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桶式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854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式基础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桶式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桶式基础结构通过抽气抽水下沉,不需要进行软土地基改良,通过壳壁、隔板及结构底好土层把软土封闭在壳内,提高软土与桶式基础结构的相互作用能力,共同承担其上部结构所传递的荷载,形成挡土的护岸或防波堤。但是随着水深变浅,桶体施工期浮游稳定不满足要求,需要开挖施工航道。为破除这一限制,扩大桶式基础结构适用范围,急需发明一种新的结构形式解决浮游稳定的技术难题,弥补桶式基础结构浮游吃水深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适用于浅水区的分离式桶式基础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离式桶式基础结构,其特点是,包括底部开口的基础桶体和设在基础桶体上方的沉箱,沉箱的轴线与基础桶体的轴线共线,基础桶体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沉箱的安装机构,所述的安装机构包括沿沉箱的周向设有一圈的挡坎,挡坎设在盖板上,沉箱与挡坎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层固定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挡坎内侧壁从上至下朝沉箱一侧倾斜设置,所述挡坎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10-1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顶部宽度为3-7m,底部宽度为2-5 m。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挡坎的长度为15-25m、高度为2-4m、平均宽度为2-4 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基础桶体和沉箱,将桶体结构分离为上下两部分,降低结构浮游时重心的高度,减小基础桶体吃水深度,使其适用于浅水区,通过基础桶体为上部结构提供基础,采用沉箱等上部结构实现工程的功能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运输、安装方便,经济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分离式桶式基础结构,包括底部开口的基础桶体1和设在基础桶体1上方的沉箱5,沉箱5的轴线与基础桶体1的轴线共线,基础桶体1的顶部设有盖板2,盖板2上设有沉箱5的安装机构,所述的安装机构包括沿沉箱5的周向设有一圈的挡坎3,挡坎3设在盖板2上,沉箱5与挡坎3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层4固定相接,所述基础桶体1高10m、长轴30m、短轴20m,沉箱5高12m,长20,宽8m。

所述挡坎3内侧壁从上至下朝沉箱5一侧倾斜设置,所述挡坎3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10-15°,所述挡坎3的长度为15-25m、高度为2-4m、平均宽度为2-4 m,优选长度为20m、高度为2m、平均宽度为2m,所述的平均宽度指顶部宽度与底部宽度的平均值,所述现浇混凝土层4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现浇混凝土层4的顶部宽度为3-7m,底部宽度为2-5 m,加强挡坎与现浇混凝土层对沉箱的固定作用,方便更好地固定沉箱。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预制基础桶体1和位于基础桶体1盖板2上的挡坎3;

2)运输安装带挡坎3的基础桶体1;

3)在基础桶体3上安装沉箱5;

4)浇筑混凝土封堵挡坎3与沉箱5之间的缝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