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力式河流排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58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力式河流排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流排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力式河流排淤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城市河道的排淤工作有如下特点,即河道周边可用土地匮乏,无法提供长期的、大块的土地作为清淤的吹填区,淤泥处理场地集中,不分散,而清淤里程较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清淤排距变大。

海河工程水深较浅,河道上多桥梁,绞吸船无法施工和转场。而采用水力冲挖机组进行清淤,其主要设备为泥浆泵。泥浆泵排距较短,一般在300m以内,无法满足长排距的清淤要求。所以有必要研究一种有效解决泥浆长距离输送问题的排淤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淤现场收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长距离排淤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进行长距离排淤、对场地条件要求低的接力式河流排淤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力式河流排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排淤管道、接力泵、汇集接头、分支排淤管道、八台泥浆泵和两条围堰;两条所述围堰之间成型泥浆区;八台所述泥浆泵沿所述泥浆区纵向均匀布设,八台所述泥浆泵分别通过所述分支排淤管道与所述主排淤管道连通,所述分支排淤管道与所述主排淤管道通过所述汇集接头连通,所述汇集接头上设有分别控制八条所述分支排淤管道的截止阀;所述接力泵串装在所述主排淤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泥浆泵与所述接力泵之间的距离小于250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淤泥的长距离排淤,结构简单,受排淤施工现场的条件限制小,且排淤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汇集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排淤管道;2、接力泵;3、汇集接头;4、分支排淤管道;5、泥浆泵;6、围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接力式河流排淤系统,包括主排淤管道1、接力泵2、汇集接头3、分支排淤管道4、八台泥浆泵5和两条围堰6。

两条所述围堰6之间成型泥浆区。八台所述泥浆泵5沿所述泥浆区纵向均匀布设,八台所述泥浆泵5分别通过所述分支排淤管道4与所述主排淤管道1连通。所述分支排淤管道4与所述主排淤管道1通过所述汇集接头3连通,所述汇集接头3上设有分别控制八条所述分支排淤管道4的截止阀。所述接力泵2串装在所述主排淤管道1上。

本实施例中,接力泵与泥浆泵的产能匹配如下:

工程所用的接力泵最高清水流量为1800m3/h,排距2000m时,实际清水流量为1600m3/h。所用的泥浆泵排距小于250m时清水流量为200m3/h。施工时,泥浆区分段长度控制在500m以内,泥浆泵排距控制在250m以内,接力泵排距一般不超过2000m,因此八台泥浆泵能够匹配一台接力泵施工,产能能够匹配。

清淤时利率影响

一般情况下,多台清淤设备串联清淤时,时利率受各个清淤设备的共同影响。将每一个环节的清淤设备划分为1个单元,其中1个单元无法与其他单元进行匹配后,即可影响整体时利率。以本实用新型举例,不考虑串联2台接力泵的情况,共有2个单元,单元1为八台泥浆泵,单元2为接力泵。假设单元1的时利率为a,单元2的时利率为b,那么整体时利率理论上应为a*b。

本实施例中,接力泵的管径为400mm,远大于泥浆泵的管径,因此接力泵安置好后,除非机械故障或天气等因素影响,基本不会受工况条件影响而停工,即接力泵时利率较大,一般在90%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泥浆泵的时利率,方能保证整体时利率。

泥浆泵时利率主要受杂物影响,通过优化除杂工艺,单台泥浆泵时利率能达到90%。按照施工前进行试验,当同时运行的泥浆泵能够达到5台时,接力泵即可正常运转,而为减少消耗,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八台泥浆泵匹配一台接力泵,除非四台以上泥浆泵同时停工能导致接力泵停工,其他时间均能够进行生产,这种概率较小。总体来讲,单元1的时利率基本能够达到80%,整体时利率超过7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