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284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的坝结构,特别涉及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



背景技术:

液压坝是比较简易的活动坝。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渔业、船闸、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和小水电站等建设。液压升降坝力学结构科学、不阻水、不怕泥砂淤积;不受漂浮物影响;在损失极小水量的情况下,就能很容易地冲掉上游的漂浮物,使河水清澈;放坝快速,不影响防洪安全;抗洪水冲击的能力强。液压坝的构造通常由弧形(或直线)闸门板、闸门板升降油缸和液压泵站等组成。它是用闸门板升降油缸直接顶住底部为铰链的活动拦水闸门板的后背部,实现升坝拦水和降坝泄洪的目的。为了在闸门板顶起后使闸门板升降油缸不再承载,又在拦水闸门板的后背部增设支撑杆,与闸门板一起成人字形支撑,如专利CN201520837595.6一种折叠式液压坝,包括基础、液压坝、油缸、第一支撑杆、销轴、第二支撑杆,举升时,油缸工作,将液压坝举升,液压坝带动第一支撑杆运动,第一支撑杆通过销轴带动第二支撑杆运动,直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成一直线支撑着液压坝,折叠时,油缸工作,将液压坝折叠,液压坝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折叠重合,液压坝下降。这种结构从原理来讲,当两支撑杆在一直线时,能支撑液压坝,但对于第一支撑杆通过销轴带动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并不可靠,很容易出现失稳现象。而在整个坝体中只要其中某一部分液压坝的撑杆失效,巨大的水流将会引起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安装底座、单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的闸门板、顶起闸门板的闸门板升降油缸和支撑机构;所述的安装底座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整体结构,闸门板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安装底座的表面连接;闸门板升降油缸的活塞杆通过支承铰链与闸门板的后背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控制支撑杆摆动的支撑杆油缸,支撑杆的顶部通过支撑杆铰座固定在闸门板的后背部;支撑杆油缸的一端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闸门板的后背部或支撑杆铰座上,利用支撑杆油缸的伸缩实现支撑杆的摆动,实施对闸门板的支承与否。

所述的闸门板升降油缸和支撑杆油缸是由同一液压系统控制的。

所述的支撑杆为倒T形,T形的横杆位于支撑杆的下端。

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使用时,利用闸门板升降油缸顶起闸门板后,再由支撑杆油缸将支撑杆摆开与闸门板成“人”字形的支承,闸门板升降油缸和支撑杆油缸可以卸荷。它具有使用方便、支承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在升坝拦水时的状态图;

图2是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在降坝泄洪时的状态图。

其中:1. 安装底座;2. 闸门板;3. 闸门板升降油缸;4. 铰链;5. 活塞杆;6. 支承铰链;7. 支撑杆;8. 支撑杆油缸;9. 支撑杆铰座;10. 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带有支撑机构的液压坝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它包括安装底座1、单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的闸门板2、顶起闸门板2的闸门板升降油缸3和支撑机构;所述的安装底座1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整体结构,闸门板2通过铰链4与安装底座1的表面连接;闸门板升降油缸3的活塞杆5通过支承铰链6与闸门板2的后背部连接。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7和控制支撑杆7摆动的支撑杆油缸8,支撑杆7的顶部通过支撑杆铰座9固定在闸门板2的后背部上,所述的支撑杆7为倒T形,T形的横杆位于支撑杆的下端。支撑杆油缸8的一端与支撑杆7连接,支撑杆油缸8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杆铰座9上,也可直接固定在闸门板2的后背部上,利用支撑杆油缸8的伸缩实现对支撑杆7的摆动,实施对闸门板2的支承与否。所述的闸门板升降油缸3和支撑杆油缸8由同一液压系统控制。

升坝拦水时,闸门板升降油缸3伸长,闸门板2绕铰链4旋转顶起后,支撑杆油缸伸长8,将支撑杆7摆开,支撑在安装底座1的限位装置10上,与闸门板2成“人”字形的支承结构,闸门板升降油缸3和支撑杆油缸8可以卸荷如图1所示。

降坝泄洪时,利用闸门板升降油缸3稍顶起闸门板2,使支撑杆7下端脱离限位装置10,支撑杆油缸8缩短,支撑杆7回摆,闸门板升降油缸3缩短,放低闸门板2后,闸门板升降油缸3和支撑杆油缸8卸荷如图2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