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51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围护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尤其是涉及类似车站深大基坑维护结构施工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车站施工建设中,由于线路交出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现在基坑的开挖深度、尺寸逐步增加。对于深、大基坑采用吊脚桩支护结构,作为临时支撑体系,后期增加幕墙腰梁等进行维护。对于桩身强度高的吊脚桩却没有利用在基坑围护体系上。此外,在安全适用的基础上如何有效的降低吊脚桩基坑支护体系的造价、加快施工进度,也是仍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深、大基坑的支护体系中,采用圈梁和吊脚桩组合一体,使得吊脚桩支护体系成为支撑结构,即有效防止基坑偏移,又充分利用桩基支护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本结构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大的情况,其中,吊脚桩的桩长为18~28m,吊脚高度为3~9m时。

该结构采用冲击钻孔吊脚桩,所述吊脚桩的底部采用预应力锚索结构加围护圈梁体系维护。吊脚桩的桩身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喷射混凝土结构支护。吊脚桩桩顶采用混凝土圈梁支撑。吊脚桩桩底深入基坑下层的挡土墙,吊脚桩与挡土墙采用圈梁连接为一体做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基坑围护体系示意图

图2本发明基坑围护体系基坑剖面示意图

图中:1、冲击吊脚桩,2、全长粘结型锚杆,3、圈梁,4、微风化岩层,5、锁脚锚索,6、钢筋混凝土挡墙,7、挂网素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基坑设计深度为30.0米,施工时实际深度主要有29.5m和30.3m。采用冲击吊脚桩(1),桩长18~28米,吊脚高度为3~9m。如图1所示,基坑上部锚索(2)预应力和桩的支护共同作用,如图2所示,支护桩的脚部利用微风化岩层(4)的自稳性,主动土压力很小,分析计算桩底岩层免得倾斜情况,采用预应力锁脚锚索解决吊脚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问题。

在冲击吊脚桩(1)的顶部浇筑混凝土圈梁(3),进行基坑开挖,开挖过程中插打锚索(2)和锁脚锚索(5),开挖至桩身设计标高时,桩间和桩身清理干净凿毛后,在桩间挂网喷射混凝土(7)。微风化岩层(4)采用爆破开挖至设计标高,在桩底部浇筑约40cm厚的钢筋混凝土挡墙(6),在钢筋混凝土挡墙(6)与桩底之间浇筑圈梁(3)并设置锁脚锚索(5)以锁定桩脚岩石。桩顶处设置圈梁支撑顶部变形,吊脚桩桩身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喷射混凝土结构支护。并在桩间锚固钢筋浇筑混凝土(7)与桩底结构连接为一体形成支护体系。

由于围岩整体性好,减少围护桩入岩深度,围岩部分采用钻孔桩锁脚采用预应力锚索结构加围护腰梁体系、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喷射混凝土结构支护。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桩桩脚采用预应力锚索锁脚(5),预应力锚索锁脚(5)的内侧为全场粘结锚杆(2),同时下部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7)稳固岩面。锁脚锚索(5)采用两道φ15.2mm钢绞线配腰梁,全场粘结锚杆(2)水平间距为1.5m。锚杆为采用螺纹钢。锚杆应沿轴线方向每隔2m设置一个定位支架,锚杆孔内注浆应选用m20的水泥砂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采用冲击钻孔吊脚桩,吊脚桩的底部采用预应力锚索结构加围护圈梁体系维护,桩身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喷射混凝土结构支护。在基坑开挖深度较大的情况下,目前已有的人工开孔吊脚桩+预应力锚索作支撑装置,该装置容易发生桩体偏移导致基坑边坡失稳,采用冲击吊脚桩+混凝土圈梁、预应力锚索、全长粘结型锚杆作为支护结构,对冲击吊脚桩的桩底采用圈梁和预应力锁脚加固处理,从而有效防止了基坑变形和滑移的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龙;李金锁;陈家森;吴玉铁;吴晓腾;陈涛涛;张李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7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