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09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淋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行业,尤其涉及一种淋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淋浴柱安装一般为先将固定座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体,然后用螺钉将淋浴柱锁到固定座上,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容易使淋浴柱太高或太低,太高则淋浴柱与龙头置物架产生断差,太低则墙上需要重新钻孔,从而使墙面多处钻孔,并使安装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安装的淋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淋浴装置,包括柱体、位于柱体底部的龙头组件和位于柱体顶部的出水组件,所述柱体内设有从龙头组件通往出水组件的过水单元,所述柱体包括相互独立的上弯管组件和下直管组件,所述上弯管组件与出水组件连接,所述下直管组件与龙头组件连接,所述上弯管组件和下直管组件通过一与墙体固定的固定组件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水单元包括位于上弯管组件内的上过水单元和位于下直管组件内的下过水单元,所述上过水单元、下过水单元通过一管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上过水单元另一端与出水组件连接,所述下过水单元另一端与龙头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墙体的固定座和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上下部的上连接单元、下连接单元,所述上弯管组件、下直管组件分别对应设有与上连接单元连接的上连接部、与下连接单元连接的下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连接单元为支架,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上、下连接部为与通孔对应的配合孔,通过紧固螺钉拧入通孔和配合孔实现支架与上弯管组件、下直管组件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设有至少两个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内穿设用于打入墙体的螺钉。

作为优选,所述上弯管组件、下直管组件可相互插接,固定组件位于上弯管组件与下直管组件的插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龙头组件、上弯管组件、下直管组件和固定组件靠近墙体部分均为平面,以使柱体表面与墙面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上弯管组件、下直管组件和固定组件横截面形状呈半圆状、三角形状或矩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龙头组件还具有一置物支撑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淋浴装置,其通过相互独立的上弯管组件、下直管组件与固定组件的安装,实现了安装过程简单便捷,安装定位快速,柱体与恒温置物龙头不易产生断差,也可避免重新钻孔的现象,同时该淋浴装置安装对安装师傅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也适合家庭DIY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淋浴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淋浴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淋浴装置的固定座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淋浴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淋浴装置,包括:柱体10、位于柱体底部的龙头组件20和位于柱体顶部的出水组件30,该柱体10内设有从龙头组件20通往出水组件30的过水单元40,该柱体10包括相互独立的上弯管组件50和下直管组件60,该上弯管组件50与出水组件30连接,该下直管组件60与龙头组件20连接,该上弯管组件50和下直管组件60通过一与墙体固定的固定组件70进行连接。该过水单元40包括位于上弯管组件50内的上过水单元41和位于下直管组件60内的下过水单元42,该上过水单元41、下过水单元42通过一管接组件80进行连接,该上过水单元41另一端与出水组件30连接,该下过水单元42另一端与龙头组件20连接。

具体地,过水单元40为柱体内设置的一根内管,该内管分为上内管和下内管,上内管位于上弯管组件50内,下内管位于下直管组件60内。上内管和下内管通过管接组件80进行连接,上内管另一端与出水组件30连接,下内管另一端与龙头组件20连接,以此通过龙头组件20的开关元件来控制出水组件30的开闭。

该固定组件70包括固定于墙体的固定座71和分别设置在固定座71上下部的上连接单元72、下连接单元73,该上弯管组件50、下直管组件60分别对应设有与上连接单元72连接的上连接部51、与下连接单元73连接的下连接部(未示出)。该上连接单元72、下连接单元73分别为上支架、下支架,上、下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74、第二通孔75,该上连接部51、下连接部为与第一通孔74、第二通孔75对应的第一配合孔、第二配合孔,通过第一紧固螺钉76拧入第一通孔74和第一配合孔实现上支架与上弯管组件50的固定,通过第二紧固螺钉77拧入第二通孔75和第二配合孔实现下支架与下直管组件60的固定。同时,该固定座71设有至少两个螺钉孔78,该螺钉孔78内穿设用于打入墙体的螺钉79,使固定座71固定在墙体。优选地,上弯管组件50、下直管组件60可相互插接,固定组件70位于上弯管组件50与下直管组件60的插接处,插接方式可以为各种常见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柱体表面与墙面紧密贴合,该龙头组件20、上弯管组件50、下直管组件60和固定组件70靠近墙体部分均为平面。具体地,该上弯管组件50、下直管组件60和固定组件70横截面形状呈半圆状、三角形状或矩形状。

优选地,该龙头组件20还具有一置物支撑架21,用于存放淋浴过程中使用的物品。

下面将对该淋浴装置的安装过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步,对齐第二通孔75和第二配合孔,将第二紧固螺钉77拧入第二通孔75和第二配合孔实现固定座71与下直管组件60的固定,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产品出厂时就已经预先装配好。

第二步,将下直管组件60插入已经安装好的龙头组件20上。

第三步,根据固定座71上的两个螺钉孔78位置,在墙上定位好两个螺钉孔78的距离及位置,再将下直管组件60拔出来,在墙上打好两个孔,然后将下直管组件60插回龙头组件,将螺钉79锁到两个螺钉孔78上面,如此就将下直管组件60与龙头组件20固定在一起。

第四步,将上弯管组件50插入下直管组件60,对齐第一通孔74和第一配合孔,锁上第一紧固螺钉76,如此上弯管组件50就与下直管组件60固定在一起,完成淋浴装置的安装。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出水组件30具有两出水功能,过水单元40具有柱体10内设置的两根并排的内管,该两内管分别对应接通出水组件30的两出水功能,该两内管均分为上内管和下内管,两上内管位于上弯管组件50内,两下内管位于下直管组件60内。与之对应地,管接组件80具有分别连接两根内管的两接口,两上内管和两下内管通过管接组件80的两接口进行连接,两上内管另一端与出水组件30连接,两下内管另一端与龙头组件20连接。为了便于控制出水组件30的两出水功能,龙头组件20上可以设置选择性接通两下内管的切换元件。

根据实际需要,当出水组件30具有多功能时(如三功能、四功能),过水单元可以设置与之对应的内管数,而其他与之连接的组件(如管接组件、龙头组件)也进行相应的改变来适应。

本实用新型淋浴装置的安装结构简单便捷,此种安装方式定位快速,淋浴装置与恒温置物龙头不易产生断差,也可避免重新钻孔的现象,同时该淋浴装置安装对安装师傅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也适合家庭DIY安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