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湿地生态砌块及其制作方法,其属于环保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恶化日趋严重。特别是水污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近期湿地生态治理类的工程日益增多。各地纷纷建设人工湿地,用于河道和湖泊水体的生态修复。为加强岸坡的整治,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现浇混凝土等岸坡不断增多,具有总体成本高,生态性差,景观性差等缺陷。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目前,建筑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一般是填埋处理,浪费垃圾填埋场占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湿地生态砌块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湿地生态砌块,包括由底板和四周的围板组合而成的种植槽,在所述底板、围板上均布有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种植槽中间设有用于加固的隔板。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尺寸为500mm×250mm,所述围板的高度为200mm,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湿地生态砌块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对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分类和处理,对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以达到碎石直径为5~20mm的使用要求;
⑵按照以下重量比混合制得混合料,即建筑垃圾40~60%、水泥10~25%、水8~10%和石英砂20~30%;
⑶将混合料放置到模具内,震动压缩,成型后,置于室内养护8~15天;
⑷检查通孔是否达到直径20mm、贯通的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强度高,透水性好,施工完成后的生态护坡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良好的物质交换能力,较大的植被覆盖面积;该方法制得的湿地生态砌块透水性能好,抗压强度高,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实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节约成本,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在图中,1、种植槽;2、围板;3、隔板;4、通孔;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湿地生态砌块,包括由底板5和四周的围板2组合而成的种植槽1,在所述底板5、围板2上均布有通孔4;所述种植槽1中间设有用于加固的隔板3;
本发明在制作时,所述底板5的尺寸为500mm×250mm,所述围板2的高度为200mm,所述通孔4的直径为20mm。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湿地生态砌块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⑴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分类和处理,对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以达到碎石直径为5~20mm的使用要求;
⑵按照以下重量比混合制得混合料,即建筑垃圾40~60%、水泥10~25%、水8~10%和石英砂20~30%;
⑶将混合料放置到模具内,震动压缩,成型后,置于室内养护8~15天;
⑷检查通孔4是否达到直径20mm、贯通的要求,用于使用时的物质包括水的流通。
本产品在使用时,可在种植槽1内填充碎石和种植土,用以种植植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