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填埋场高陡边坡的复合防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193发布日期:2018-07-11 01:3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填埋场高陡边坡的复合防渗系统。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污泥淤泥、污染土等)填埋处置场复合衬垫防渗系统的失效控制问题已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工程领域亟待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难题之一。近年来,复合衬垫防渗系统因具有抗损坏能力强和防渗效果突出等特点而逐渐取代传统的压实粘土防渗结构。

山谷型填埋场是我国山地丘陵地带优先考虑的填埋场场地选址,山谷型填埋场具有库容大且占地征地面积小等优点。山谷型填埋场坡面普片存在大量节理裂隙,必须在坡面上设置防渗结构,避免填埋场内渗沥液经边坡节理裂隙流入场外,污染周边水土环境。但由于山谷型填埋场边坡陡峭且坡面较长,由HDPE(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土工聚合粘土垫和压实粘土层等防渗材料构成的复合衬垫防渗系统由于界面强度弱,其在边坡上的自身稳定性难以保证,且施工存在困难。

现有技术中对于山谷型填埋场边坡防渗结构主要通过喷射普通硅酸盐水作为防渗层,但由于凝固后的硅酸盐水泥防渗层渗透系数较大,不能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填埋场高陡边坡的复合防渗系统,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渗层的渗透系数较大,不能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山谷型填埋场防渗系统安全性,避免防渗系统整体流滑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填埋场高陡边坡的复合防渗系统,包括:

丝网结构,固定在所述填埋场高陡边坡上;

导排层,设置在所述丝网结构上;

多根导排管,所述导排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填埋场高陡边坡内,另一端伸入所述导排层;

防渗层,设置在所述导排层上;

土工膜,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防渗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丝网结构为钢丝网。

作为优选,所述导排层材质为混凝土;

所述混凝土通过水泥和粗砂混合制得;

所述混凝土通过喷射固定在所述丝网结构上形成所述导排层。

作为优选,多根所述导排管间隔分布在所述填埋场高陡边坡的不同高度;

所述导排管倾斜设置,位于所述填埋场高陡边坡的一端高于所述导排层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导排管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0~10°。

作为优选,所述防渗层通过水泥和膨润土混合制得;

所述防渗层通过喷射固定在所述导排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土工膜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

作为优选,所述膨胀螺丝垂直于所述填埋场高陡边坡的方向。

作为优选,还包括:

防渗帽,为半球形结构,边缘向外延伸一圆环形帽檐;所述防渗帽盖设在所述膨胀螺丝外;

所述圆环形帽檐固定在所述土工膜上。

作为优选,所述防渗帽及所述圆环形帽檐的材质为橡胶;

所述圆环形帽檐与所述土工膜通过焊接固定。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丝网结构固定在填埋场高陡边坡上;导排层设置在丝网结构上;导排管的一端伸入填埋场高陡边坡内,另一端伸入导排层;防渗层设置在导排层上;土工膜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防渗层上。填埋场边坡内的潜水可经导排管进入导排层,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导排层流向坡脚的导排沟,经导排沟流出填埋场,从而避免了坡内潜水无法导排导致边坡内水位雍高而威胁到边坡自身及复合衬垫防渗系统的稳定安全特性。当土工膜发生破坏时,防渗层可发挥一定的防渗作用。丝网结构、导排层及防渗层形成一个整体,界面强度高,自身稳定性得以保障,同时,土工膜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防渗层上,大幅提升土工膜的抗滑稳定性。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渗层的渗透系数较大,不能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山谷型填埋场防渗系统安全性,避免周边水土污染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填埋场高陡边坡的复合防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渗帽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防渗帽的结构俯视图。

(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边坡、2丝网结构、3导排管、4膨胀螺丝、5导排层、6防渗层、7土工膜、8防渗帽、9圆环形帽檐)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填埋场高陡边坡的复合防渗系统,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渗层的渗透系数较大,不能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的技术问题,通过将丝网结构固定在填埋场高陡边坡上;导排层设置在丝网结构上;导排管的一端伸入填埋场高陡边坡内,另一端伸入导排层;防渗层设置在导排层上;土工膜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防渗层上;实现了提高山谷型填埋场防渗系统安全性,避免周边水土污染的技术效果。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填埋场高陡边坡的复合防渗系统,包括:丝网结构2、导排层5、多根导排管3、防渗层6及土工膜7;丝网结构2固定在填埋场高陡边坡1上;导排层5设置在丝网结构2上;导排管3的一端伸入填埋场高陡边坡1内,另一端伸入导排层5;防渗层6设置在导排层5上;土工膜7通过膨胀螺丝4固定在防渗层6上,土工膜7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

其中,填埋场边坡1内的潜水可经导排管3进入导排层5,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沿导排层5流向坡脚的导排沟,经导排沟流出填埋场,从而避免了坡内潜水无法导排导致边坡1内水位雍高而威胁到边坡1自身及复合衬垫防渗系统的稳定安全特性。当土工膜7发生破坏时,防渗层6可发挥一定的防渗作用。丝网结构2、导排层5及防渗层6形成一个整体,界面强度高,自身稳定性得以保障,同时,土工膜7通过膨胀螺丝4固定在防渗层6上,大幅提升土工膜7的抗滑稳定性。

进一步的,丝网结构2为钢丝网。导排层5材质为混凝土;混凝土通过水泥和粗砂混合制得;混凝土通过喷射固定在丝网结构2上形成导排层5。水泥和粗砂凝固形成的混凝土导排层5,具有高渗透特性,填埋场边坡1内的潜水可经导排管3进入混凝土导排层5。

进一步的,多根导排管3间隔分布在填埋场高陡边坡1的不同高度;导排管3倾斜设置,位于填埋场高陡边坡1的一端高于导排层5的一端,导排管3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0~10°,方便填埋场高陡边坡1的潜水流向导排层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导排管3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

进一步的,防渗层6通过水泥和膨润土混合制得;防渗层6通过喷射固定在导排层5上。水泥和膨润土凝固形成的防渗层6,具有低渗透特性,可作为复合衬垫防渗系统的次要防渗层,当主要防渗的土工膜7发生破坏时,防渗层6可发挥一定防渗作用。

进一步的,膨胀螺丝4垂直于填埋场高陡边坡1的方向。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2和3,还包括:防渗帽8,为半球形结构,边缘向外延伸一圆环形帽檐9;防渗帽8盖设在膨胀螺丝4外,解决了膨胀螺丝4对土工膜7的穿孔的渗漏问题;圆环形帽檐9固定在土工膜7上。防渗帽8及圆环形帽檐9的材质为橡胶;圆环形帽檐9与土工膜7通过加热粘接固定。土工膜7通过膨胀螺丝4固定在防渗层6上,大幅提升了HDPE土工膜7的抗滑稳定性,每个膨胀螺丝4佩戴一个防渗帽8,防渗帽8采用冒顶加帽檐设计,冒顶采用厚实橡胶,避免了膨胀螺丝4的端头刺破防渗帽,帽檐采用橡胶膜,增加了防渗帽8和HDPE土工膜7连接的可靠性。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丝网结构2固定在填埋场高陡边坡1上;导排层5设置在丝网结构2上;导排管3的一端伸入填埋场高陡边坡1内,另一端伸入导排层5;防渗层6设置在导排层5上;土工膜7通过膨胀螺丝4固定在防渗层6上。水泥和粗砂凝固形成的混凝土导排层5,具有高渗透特性,填埋场边坡1内的潜水可经导排管3进入混凝土导排层5,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混凝土导排层5流向坡脚的导排沟,经导排沟流出填埋场,从而避免了坡内潜水无法导排导致边坡1内水位雍高而威胁到边坡1自身及复合衬垫防渗系统的稳定安全特性。水泥和膨润土凝固形成的防渗层6,具有低渗透特性,可作为复合衬垫防渗系统的次要防渗层,当主要防渗的HDPE土工膜7发生破坏时,防渗层6可发挥防渗作用。钢丝网、混凝土导排层5及防渗层6在混凝土凝固后形成一个整体,界面强度高,自身稳定性得以保障,同时,HDPE土工膜7通过膨胀螺丝4固定在防渗层6上,大幅提升了HDPE土工膜7的抗滑稳定性。每个膨胀螺丝4佩戴一个防渗帽8,解决了膨胀螺丝4对土工膜7的穿孔的渗漏问题,防渗帽8采用冒顶加帽檐设计,冒顶采用厚实橡胶,避免了膨胀螺丝4端头刺破防渗帽8,帽檐采用橡胶膜,增加了防渗帽8和HDPE土工膜7焊接的可靠性。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渗层6的渗透系数较大,不能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山谷型填埋场防渗系统安全性,避免了防渗系统整体流滑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