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4509阅读:6485来源:国知局
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是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淤泥土质深基坑的开挖,通常首先采用基坑围护桩,如钢板桩、钻孔灌柱桩或地下连续墙等进行支护,然后再利用挖土机开挖。但是,以上支护方法材料耗用量大,且在深基坑中停置使用挖土机易被淤泥淹埋,施工成本高且有安全隐患,给施工带来很多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以降低基坑施工成本,并提高施工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周边打入固定桩至老土层,在固定桩顶部设置冠梁将固定桩连成一体,并在基坑边口设有砼护边;

步骤二、降低地下水位;

步骤三、在冠梁安装可移动的桥式吊车,在桥式吊车的下端通过吊装柱吊装有悬置工作台,在悬置工作台上设置挖土机;

步骤四、挖土机进行开挖:首先在相邻固定桩间由上至下沿设置于固定桩上的限位结构打入一块钢模板,然后开挖一个钢模板的高度,接着在相邻固定桩间由上至下打入后一块钢模板,后一块钢模板顶压之前的钢模板向下运行一节钢模板高度的距离,将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可拆卸连接,接着开挖一个钢模板的高度;重复该操作至基坑开挖完成;

步骤五、拆除支护。

进一步的,在基坑两侧的冠梁上安装有与桥式吊车滑动配合的行车轨道。

进一步的,在冠梁设置结速后,在土方开挖前,安装直撑和斜撑;所述直撑两端分别与基坑对侧的固定桩的内侧相连,所述斜撑两端分别与基坑相邻两侧的固定桩的内侧相连;且直撑和斜撑均位于固定桩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固定桩两侧的与钢模板的厚度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槽由固定桩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由h型钢制成,在h型钢的腹板两侧固定有控制肋,所述插槽由控制肋、h型钢的腹板和h型钢的翼缘板包围形成。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之间通过栓销栓接,所述栓销位于钢模板的内壁。

进一步的,每块钢模板的上下两端中的一端设有凹槽,另一端设有凸块,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的凹槽与凸块相互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桥式吊车的下方设有倒置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位于钢模板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塔吊和悬挂于塔吊上的吊斗,所述吊斗伸入基坑内配合挖土机工作。

进一步的,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地下水位的具体操作为:在基坑外沿设置降水井和排水沟,所述降水井与排水沟相连通,所述排水沟的排水端口与施工作业区外侧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仅采用固定桩和钢模板作为支护结构,钢模板的安装是由上至下插接于相邻固定桩之间,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全、材料用量少,且钢模板围成的包围区内没有任何支护构件,对挖土机的开挖不形成干扰,也降低了挖土机碰触支护结构的风险,保证了基坑成形质量;且挖土机支撑于悬置工作台上,而悬置工作台吊装于桥式吊车下端,桥式吊车可平移,故,挖土机可改变方向、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消除了挖土机被淤泥淹埋的隐患,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能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基坑1、固定桩2、砼护边3、冠梁4、行车轨道5、直撑6、斜撑7、桥式吊车8、悬置工作台9、挖土机10、钢模板11、降水井12、排水沟13、千斤顶14、插槽15、控制肋16、栓销17、凹槽18、凸块19、塔吊20、吊斗21、吊装柱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1周边打入固定桩2至老土层,在固定桩2顶部设置冠梁4将固定桩2连成一体,并在基坑1边口设有砼护边3;

步骤二、降低地下水位;

步骤三、在冠梁4安装可移动的桥式吊车8,在桥式吊车8的下端通过吊装柱22吊装有悬置工作台9,在悬置工作台9上设置挖土机10;

步骤四、挖土机10进行开挖:首先在相邻固定桩2间由上至下沿设置于固定桩2上的限位结构打入一块钢模板11,然后开挖一个钢模板11的高度,接着在相邻固定桩2间由上至下打入后一块钢模板11,后一块钢模板11顶压之前的钢模板11向下运行一节钢模板11高度的距离,将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11可拆卸连接,接着开挖一个钢模板11的高度;重复该操作至基坑1开挖完成;

步骤五、拆除支护。

本发明,由于仅采用固定桩2和钢模板11作为支护结构,钢模板11的安装是由上至下插接于相邻固定桩2之间,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安全、材料用量少,且钢模板11围成的包围区内没有任何支护构件,对挖土机10的开挖不形成干扰,也降低了挖土机10碰触支护结构的风险,保证了基坑成形质量;且挖土机10支撑于悬置工作台9上,而悬置工作台9吊装于桥式吊车8下端,桥式吊车8可平移,故,挖土机9可改变方向、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消除了挖土机9被淤泥淹埋的隐患,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能加快施工进度。

为了便于桥式吊车8滑动,优选的,如图4所示,在基坑1两侧的冠梁4上安装有与桥式吊车8滑动配合的行车轨道5。

为了提高基坑1支护的可靠性,增强固定桩2的水平抵靠力,优选的,在冠梁4设置结速后,在土方开挖前,安装直撑6和斜撑7;所述直撑6两端分别与基坑1对侧的固定桩2的内侧相连,所述斜撑7两端分别与基坑1相邻两侧的固定桩2的内侧相连;且直撑6和斜撑7均位于固定桩2的顶部。由于固定桩2的底部伸入老土层,得到稳定的固定,故固定桩2的顶部的稳定需要得到加强,故,直撑6和斜撑7均位于固定桩2的顶部。所述固定桩2的内侧是指固定桩2朝向基坑1中心的一侧。

为了方便钢模板11的安装,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固定桩2两侧的与钢模板11的厚度相适配的插槽15,所述插槽15由固定桩2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当然,为了便于插槽15的加工,优选的,所述固定桩2由h型钢制成,在h型钢的腹板两侧固定有控制肋16,所述插槽15由控制肋16、h型钢的腹板和h型钢的内侧翼缘板包围形成。采用h型钢作固定桩2,满足受力要求的同时,还能有效利用h型钢本身的结构制作插槽15。所述h型钢的内侧翼缘板是指h型钢靠近基坑1中心一侧的那块翼缘板。

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11的固定可以有多种形式,如采用连接杆分别与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11焊接等,但是,为了便于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11的连接与拆除,优选的,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11之间通过栓销17栓接,所述栓销17位于钢模板11的内壁。

为了进一步便于上下邻两块钢模板11的固定;便于钢模板11安装,优选的,如图5所示,每块钢模板11的上下两端中的一端设有凹槽18,另一端设有凸块19,上下相邻两块钢模板11的凹槽18与凸块19相互插接。

为了便于顶压钢模板11移动,优选的,所述桥式吊车8的下方设有倒置的千斤顶14,所述千斤顶14位于钢模板11的正上方。在千斤顶14与钢模板11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地将钢模板11顶压到位。

为了吊运支护部件及挖出的泥土等,优选的,还包括塔吊20和悬挂于塔吊20上的吊斗21,所述吊斗21伸入基坑1内配合挖土机10工作。挖土机10挖出的泥土倒入吊斗21,再通过塔吊20送走。塔吊20及吊斗21等还可投入基坑砼结构施工中使用。

优选的,淤泥深基坑施工方法,降低地下水位的具体操作为:在基坑1外沿设置降水井12和排水沟13,所述降水井12与排水沟13相连通,所述排水沟13的排水端口与施工作业区外侧相连通。

在拆除支护时,从下至上分节取掉栓销17,钢模板11脱离后用塔吊20吊运至地面,然后从下至上土方分段回填,最后拔出固定桩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