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板式河道临时导流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764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插板式河道临时导流坝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河道治理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插板式河道临时导流坝。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部分水域水环境现状,完成国家规定的水质断面达标目标,市郊各区都制订了区片防汛专项调度方案。在指定区域按水系规划建设及水污染防治方案完全落实之前,需要采取临时的区域引清调水过渡措施。现有导流坝难以完成上述任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完全截流又能按需要部分截流,拆装方便,初投资少的河道临时导流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插板式河道临时导流坝,拆装方便,既能完全截流又能按需要部分截流,能够用于临时常水位控制及支流之间的引排水调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导流单元,所述的导流单元包括:门页、门页底座和砼预制构件,其中:门页底座固定在砼预制构件中部,门页底座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门页,门页顶部两侧均通过不锈钢链条与砼预制构件固定连接。

所述相邻两个导流单元的门页之间设有竖向止水条。

所述门页底座的凹槽内设有底部止水条。

所述的门页底座为楔形,中部凹槽与门页底座顶部设有导向斜面。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反复拆装的单体结构设计,能够根据河道宽度选择结构尺寸并组合利用,同时能够根据河道引排水流量的要求增减门页数量,满足河道治理中临时导流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易于储存、调度和管理,涉及的土建施工体量、规模和投资都比较少,施工周期短见效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中:门页1、不锈钢链条2、门页底座3、砼预制构件4、竖向止水条5、底部止水条6、导向斜面7、钢板桩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导流单元,所述的导流单元包括:门页1、门页底座3和砼预制构件4,其中:门页底座3固定在砼预制构件4中部,门页底座3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门页1,门页1顶部两侧均通过不锈钢链条2与砼预制构件4固定连接以保持稳定。

所述相邻两个导流单元的门页1之间设有竖向止水条5。

所述的不锈钢链条2在各门页1同侧均设置为2条,以保证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门页底座3的凹槽内设有并列的两条底部止水条6,以提高密封止水效果。

所述的门页底座3为楔形,中部凹槽与门页底座顶部设有导向斜面7,降低了门页1吊装的难度。

所述的门页底座3一体成型,由不锈钢板折弯而成。

所述的门页1采用铝合金型材,通过不锈钢进行包边并进行防水处理,具有防锈防水、单体重量轻、便于拆装等特点。

所述的导流单元尺寸根据河道宽度和河道止水高度而定,使得拆装更灵活方便。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带有起重设备的驳船把固定有门页底座3的砼预制构件4依次沉入河底,通过人工引导保证各砼预制构件4排列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后,安装底部止水条6(底部止水条在组装门页底座时已经安装);在河道两岸分别打入钢板桩8进行门页1安装,逐个吊入门页1,与砼预制构件4通过不锈钢链条2的卸扣固定并安装竖向止水条5,从而完成临时导流坝的安装;对于部分截流,可相应减少门页底座3内的门页1安装数量;导流工作结束,卸下不锈钢链条2水下一头的卸扣,由起吊驳船分别吊起各部件,储存后以备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