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防臭型便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369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防臭型便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水防臭型便池。



背景技术: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缺水约460亿立方米,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全国51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在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中国缺水国情不断凸显的大背景下,水价和污水处理成本日益增长,如何实现节水减排,已成为世界性话题。

厕所便后冲水,关系着每一个人每天的生活。据统计,目前我国蹲便器每年冲走90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九个西湖、两个太湖的水量,折合水费,蹲便器一年冲走261.9亿人民币!

大形楼栋宿舍人口密集,多为成年人,具备相同的工作生活起居作息时间,活动量大,分泌旺盛,通常会大便1-2次/日,因而其宿舍厕所冲水具有频率高、用水量大、用水高峰时段集中的特点。厕所用水高峰时段集中,供水压力大而经常出现水压不足现象;另外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大形楼栋宿舍建造时,普遍使用了廉价陶瓷蹲便器,水压不足无法一次性冲洗干净,不得不多次反复冲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累计用水量大增,残留污水在低廉的便池内积存,加上宿舍便池作为公共设施,人员的流动性造成在日积月累后便池肮脏不堪,严重降低了蹲便器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节约用水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防臭的节水防臭型便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水防臭型便池,包括便池本体,所述便池本体包括框部和与所述框部连接且位于所述框部下方的底部,所述节水防臭型便池还包括后脚踏,所述底部包括断开设置的左合页和右合页,所述左合页和所述右合页的上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扭簧枢接于所述框部,所述后脚踏的左右两端通过二连动结构分别与所述左合页和所述右合页连接,所述后脚踏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左合页和所述右合页在对应的所述扭簧的作用下合拢使所述底部闭合,所述后脚踏处于被踩压状态时,所述左合页和所述右合页在所述二连动结构的拉动下分开使所述底部张开。

进一步地,所述节水防臭型便池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框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底部悬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脚踏的下表面通过弹簧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二连动结构分别为左连动结构和右连动结构,所述左合页和所述右合页的上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扭簧枢接于所述框部,所述左连动结构包括左旋转推杆,连接所述左旋转推杆与所述左合页的左弹性件,及一左连杆,所述左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脚踏和所述左旋转推杆铰接;所述右连动结构包括右旋转推杆,连接所述右旋转推杆与所述右合页的右弹性件,及一右连杆,所述右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后脚踏和所述右旋转推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分别凹设有一左收容腔和一右收容腔,所述左旋转推杆和所述右旋转推杆的前端通过对应的转动销分别枢接于所述左收容腔和所述右收容腔,所述左旋转推杆和所述右旋转推杆的后端分别可滑动的卡设于二弧形滑槽,二所述弧形滑槽分别设于所述左收容腔和所述右收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左合页的下表面设有左弹性连接件,所述左弹性件通过所述左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左合页连接;所述右合页的下表面设有右弹性连接件,所述右弹性件通过所述右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右合页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所述左合页与所述左旋转推杆的左弹性件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左弹性件相互平行设置;连接所述右合页与所述右旋转推杆的右弹性件也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右弹性件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节水防臭型便池还包括前脚踏,若干小便冲水孔位于所述框部,所述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底部中心处上下表面的小便冲入孔,若干所述小便冲水孔共用一个小便冲水孔阀门,所述前脚踏与所述小便冲水孔阀门连接构成所述小便冲水孔阀门的开关;若干大便冲水孔位于所述底部,每一所述大便冲水孔的孔径面积大于每一所述小便冲水孔的孔径面积,若干所述大便冲水孔共用一个大便冲水孔阀门,所述后脚踏与所述大便冲水孔阀门连接构成所述大便冲水孔阀门的开关。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大便冲水孔通过所述大便冲水孔阀门与高压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节水防臭型便池,包括便池本体,所述便池本体包括框部和与所述框部连接且位于所述框部下方的底部,所述节水防臭型便池还包括后脚踏,所述底部包括断开设置的左合页和右合页,所述左合页通过扭簧枢接于所述框部,所述后脚踏通过连动结构与所述左合页连接,所述后脚踏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左合页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与所述右合页合拢使所述底部闭合,所述后脚踏处于被踩压状态时,所述左合页在所述连动结构的推动下与所述右合页分开使所述底部张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水防臭型便池,其底部的所述左合页和所述右合页在所述后脚踏的控制下可以合拢和张开,合拢时能够有效的阻挡下水道中的异味,起到防臭作用。在所述便池本体的底部具有大便时,通过所述后脚踏控制所述左合页和所述右合页张开,使大便直接进入下水道,极大的减少了冲水量,节约了用水。当只是小便时,通过所述前脚踏控制所述小便冲水孔阀门,使所述小便冲水孔对所述便池本体冲水,小便和这些水通过所述小便冲入孔进入下水道,所述小便冲水孔的冲水水压和冲水量较小,也有助于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水防臭型便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水防臭型便池的底部闭合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节水防臭型便池的底部张开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节水防臭型便池的后脚踏与连动结构配合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水防臭型便池的后脚踏与连动结构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水防臭型便池,主要包括:便池本体10和固定所述便池本体10的固定座70。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便池本体10包括框部101和与所述框部101连接且位于所述框部101下方的底部102,所述框部101固定于所述固定座70,所述底部102悬空设置,所述底部102的下方是下水道。

所述节水防臭型便池还包括后脚踏60,所述底部102包括断开设置的左合页1021和右合页1022,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镜像对称设置,均为弧形结构。

所述左合页1021的上端通过对应的扭簧90枢接于所述框部101,所述右合页1022的上端也通过对应的扭簧90枢接于所述框部101。所述后脚踏60的左右两端通过二连动结构分别与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连接,所述二连动结构分别为左连动结构和右连动结构。

请参考图2~图5,所述左连动结构包括左旋转推杆605,连接所述左旋转推杆605与所述左合页1021的左弹性件607,及一左连杆601。所述左连杆601的一端通过一转动销与所述后脚踏60的左下端铰接,使所述左连杆601可以相对所述后脚踏60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而其另一端通过一万向轮与所述左旋转推杆605铰接,使所述左连杆601可以相对所述左旋转推杆605同时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转动。

所述右连动结构包括右旋转推杆606,连接所述右旋转推杆606与所述右合页1022的右弹性件608,及一右连杆602。所述右连杆602的一端通过一转动销与所述后脚踏60的右下端铰接,使所述右连杆602可以相对所述后脚踏60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而其另一端通过一万向轮与所述右旋转推杆606铰接,使所述右连杆602可以相对所述右旋转推杆606同时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转动。

所述固定座70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分别凹设有一左收容腔701和一右收容腔702。所述左收容腔70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销609和一弧形滑槽603,所述弧形滑槽603朝向所述左收容腔701前端所在的方向弯曲。所述左旋转推杆605的前端通过与之对应的所述转动销609可旋转的枢接于所述左收容腔701,使所述左旋转推杆605可以相对与之对应的所述转动销609在左右方向上转动,而其后端则可滑动的卡设于与之对应的所述弧形滑槽603,即所述左旋转推杆605的后端可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弧形滑槽603内滑动。

所述右收容腔702的前后两端也分别设有一转动销610和一弧形滑槽604,所述弧形滑槽604朝向所述右收容腔702前端所在的方向弯曲。所述右旋转推杆606的前端通过与之对应的所述转动销610可旋转的枢接于所述右收容腔702,使所述右旋转推杆606可以相对与之对应的所述转动销610在左右方向上转动,而其后端则可滑动的卡设于与之对应的所述弧形滑槽604,即所述右旋转推杆606的后端可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弧形滑槽604内滑动。

所述后脚踏60的下表面通过弹簧613固定于所述固定座70的后端,自然状态下,所述后脚踏60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左旋转推杆605和所述右旋转推杆606所在的高度。当所述后脚踏60处于自由状态时,即没有对所述后脚踏60施加踩压力时,所述左弹性件607和所述右弹性件608也均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在所述扭簧90的作用下,所述左合页1021与所述右合页1022合拢,所述底部102闭合。当所述后脚踏60处于被踩压状态时,即所述后脚踏60在与之连接的弹簧613的作用下下沉,此时,与所述后脚踏60铰接的所述左连杆601和所述右连杆602分别受到左向下和右向下的推力,推动所述左连杆601和所述右连杆602分别向左下方和右下方运动。所述左旋转推杆605由于与所述左连杆601铰接,在所述左连杆601的带动下,所述左旋转推杆605以其被枢接的前端为圆心支点,沿着与之对应的所述弧形滑槽603顺时针转动,所述右旋转推杆606由于与所述右连杆602铰接,在所述右连杆602的带动下,所述右旋转推杆606以其被枢接的前端为圆心支点,沿着与之对应的所述弧形滑槽604逆时针转动。与所述左旋转推杆605和所述右旋转推杆606连接的所述左弹性件607和所述右弹性件608随之分别向左和向右拉动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从而使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克服其扭簧90的作用力向左和向右旋转,进而实现了所述左合页1021与所述右合页1022的分开,所述底部102随即张开。

请参照图5,为了使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左合页1022受力更均匀,所述左合页1021的下表面设有左弹性连接件611,所述左弹性件607通过所述左弹性连接件611与所述左合页1021连接;所述右合页1022的下表面设有右弹性连接件612,所述右弹性件608通过所述右弹性连接件612与所述右合页1022连接。且连接所述左合页1021与所述左旋转推杆605的左弹性件607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左弹性件607相互平行设置;连接所述右合页1022与所述右旋转推杆606的右弹性件608也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右弹性件608相互平行设置。

释放施加在所述后脚踏60上的踩压力时,所述后脚踏60会在与之连接的所述弹簧61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上运动,直到复位。在其复位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后脚踏6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左连杆601和所述右连杆602向左上方和右上方运动,所述左旋转推杆605和所述右旋转推杆606受到所述左连杆601和所述右连杆602的牵引力分别反向转动向中间推挤所述左弹性件607和所述右弹性件608,同时所述左弹性件607和所述右弹性件608在其自身的弹性回力的作用下对所述扭簧90的牵扯力减小,最终所述扭簧90推动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合拢,从而完成所述底部102的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均可以转动从而使所述底部102张开。在其他实施例当中,可以只有所述左合页1021能够转动从而使所述底部102张开,也可以只有所述右合页1022能够转动从而使所述底部张开。

所述节水防臭型便池还包括前脚踏50,固定于所述固定座70的前端。若干小便冲水孔20位于所述框部101,所述底部102设有贯穿所述底部102中心处上下表面的小便冲入孔30,若干所述小便冲水孔20共用一个小便冲水孔阀门,所述前脚踏50与所述小便冲水孔阀门连接构成所述小便冲水孔阀门的开关。踩压所述前脚踏50,所述小便冲水孔阀门打开,所述小便冲水孔20出水,将所述便池本体10内的小便从所述小便冲入孔30冲入下水道。由于只冲小便,所述小便冲水孔20内的水压不必很大,冲水量也不必很多,以节约用水。

若干大便冲水孔40位于所述底部102,每一所述大便冲水孔40的孔径面积大于每一所述小便冲水孔20的孔径面积,若干所述大便冲水孔40共用一个大便冲水孔阀门,所述后脚踏60与所述大便冲水孔阀门连接构成所述大便冲水孔阀门的开关。若干所述大便冲水孔40通过所述大便冲水孔阀门与高压水管连接。踩压所述后脚踏60,所述大便冲水孔阀门打开,所述大便冲水孔40出水,同时所述底部102张开,直接将大便导入下水道,从所述大便冲水孔40冲出来的水用于冲洗所述底部102。所述大便冲水孔40内的水压较大,以便能够将所述底部102冲洗干净,以去掉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节水防臭型便池,其底部102的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在所述后脚踏60的控制下可以合拢和张开,合拢时能够有效的阻挡下水道中的异味,起到防臭作用。在所述便池本体10的底部102中具有大便时,通过所述后脚踏60控制所述左合页1021和所述右合页1022张开,使大便直接进入下水道,极大的减少了冲水量,节约了用水。当只是小便时,通过所述前脚踏50控制所述小便冲水孔阀门,使所述小便冲水孔20对所述便池本体10冲水,小便和这些水通过所述小便冲入孔30进入下水道,所述小便冲水孔的冲水水压和冲水量较小,也有助于节约用水。同时,由于在对所述后脚踏60施加踩压力前,所述底部102是闭合的,可以有效的防止贵重物品不慎掉入便池后又进而滑入下水道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的事情发生。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