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回收水屋面降温综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9647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回收水屋面降温综合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二次回收水屋面降温综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基坑深度往往在五米以上,此深度范围内至少存在三米地下水需要进行抽取后排入市政管道,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市政管网压力增大。同时目前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大多采用双层活动板房,由于活动板房冷桥、热桥过多,密闭性不好,二层板房在夏季使用过程中温度往往过高,使用者一般采用空调进行降温,但是空调功率过大,大大浪费电能,不节能环保。也有使用者利用带喷头的管路接市政用水后对屋面进行降温,虽减少了电能的浪费,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若利用基坑废水进行降温,由于基坑废水固体颗粒过多,容易造成喷头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回收水屋面降温综合系统,要解决屋面降温过程中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喷头易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回收水屋面降温综合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的屋面本体、落水排水沟、落水沉淀池、落水过滤器、蓄水池、总过滤器、总加压泵及滴水管,其中所述屋面本体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屋面,所述落水排水沟沿环向对应设在屋面本体的屋檐正下方,所述滴水管沿屋面本体的长度方向对应设在屋面本体的屋脊上,所述滴水管为橡胶管,其上沿长度方向开有梅花形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孔径是1~2mm。

优选的,所述滴水管的末端口通过管路堵头进行封堵、进水端口通过90°弯头与垂直设在房侧的给水立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给水立管是衬塑钢制立管,且与滴水管的管径比是3:1。

优选的,所述落水排水沟向靠近落水沉淀池一侧找坡、且坡度为3%。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为钢制蓄水池。

优选的,所述总加压泵上设有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设在屋内的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蓄水池连通的地面基坑降水回收子系统,所述地面基坑降水回收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基坑降水排水沟、集水坑、基坑降水沉淀池、基坑降水过滤器及基坑降水加压泵。

优选的,所述基坑降水排水沟向集水坑找坡、且坡度为3%。

优选的,所述集水坑还与远距离回收水传输管连通,所述远距离回收水传输管埋设在地下,其为PE波纹管、且向集水坑找坡、坡度为3%。

优选的,所述远距离回收水传输管的管径为250~350mm。

优选的,所述落水沉淀池和基坑降水沉淀池均为三级沉淀池、且均由钢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还分别与降尘系统、冲厕系统和洗车系统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通过回收的屋面落水、地面雨水和基坑降水为施工现场活动板房的屋面降温提供水源,使得屋面降温所用水均为二次回收水,节约水资源的同时降低空调用电量;同时在屋面落水、地面雨水和基坑降水回收的系统中设多道过滤装置,确保存储水干净,有效解决回收水固体颗粒过多阻塞滴水管喷水孔的难题;通过在屋面上淋水的方法有效降低活动板房屋面温度,从而降低屋内温度,降低空调能耗;与单一采用空调降温相比,每间活动板房可节省用电量两度,由于施工现场及办公区一般配备空调数量在200台以上,每月可节省成本近万元;同时屋面落水在活动板房两侧形成水帘,降低了活动板房两侧温度,从而进一步降低房内温度,同时能够有效对板房周围进行降尘;所述蓄水池还分别与降尘系统、冲厕系统和临建降温系统连通,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屋面降温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1-屋面本体、2-落水排水沟、3-落水沉淀池、4-落水过滤器、

5-蓄水池、6-总过滤器、7-总加压泵、8-滴水管、9-给水立管、10-基坑降水排水沟、11-集水坑、12-基坑降水沉淀池、13-基坑降水过滤器、14-基坑降水加压泵、15-降尘系统、16-冲厕系统、17-洗车系统、18-温控开关、1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二次回收水屋面降温综合系统,主要用于施工工地活动板房的屋面降温,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的屋面本体1、落水排水沟2、落水沉淀池3、落水过滤器4、蓄水池5、总过滤器6、总加压泵7及滴水管8,其中所述屋面本体1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屋面,所述落水排水沟2沿环向对应设在屋面本体1的屋檐正下方,所述落水2排水沟可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宽度200mm,深度30mm,所述滴水管8沿屋面本体的长度方向对应设在屋面本体1的屋脊上,所述滴水管8为直径30mm的橡胶管,其上沿长度方向开有梅花形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孔径是1~2mm;所述滴水管8的末端口通过管路堵头进行封堵,所述管路堵头是PVC管路堵头,进水端口通过90°弯头与垂直设在房侧的给水立管9连通;所述给水立管9是DN40mm的衬塑钢制立管,科重复利用,且与滴水管8的管径比是3:1。所述落水排水沟2向靠近落水沉淀池3一侧找坡、且坡度为3%;所述蓄水池5采用5mm厚钢板焊接而成,可重复利用;所述总加压泵上设有温控开关18,所述温控开关与设在屋内的温度传感器19电连接;还包括与蓄水池5连通的地面基坑降水回收子系统,所述地面基坑降水回收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基坑降水排水沟10、集水坑11、基坑降水沉淀池12、基坑降水过滤器13及基坑降水加压泵14;所述基坑降水排水沟10向集水坑11找坡、且坡度为3%;所述集水坑11还与远距离回收水传输管连通,所述远距离回收水传输管埋设在地下,其为PE波纹管、且向集水坑找坡、坡度为3%;所述远距离回收水传输管的管径为300mm;所述落水沉淀池3和基坑降水沉淀池12均为三级沉淀池、采用5mm厚钢板焊接而成,可重复利用;所述蓄水池还分别与降尘系统15、冲厕系统16和洗车系统17连通;所述总加压泵和基坑降水加压泵均为扬程10米泵;所述总过滤器、落水过滤器、基坑降水过滤器均为Y型过滤器,尺寸与连接的管路直径一致;具体施工时根据基坑尺寸及基坑降水量设定集水坑数量、各三级沉淀池数量、蓄水池尺寸及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先将地面雨水或基坑降水引入基坑降水排水沟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也可引入降水井中),将基坑降水排水沟中水汇至集水坑中,再将其导入基坑降水三级沉淀池中,通过基坑降水三级沉淀池沉淀后输送至蓄水池中存储起来,其输送管路上增设基坑降水过滤器,以此过滤水中固体颗粒,最后通过总加压泵将回收水泵送至屋面的滴水管上,滴水管中水流淌在屋面上起到屋面降温作用,水通过屋面滴落在板房周围落水排水沟中,形成整体水回收循环系统。保证屋面温度降低的同时,该水可重复利用,可有效解决落水、地面雨水及基坑降水回收难题、回收后水中固体颗粒过多阻塞喷水孔或喷头难题以及活动板房顶层降温难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