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0451阅读:27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公园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园中为了防止积水,通常在道路两旁或者是绿化用地旁设置排水沟。现有的排水沟主要分为砖砌式以及分段拼接式两种,砖砌式的排水沟由于施工繁琐,造价高,目前正逐渐被淘汰。分段拼接式的主要原理在于,利用水泥等原料分段浇筑好排水沟的沟槽段,而后在修建排水沟时直接铺设沟槽段即可,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2755441u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雨水排水沟。

对于目前的公园排水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雨量过大时,排水沟中的雨水容易发生溢流,溢流的雨水会沿着排水沟两侧流动,对排水沟两侧的土壤造成侵蚀,进而影响排水沟沟槽段铺设的稳定性,造成排水沟沟槽段沉降倾斜,沟槽段与沟槽段之间出现裂缝,进而进一步导致排水沟的损毁,缩短排水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排水沟雨量大时雨水容易出现溢流,且排水沟段与段之间容易出现沉降裂缝这一问题,本发明目的一在于提出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的施工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包括u型沟槽本体以及透水盖体,还包括:

蓄水部,包括设于沟槽本体的两侧的蓄水壳体,所述蓄水壳体与所述沟槽本体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蓄水壳体内部开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侧壁顶部设有与所述沟槽本体内部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蓄水腔的底壁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沟槽本体底壁的水平高度,所述蓄水腔与所述沟槽本体内部之间设置有呈倒“u”字型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沟槽本体的底壁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蓄水腔内部;

连接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沟槽本体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的凸块与凹槽,所述凸块的凸起高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相邻两个相互连接的所述沟槽本体的凸块与凹槽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弹性胶体的密封空腔,所述沟槽本体内侧壁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注胶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沟中的水流过大时,蓄水壳体中的蓄水腔可以蓄积雨水,在短时间内的阻止雨水溢出到排水沟的沟槽本体外部;当雨水减小后,排水沟中的水量减少,蓄水腔中的雨水经导水管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缓慢排出到沟槽本体中,清空蓄水腔,为下一次蓄水做准备;通过设置连接部,相邻两个沟槽本体之间预留由相互活动的缝隙,缝隙中填充有弹性胶体,使得沟槽本体在沉降或者沿其轴向运动一段距离后,二者之间仍然能够有效地紧密连接,避免雨水从缝隙往下渗透。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本体靠近其两端部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的底部呈球状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沟槽本体的锁紧槽之间连接有用以锁紧二者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呈“n”字形且两端设置成与所述锁紧槽端部形状相适配的球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锁紧杆锁紧相邻两个所述沟槽本体,避免两个沟槽本体沿其轴向发生运动,使得排水沟的结构更加的紧密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杆的杆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锁紧杆的球形端部由氧化膨胀的铁块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杆端部伸入到锁紧槽后,其端部经过一段时间过后发生锈蚀膨胀,使得锁紧杆与锁紧槽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本体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与所述沟槽本体一体连接,所述翼板远离沟槽本体开口的边缘为砖压部,所述砖压部的上下两侧面密布有方便水泥黏附的齿纹并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砖压部与所述沟槽本体开口之间开设有多个用于方便地面植物生长的种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沟槽本体中的雨水出现溢流时,上述翼板能够有效地阻挡流动的雨水对沟槽本体两侧的土壤造成侵蚀,保证沟槽本体的稳定性;并且,伸展开的翼板增加了沟槽本体与地面土层之间的接触支撑面积,可以避免沟槽本体沉降,进而有效避免因为沟槽本体沉降导致的排水沟出现裂缝;通过开设砖压部,可以提升地面对沟槽本体的支撑力,防止沟槽本体沉降;而通过设置植物种植孔,可以利用沟槽本体两侧的植物阻挡一些杂质落入到沟槽本体中,也可以美化排水沟。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本体内侧壁上位于相邻两个锁紧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锁紧杆的收纳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隐藏遮蔽上述锁紧杆,方便锁紧杆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本体由树脂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沟槽本体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主加强筋,所述沟槽本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副加强筋,所述副加强筋的两端延伸至翼板中且与所述主加强筋固定连接呈网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增强沟槽本体的结构强度,避免裂纹。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盖体呈拱形且顶部设置有条状开口,所述透水盖体两侧边缘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搭接块,所述沟槽本体的开口两侧边缘设置有与所述搭接块相适配的搭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透水盖体在沟槽本体上随意移动,增强透水盖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壳体的宽度不超过所述翼板的宽度,所述蓄水壳体的底部与所述沟槽本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呈平滑圆弧状的加强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蓄水壳体增加沟槽本体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增加土层对沟槽本体的支撑力,保证沟槽本体的稳定性;翼板宽度宽于蓄水壳体的宽度,也使得沟槽本体的铺设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以连通蓄水腔与土层的渗水通道,所述渗水通道内部填充有海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腔中长时间留存有雨水时,可以将上述雨水下渗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设置的海绵可以有效地控制下渗水流的大小,避免因为渗水孔而导致蓄水壳体周围的土壤被渗透的雨水冲走。

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面上按照排水方向开挖预埋基坑,所述预埋基坑截面形状及深度与如前所述的公园u型排水沟的截面形状及深度相当;

s2,压实预埋基坑底部并铺设垫层,垫层由粗沙、煤渣或碎石或三者两两加拌适量水泥混合而成;

s3,在预埋基坑的两侧铺设底砖,上述底砖与预埋基坑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公园u型排水沟翼板上砖压部到沟槽本体开口之间的距离;

s4,将所述公园u型排水沟铺设在上述预埋基坑内,翼板搭接在上述底砖上,相邻两个公园u型排水沟的沟槽本体相互拼接,沟槽本体与预埋基坑之间填充碎石或煤渣以稳定沟槽本体;

s5,利用水泥灰浆粘结底砖与翼板,并在翼板的上侧面铺设水泥灰浆以及顶砖,所述底砖与顶砖相配合夹持固定所述翼板;

s6,通过沟槽本体上的注胶通道向密封空腔中注入弹性胶体;

s7,将锁紧杆放置到沟槽本体的收纳槽中,锁紧杆的两端部伸入到锁紧槽中,利用锁紧杆锁紧相邻两个沟槽本体;

s8,利用水泥灰浆密封所述收纳槽;

s9,盖上透水盖板,遮蔽沟槽本体开口。

上述安装方案,工序上较砖砌式排水沟更加简单,与现有技术中的拼接式排水沟安装工艺对比,工序相似,易于实现。结合前述的公园u型排水沟结构以及施工方法,使得构建出的排水沟结构更为稳固,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蓄水部,可以在雨量较大时蓄积雨水,避免雨水溢出沟槽本体对土层造成冲刷,维持沟槽本体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连接部,使得相邻两个沟槽本体之间可以相对的活动,避免二者之间出现非正常性裂缝,延长排水沟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翼板,不仅增大了地面对沟槽本体的支撑面积,避免其下沉,还能够有效地阻止溢流出的雨水对沟槽本体造成冲刷;

(4)通过改良的施工工艺,不仅能够快速地完成排水沟的建设,还能够有效地延长排水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公园u型排水沟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公园u型排水沟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为公园u型排水沟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4为公园u型排水沟的整体示意图(透水盖体分离);

图5为公园u型排水沟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6为公园u型排水沟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志:1、沟槽本体;2、透水盖体;21、条状开口;22、搭接块;3、蓄水部;31、蓄水壳体;32、蓄水腔;33、进水通道;34、导水管;35、渗水通道;36、海绵;4、连接部;41、凸块;42、凹槽;43、密封空腔;44、弹性胶体;45、注胶通道;5、锁紧槽;6、收纳槽;7、翼板;71、砖压部;73、固定孔;74、种植孔;8、主加强筋;10、搭接槽;11、加强片;12、锁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公园u型排水沟,包括整体呈u型的沟槽本体1以及透水盖体2。透水盖体2呈拱形设置,其表面开设有条状开口21用于透水。透水盖体2两侧边缘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搭接块22,沟槽本体1的开口两侧边缘设置有与搭接块22相适配的搭接槽10。当沟槽本体1铺设完成后可以直接将上述透水盖体2搭接在沟槽本体1上。上述技术方案也避免了透水盖体2在沟槽本体1上随意移动,增强了透水盖体2的连接稳定性。

除上述结构外,本发明中的公园u型排水沟还包括蓄水部3与连接部4。

具体而言,蓄水部3包括设于沟槽本体1的两侧的蓄水壳体31,蓄水壳体31与沟槽本体1一体成型设置且蓄水壳体31内部开设有蓄水腔32,蓄水腔32的侧壁顶部设有与沟槽本体1内部相连通的进水通道33,蓄水腔32的底壁水平高度高于沟槽本体1底壁的水平高度,蓄水腔32与沟槽本体1内部之间设置有呈倒“u”字型的导水管34,导水管34的一端与沟槽本体1的底壁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蓄水腔32内部。导水管34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自然重力的作用,当沟槽本体1中的水位低于蓄水腔32中的水位时,利用自然重力的作用将蓄水腔32中的雨水缓慢的排到沟槽本体1中。优化的,在上述导水管34中填充有海绵36、碎布等吸水材料。

就沟槽本体1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及构造,结合图1和图3所示。图1中的构造沟槽本体1的底部整体呈较为扁平的形状,沟槽本体1底部与土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支撑效果更好。而图3中蓄水壳体31整体上已经融入到沟槽本体1的侧壁中,因此整体上沟槽本体1的底部较为尖锐,预埋基坑不用太宽,且上述沟槽本体1易于放置到预埋基坑中。实际施工中根据土层以及预埋基坑垫层材料的不同,可以择一选择上述沟槽本体1进行铺设。

优化的,如图1和图2所示,沟槽本体1的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有翼板7,翼板7与沟槽本体1一体连接。翼板7远离沟槽本体1开口的边缘为砖压部71,砖压部71的上下两侧面密布有方便水泥黏附的齿纹(图中未具体示出)并开设有固定孔73,砖压部71与沟槽本体1开口之间开设有多个用于方便地面植物生长的种植孔74。

通过设置翼板7,当沟槽本体1中的雨水出现溢流时,上述翼板7能够有效地阻挡流动的雨水对沟槽本体1两侧的土壤造成侵蚀,保证沟槽本体1的稳定性。并且,伸展开的翼板7增加了沟槽本体1与地面土层之间的接触支撑面积,可以避免沟槽本体1沉降,进而有效避免因为沟槽本体1沉降导致的排水沟出现裂缝。通过设置砖压部71,事先在预埋基坑的两侧铺设砖体,可以提升地面对沟槽本体1的支撑力,防止沟槽本体1沉降;而通过设置植物种植孔74,可以利用沟槽本体1两侧的植物阻挡一些杂质落入到沟槽本体1中,也可以美化排水沟。例如在种植孔74中种上草,可以使得排水沟更加美观,也能够阻挡一些诸如落叶、烟头等杂质落入到排水沟中。

沟槽本体1由树脂混凝土浇筑而成。为了有效地增强沟槽本体1的结构强度,避免裂纹,沟槽本体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主加强筋8,沟槽本体1沿其周向设置有副加强筋,副加强筋的两端延伸至翼板7中且与主加强筋8固定连接呈网状。上述加强筋采用钢筋,主加强筋8与副加强筋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详述的,蓄水壳体31的宽度不超过翼板7的宽度,蓄水壳体31的底部与沟槽本体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呈平滑圆弧状的加强片11。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蓄水壳体31增加沟槽本体1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增加土层对沟槽本体1的支撑力,保证沟槽本体1的稳定性;翼板7宽度宽于蓄水壳体31的宽度,也使得沟槽本体1的铺设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蓄水壳体3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以连通蓄水腔32与土层的渗水通道35,渗水通道35内部填充有海绵36。

在本发明中,上述蓄水腔32中的导水管34端口到蓄水腔32底壁的距离不低于蓄水腔32高度的1/3,使得蓄水腔32中预留有部分雨水。在干旱少雨的季节,上述雨水可以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持续的渗入到土壤中,方便植物根系吸收,植物根系聚集在沟槽本体1外壁的土层中,也可以减少雨水对该处土壤的冲刷,进而有利于维持沟槽本体1的稳定。设置的海绵36可以有效地控制下渗水流的大小,避免因为渗水孔而导致蓄水壳体31周围的土壤被渗透的雨水冲走,使得雨水能够持续稳定地渗入到土壤中。

对于连接部4,具体而言,结合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4包括分别设置在沟槽本体1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的凸块41与凹槽42,凸块41的凸起高度小于凹槽42的凹陷深度,相邻两个相互连接的沟槽本体1的凸块41与凹槽42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弹性胶体44的密封空腔43,沟槽本体1内侧壁与凹槽42之间设置有注胶通道45。

沟槽本体1靠近其两端部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锁紧槽5,锁紧槽5的底部呈球状设置,相邻两个沟槽本体1的锁紧槽5之间连接有用以锁紧二者的锁紧杆12,锁紧杆12呈“n”字形且两端设置成与锁紧槽5端部形状相适配的球形。利用锁紧杆12锁紧相邻两个沟槽本体1,避免两个沟槽本体1沿其轴向发生运动,使得排水沟的结构更加的紧密稳固。

优化的,锁紧杆12的杆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锁紧杆12的球形端部由氧化膨胀的铁块制成。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杆12端部伸入到锁紧槽5后,其端部经过一段时间过后发生锈蚀膨胀,使得锁紧杆12与锁紧槽5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固。为了有效地隐藏遮蔽上述锁紧杆12,方便锁紧杆12的密封,沟槽本体1内侧壁上位于相邻两个锁紧槽5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锁紧杆12的收纳槽6。

上述排水沟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当排水沟中的水流过大时,蓄水壳体31中的蓄水腔32可以蓄积雨水,在短时间内的阻止雨水溢出到排水沟的沟槽本体1外部;当雨水减小后,排水沟中的水量减少,蓄水腔32中的雨水经导水管34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缓慢排出到沟槽本体1中,为下一次蓄水做准备,预留的部分雨水能够滋润土壤,利于植物生长;通过设置连接部4,相邻两个沟槽本体1之间预留由相互活动的缝隙,缝隙中填充有弹性胶体44,使得沟槽本体1在沉降或者沿其轴向运动一段距离后,二者之间仍然能够有效地紧密连接,避免雨水从缝隙往下渗透;通过设置翼板7,可以增大沟槽本体1与土层之间的支撑力,避免沟槽本体1下沉,也可以避免沟槽本体1中的雨水溢流时雨水冲刷沟槽本体1两侧的土壤;翼板7上的植物种植孔74可以种植植物,美观的同时可以阻挡落叶等杂物落入到排水沟中。

基于上述公园u型排水沟,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施工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地面上按照排水方向开挖预埋基坑,预埋基坑截面形状及深度与如前的公园u型排水沟的截面形状及深度相当;

s2,压实预埋基坑底部并铺设垫层,垫层由粗沙、煤渣或碎石或三者两两加拌适量水泥混合而成;

s3,在预埋基坑的两侧铺设底砖,上述底砖与预埋基坑之间的距离等于公园u型排水沟翼板7上砖压部71到沟槽本体1开口之间的距离,方便将翼板7搭接到底砖上;

s4,将公园u型排水沟铺设在上述预埋基坑内,翼板7搭接在上述底砖上,相邻两个公园u型排水沟的沟槽本体1相互拼接,沟槽本体1与预埋基坑之间填充碎石或煤渣,压紧以稳定沟槽本体1;

s5,利用水泥灰浆粘结底砖与翼板7,并在翼板7的上侧面铺设水泥灰浆以及顶砖,底砖与顶砖相配合夹持固定翼板7,避免翼板7移动错位;

s6,通过沟槽本体1上的注胶通道45向密封空腔43中注入弹性胶体44,直至弹性胶体44溢出注胶通道45为止,上述弹性胶体44可以采用玻璃胶等材料;

s7,将锁紧杆12放置到沟槽本体1的收纳槽6中,锁紧杆12的两端部伸入到锁紧槽5中,利用锁紧杆12锁紧相邻两个沟槽本体1;

s8,利用水泥灰浆密封收纳槽6;

s9,盖上透水盖板,遮蔽沟槽本体1开口,待水泥灰浆自然风干一段时间过后排水沟即可投入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