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4488阅读:279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均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到,成桩后的情况利用声波对其进行质量和缺陷检测,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筑岛或搭设围堰的施工方法,这两种方法需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及施工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其组成包括:防护钢板,所述的防护钢板铺设在冰层上,所述的冰层的下部具有水层,所述的水层的下部具有淤泥层,钢护筒分别穿过所述的冰层、水层放在所述的淤泥层内,所述的钢护筒的底部与所述的淤泥层的顶部的距离大于2m,所述的钢护筒的外侧放有一圈防护沙袋。

所述的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所述的钢护筒是由壁厚8mm的q235钢板卷制形成的结构,所述的钢护筒的直径为1400mm-1600mm。

所述的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所述的防护沙袋内装有沙土,所述的防护沙袋内的沙土量为所述的防护沙袋容量的75%。

一种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每基塔位进行现场勘查,逐基测量,记录冰面厚度及冰面以下水塘深度,另外准备好钢板、钢护筒、防护沙袋及其他有关工具、材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区域位于冰面之上,在施工区域冰面上铺设钢板,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钢护筒安装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对钢护筒的结构采用壁厚8mm的q235钢板卷制,钢护筒直径1400mm-1600mm,采用无缝焊接,采用定位导向架定位,定位导向架采用钢桁结构,将防护沙袋放在护筒周围,编织袋装有的沙土量为袋容量的75%,并用麻绳或绑扎丝缝好袋口,土袋投放前清除堰底河床上的块石、树根、杂草等,采用顺坡滑溜的方式投放防护沙袋,防护沙袋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堆码整齐,将钢护筒埋设在距离淤泥顶部的距离大于2m,钻机就位,开始钻孔,钻孔完成后进行灌注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在桩体内预埋设测温钢管。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的施工方法,采用埋设大型钢护筒进行施工,这种方法省时省力,还能有效隔绝地下水,杜绝蘑菇头,加强桩在冻层部位的质量强度。

本发明的防护钢板铺设在冰层上,可以确保人员及机械的安全生产要求。

本发明的钢护筒是由壁厚8mm的q235钢板卷制形成的结构,钢护筒的直径为1400mm-1600mm,钢护筒采用无缝焊接,可以满足钢护筒顶口振打和底口入土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定位导向架定位,定位导向架采用钢桁结构,可以保证钢护筒在自重作用下及在连续施振时能够垂直入土下沉。

本发明的钢护筒的外侧放有一圈防护沙袋,防护沙袋内装有沙土,防护沙袋内的沙土量为防护沙袋容量的75%,并用麻绳或绑扎丝缝好袋口,可以保证钢护筒的准确定位及竖直度,加固钢护筒防护,防护沙袋投放前清除堰底河床上的块石、树根、杂草等,可以减少渗漏,投放防护沙袋时采用顺坡滑溜的方式,并要求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堆码整齐,可以增强整体稳固性。

本发明在桩基础中下设了测温钢管,解决桩基础地面以下部分在冬季养生过程中无法控制养生温度,保证了在养生过程中混凝土养生的强度,对于造成混凝土养生强度不足的难题为在今后的灌注桩施工积累经验。

本发明采用了永久护筒工艺,杜绝了蘑菇头的产生,减小了地下水对桩身的腐蚀,同时加强了桩基础在冻层部分的强度,减少了因为冻胀原因对桩体的损坏,灌注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更准确。

本发明的施工难度低,省时省力,如水位下降,因护筒埋设在水下地面大于2m深的部位,埋深已超过冻层深度,可以有效的保护桩体,避免冻胀破坏,解决了以往在水下施工只能采用筑岛及搭设围堰的施工难题,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大大减少了施工成本,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桩基础的整体强度和施工质量,提高工效,减小缺陷处理量,从而降低了人工和材料消耗,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其组成包括:防护钢板1,所述的防护钢板铺设在冰层2上,所述的冰层的下部具有水层3,所述的水层的下部具有淤泥层4,钢护筒5分别穿过所述的冰层、水层放在所述的淤泥层内,所述的钢护筒的底部与所述的淤泥层的顶部的距离大于2m,所述的钢护筒的外侧放有一圈防护沙袋6。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所述的钢护筒是由壁厚8mm的q235钢板卷制形成的结构,所述的钢护筒的直径为1400mm-1600mm。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所述的防护沙袋内装有沙土,所述的防护沙袋内的沙土量为所述的防护沙袋容量的75%。

实施例4:

一种实施例1-3之一所述的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组织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每基塔位进行现场勘查,逐基测量,记录冰面厚度及冰面以下水塘深度,另外准备好钢板、钢护筒、防护沙袋及其他有关工具、材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区域位于冰面之上,在施工区域冰面上铺设钢板,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钢护筒安装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对钢护筒的结构采用壁厚8mm的q235钢板卷制,钢护筒直径1400mm-1600mm,采用无缝焊接,采用定位导向架定位,定位导向架采用钢桁结构,将防护沙袋放在护筒周围,编织袋装有的沙土量为袋容量的75%,并用麻绳或绑扎丝缝好袋口,土袋投放前清除堰底河床上的块石、树根、杂草等,采用顺坡滑溜的方式投放防护沙袋,防护沙袋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堆码整齐,将钢护筒埋设在距离淤泥顶部的距离大于2m,钻机就位,开始钻孔,钻孔完成后进行灌注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在桩体内预埋设测温钢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及施工方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均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到,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筑岛或搭设围堰的施工方法,这两种方法需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施工周期长。本发明组成包括:防护钢板(1),所述的防护钢板铺设在冰层(2)上,所述的冰层的下部具有水层(3),所述的水层的下部具有淤泥层(4),钢护筒(5)分别穿过所述的冰层、水层放在所述的淤泥层内,所述的钢护筒的底部与所述的淤泥层的顶部的距离大于2m,所述的钢护筒的外侧放有一圈防护沙袋(6)。本发明用于灌注桩基础冰冻区施工用永久性钢护筒及施工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杨会民;欧希野;阳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0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