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地面雨水净化前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0099发布日期:2018-06-02 06:30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屋面、地面雨水净化前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地面雨水净化前置处理系统,属于雨水回收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屋面、地面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系统,给市政水处理系统增加负担的同时,也没能很好的利用这些雨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埋式屋面、地面雨水回用净化系统,能很好的回收利用地面、屋面雨水。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屋面、地面雨水净化前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和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

所述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包括井体,在所述井体的顶端设置有除污装置密封井盖,在所述井体的下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井体内部空间隔成上下两个腔室,所述隔板上方的井体的相对两井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对称设置,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孔口前方罩有格栅网孔板,雨水经过格栅网孔板过滤后从出水口流出,所述进水口和格栅网孔板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滤篮通孔,滤篮放置在该滤篮通孔中,吊绳的下端拴在滤篮上,上端固定在靠近除污装置密封井盖的地方,所述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的出水口与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也包括井体,在所述井体的顶端设置有弃流除污装置密封井盖,所述井体的中下部相对两井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井体内靠近进水口吊设有导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的下端与井底之间有间隙,上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顶端;所述井体内靠近出水口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下端固定在井底,所述挡水板的顶端的位置比出水口的顶端低,所述挡水板的顶端和导流挡板之间设置有微孔滤网,所述微孔滤网、挡水板和导流挡板围成弃流过滤室,所述井体井壁上设置有与弃流过滤室相通的弃流排污口,从进水口进入的雨水从导流挡板与井底之间的间隙流到弃流过滤室,雨水经过微孔滤网过滤后,从出水口流出,所述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的出水口与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也包括井体,所述井体的顶端设置有过滤净化装置密封井盖,所述井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井体内靠近进水口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下端固定在井底上,上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顶端,所述引流挡板的后端固定在井体后侧井壁上,前端与前侧的井壁之间有间隙;所述井体内靠近出水口设置有微孔滤板,所述微孔滤板的下端固定在井底,顶端的位置比出水口的顶端高,所述引流板的前端和微孔滤板前端之间连接有滤板,所述滤板的滤孔孔径大于微孔滤板的滤孔孔径,所述滤板、微孔滤板和引流板围成的空间中填充复合滤料,从进水口进入的雨水经引流板导流,经过滤板进一步过滤后进入滤板、微孔滤板和引流板围成的空间中,再经过微孔滤板过滤后从出水口达到回用标准排出。

采用上述方案,屋面、地面雨水进入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雨水中含有的杂物被格栅网孔板截留,并沉积在滤篮中,然后定期由工人打开雨水密封井盖,向上方提升吊绳,将滤篮提升到地面,清除滤篮中的杂物,确保雨水管网系统不被堵塞。

从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出水口出来的雨水进入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从进水口进入后,从导流挡板与井底之间的间隙流到弃流过滤室。初期雨水由于含有的污染物多(COD、悬浮物、浊度指标非常高),可以打开弃流排污口上的阀门,弃流。弃流完成后,关闭弃流排污口上的阀门。雨水逐渐在弃流过滤室内被收集,漫过微孔滤网,进一步除去颗粒较小的杂物,雨水得以过滤净化后从出水口排出进入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在导流挡板的导流作用下,经过滤板进一步过滤后进入复合滤料区,在滤料的作用下,进一步降低COD、悬浮物和浊度,最后经微孔滤板过滤后从出水口出来进入雨水收集池,用于后级进一步净化工艺或者是直接回用,如浇灌植物、冲厕所等。

上述方案中,所述滤篮的篮口设置有吊装架,所述吊绳的下端拴在吊装架上。方便固定吊绳。

上述方案中:所述滤篮的上端篮口上设置有外翻边,所述滤篮通过外翻边固定在滤篮通孔的孔口上。方便滤篮的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格栅网孔板的下端与隔板之间无间隙。避免在这个间隙处停留杂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挡水板的顶端与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的出水口的中心线齐平。有利于雨水的流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引流板为弧形板,其凸起的一面靠近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微孔滤板也为弧形板,其凸起的一面靠近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的出水口。能起到较好的引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屋面、地面雨水净化前置处理系统能起到有效净化雨水,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2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屋面、地面雨水净化前置处理系统由依次相连的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2、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3、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4组成。

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2包括井体,在井体的顶端设置有除污装置密封井盖21,在井体的下部设置有隔板22,隔板22将井体内部空间隔成上下两个腔室,隔板22上方的井体的相对两井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对称设置,屋面地面收集雨水总管出来的雨水从进水口进入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2内。出水口的内侧孔口前方罩有格栅网孔板23,格栅网孔板23的下端与隔板22之间无间隙。雨水经过格栅网孔板23过滤后从出水口流出,进水口和格栅网孔板之间的隔板22上设置有滤篮通孔,滤篮24放置在该滤篮通孔中,具体的,滤篮24的上端篮口上设置有外翻边,滤篮24通过外翻边固定在滤篮通孔的孔口上。滤篮24的篮口设置有吊装架26,吊绳25的下端拴在吊装架26上,上端固定在靠近除污装置密封井盖21的地方。

一体式雨水前置格栅除污装置2的出水口与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3的进水口相连。

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3也包括井体,在井体的顶端设置有弃流除污装置密封井盖31,井体的中下部相对两井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井体内靠近进水口吊设有导流挡板32,导流挡板32的下端与井底之间有间隙,上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顶端,导流挡板32的前后端分别连接在井体的前后侧的井壁上,井体内靠近出水口设置有挡水板33,挡水板33的下端固定在井底,挡水板33的顶端的位置比出水口的顶端低,优选挡水板33的顶端与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3的出水口的中心线齐平。挡水板33的前后端分别连接在井体的前后侧的井壁上,挡水板33的顶端和导流挡板32之间设置有微孔滤网34,微孔滤网34、挡水板33和导流挡板32围成弃流过滤室A,井体井壁上设置有与弃流过滤室A相通的弃流排污口35,从进水口进入的雨水从导流挡板32与井底之间的间隙流到弃流过滤室A,雨水经过微孔滤网34过滤后,从出水口流出,一体式雨水弃流除污装置3的出水口与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4的进水口相连。

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4也包括井体,井体的顶端设置有过滤净化装置密封井盖41,井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井体内靠近进水口设有引流板42,引流板42的下端固定在井底上,上端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顶端,引流挡板42的后端固定在井体后侧井壁上,前端与前侧的井壁之间有间隙。优选:引流板42为弧形板,其凸起的一面靠近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4的进水口。

井体内靠近出水口设置有微孔滤板43,微孔滤板43的下端固定在井底,顶端的位置比出水口的顶端高,前后端分别与井体的前后侧井壁相连。优选:微孔滤板43也为弧形板,其凸起的一面靠近一体式雨水三维复合过滤净化装置4的出水口。

引流板42的前端和微孔滤板43前端之间设置有滤板44,滤板44的滤孔孔径大于微孔滤板43的滤孔孔径,滤板44、微孔滤板43和引流板42围成的空间中填充复合滤料45,从进水口进入的雨水经引流板42导流,经过过滤板44进一步过滤后进入滤板44、微孔滤板43和引流板42围成的空间,再经过微孔滤板43过滤后从出水口达到回用标准排出到雨水回用收集池1,能达到回用雨水的指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总之,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