不锈钢,呈倒梯形落入渠底顺水流方向侧,以引导渠内两栖类攀爬出沟渠,其落入沟渠底部后,与渠底水平面夹角大于135°;

所述的利于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还包括尼龙连接网9;

所述的沟体通道1为槽形,槽内设有吸水材料,如棉、麻、丝棉、毡、干草、秸秆等。

实施例2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

请参见图1图2,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它包括:沟体通道1、渠底攀附板3、反光隔热板7,支架6、引导护板5;所述的沟体通道1前后两端设有固定装置,固定在沟渠两岸;沟体通道1的两侧设有引导护板5,沟体通道1的沟渠水流出方向一侧设有渠底攀附板3,通过轴8与引导护板5绞接;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通过支架6固定在沟体通道1上;

渠底攀附板3设有密布的直径20 mm孔洞,材质为304不锈钢,呈倒梯形,其下底落入渠底顺水流方向侧,以引导渠内两栖类攀爬出沟渠,其落入沟渠底部后,与渠底水平面夹角大于135°。

所述的梯形攀附板下底以渠底宽的一半为佳;

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为漏斗形,中间设有开口72,开口72设逆止阀71;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下方设有储水箱2,储水箱2下方设出水管4,出水管4设有阀41;反光隔热板7和储水箱2为一体

所述的沟体通道1为槽形,槽内设有吸水材料,如棉、麻、丝棉、毡、干草等;出水管4的出口置于槽内;

所述的引导护板5高为10cm。

梯形攀附板上底通过转轴8与沟体通道1的引导护板上沿连接,与沟体通道垂直落差10cm,以确保经渠底攀附板攀附入沟体通道内定两栖类不会回爬入沟渠;

所述的反光隔热板7为铝箔贴面+聚乙烯薄膜+纤维编织物+金属涂膜通过热熔胶层压而成。

所述的渠底攀附板3两侧也设有引导护板5。

沟体通道1两侧设置土质基底,边缘摆放枯树枝与乱石构成隐蔽、栖息场所,诱导两栖类顺利通过,沟渠间距100米设一个上述的两栖类穿越沟渠的生态模块。

实施例3布设方法

布设方法步骤如下:首先,确定布设渠段,确定两栖类相对固定的迁移路线和易致死渠段。在两栖类相对固定的迁移路线上出现的沟渠,需特别关注其对两栖类的致死和隔离效应。对于改扩建沟渠,辨识两栖类致死较高渠段的监测至少为一年,两栖类大规模迁徙一般选择在春秋季特定时间,要结合主要物种生活习性和迁徙时间来确定最佳布设位置。重点关注附近出现微型水塘群的沟渠段,首选林下有遮荫的位置布设。致死的两栖类种类中按照保护级别判别,保护级别越高数量越大的致死渠段越敏感,该渠段为两栖类生态沟渠模块布置的重点区域。

其次,布设间距方面,因两栖类自身漫游迁移力极低(通常不超过 1 千米),故模块组以100 m间距为标准布设即可,重点区域应加倍布设。尽量于沟体通道1两侧设置土质基底,边缘摆放枯树枝与乱石构成隐蔽、栖息场所,诱导两栖类顺利通过。

最后,通过评价以完善。模块组布设完成后,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法、陷阱捕捉或现场观察法,通过至少一年的持续监测,评价两栖类利用该生态模块的效果,以不断优化和修正该模块组的布设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例展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原理的前提下,还可利用上述技术内容做出些许调整,这些改进和调整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