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4316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



背景技术:

在海上平台作业的过程中,桩腿是海上作业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上部船体的重量以及承受风、浪、流等环境荷载。现有的桩腿升降装置通常采用的是圆柱形桩腿,同时其外部围设的固桩室则相应为圆形结构,但其固桩室仅仅能够起到对桩腿升降装置的包围支撑的作用,而在桩腿升降装置进行上下升降作业时,仍然会容易出现竖直方向上的倾斜的偏差的现象;并且其固桩室的圆形结构容易导致桩腿升降装置存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从而使固桩室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容易出现破裂或折断的安全问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较低,装配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其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并对桩腿升降装置起到更好的稳固和导向作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所述固桩室包括三个支撑柱和三个围板;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升降马达的安装孔;

两两相邻的所述围板由所述支撑柱首尾相连,围合形成三角立体结构;该三角立体结构竖直安装于船体的甲板上,其中心为桩腿升降装置的安装通道;

所述围板的顶部两端的内侧分别呈弧形过渡延伸,形成卡接端;两两相邻的所述围板的卡接端相对设置并贴合于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形成用于穿过桩腿升降装置的齿条的导向槽;

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板和若干直角三角板;所述导向板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卡接端的外侧壁,并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直角三角板分别由上至下依次间隔水平安装于所述导向槽两端的夹角内。

进一步说明,所述导向板的外侧还设置有防磨板和卡接条,所述卡接条卡接于所述防磨板的两边。

进一步说明,所述卡接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的一端竖直连接于所述卡接端的末端内侧,并与所述导向板相对应。

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柱为方形柱体结构。

进一步说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为所述支撑柱的长度的1/3。

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块第四加强筋板,所述第四加强筋板分别间隔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柱内。

进一步说明,所述围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块第二加强筋板,所述第二加强筋板分别间隔竖直安装于所述围板内,并垂直于所述围板的板壁。

进一步说明,所述围板的卡接端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板,所述第三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围板内侧的末端和所述围板外侧的末端。

进一步说明,所述围板的外侧壁开设有通道入口。

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柱底部外侧设置有三角固定板,所述三角固定板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和船体的甲板上;所述三角固定板的斜边为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了其三角结构的稳定性高的特点来对桩腿升降装置起到包围支撑的作用,不仅确保了固桩室的高稳固性和增强对桩腿升降装置作用的抵抗性,而且其固桩室的整体结构更为简单,装配更加简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还通过在该三角立体结构的顶部三角位置形成了导向槽,其能够对桩腿升降装置的齿条形成了有效地卡接作用,从而对桩腿升降装置起到导向作用,并设置了导致板和直角三角板结构,对其齿条形成了横纵等更多方向上的作用力,使齿条于导向槽内的稳定性更高;在桩腿升降装置进行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固桩室能够起到了更好的稳固和导向作用,增强了桩腿升降装置和固桩室之间相互配合的稳定性,从而保障桩腿升降装置的稳定高效地升降作业,提高海洋平台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桩室顶部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桩室底部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固桩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撑柱1,甲板10,安装孔11,第四加强筋板12,三角固定板13,围板2,卡接端21,第一加强筋板211,第二加强筋板212,第三加强筋板213,导向槽3,导向板311,直角三角板312,防磨板313,卡接条314,通道入口4,桩腿升降装置5,齿条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所述固桩室包括三个支撑柱1和三个围板2;所述支撑柱1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升降马达的安装孔11;

两两相邻的所述围板2由所述支撑柱1首尾相连,围合形成三角立体结构;该三角立体结构竖直安装于船体的甲板10上,其中心为桩腿升降装置5的安装通道;

所述围板2的顶部两端的内侧分别呈弧形过渡延伸,形成卡接端21;两两相邻的所述围板2的卡接端21相对设置并贴合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侧,形成用于穿过桩腿升降装置5的齿条51的导向槽3;

所述导向槽3内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导向板311和若干直角三角板312;所述导向板311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卡接端21的外侧壁,并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直角三角板312分别由上至下依次间隔水平安装于所述导向槽3两端的夹角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洋平台的固桩室,通过设置了由支撑柱1和围板2相互围合形成的三角立体结构,将其作为桩腿升降装置5的安装通道,使桩腿升降装置5在升降马达的驱动下,可穿过该三角立体结构实现稳定的升降运动。其中,利用了其三角结构的稳定性高的特点来对桩腿升降装置起到包围支撑的作用,不仅确保了固桩室的高稳固性和增强对桩腿升降装置作用的抵抗性,而且其固桩室的整体结构更为简单,装配更加简易,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还通过在围板2的顶部设置卡接端21,使在该三角立体结构的顶部三角位置形成了导向槽3,其能够对桩腿升降装置5的齿条51形成了有效地卡接作用,从而对桩腿升降装置5起到了进一步地导向作用,并利用了在槽内设置的导致板311和直角三角板312结构,从而对其齿条51形成了横纵等更多方向上的作用力,使齿条51于导向槽3内的稳定性更高;因此,在桩腿升降装置5进行升降运动的过程中,该固桩室能够起到了更好的稳固和导向作用,增强了桩腿升降装置和固桩室之间相互配合的稳定性,从而保障桩腿升降装置的稳定高效地升降作业,提高海洋平台运行的可靠性。

进一步说明,所述导向板311的外侧还设置有防磨板313和卡接条314,所述卡接条314卡接于所述防磨板313的两边。通过设置所述防磨板313来有效减少在桩腿升降装置的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对固桩室顶部的导向槽内的磨损作用,延长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卡接条314对防磨板313的卡接作用,使其结构稳定性更高,避免所述防磨板313随着齿条的运动而出现偏移脱落的现象。

进一步说明,所述卡接端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211,所述第一加强筋板211的一端竖直连接于所述卡接端21的末端内侧,并与所述导向板311相对应。由于由两块围板2的卡接端21相互形成的导向槽内的作用力是相对集中的,因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211来与所述导向板311的相对应,从而提高卡接端21的靠近槽内位置的结构强度,确保齿条升降运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柱1为方形柱体结构。由于所述支撑柱1起到了主要的支撑结构的作用,将其设置为方形柱体结构不仅使其整体结构的稳固性更高,而且更有利于其与所述围板2相互连接的稳定性,尤其是更有利于形成导向槽结构的形成,提高对桩腿升降装置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说明,所述导向槽3的宽度为所述支撑柱1的长度的1/3。由于在确保所述导向槽3能够顺利对所述桩腿升降装置5的齿条51起到有效地导向作用的同时,还需要确保所述围板2与所述支撑柱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因此优选将导向槽3的宽度设置为所述支撑柱1的长度的1/3,使其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块第四加强筋板12,所述第四加强筋板12分别间隔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柱1内。利用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的所述第四加强筋板12来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撑柱1的支撑强度,同时确保了安装升降马达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说明,所述围板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块第二加强筋板212,所述第二加强筋板212分别间隔竖直安装于所述围板2内,并垂直于所述围板2的板壁。通过在围板2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板212以提高围板2整体的强度,确保固桩室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说明,所述围板2的卡接端2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板213,所述第三加强筋板2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围板2内侧的末端和所述围板2外侧的末端。由于所述围板2的顶部内侧是通过弧形过渡延伸来形成卡接端21的,则为了确保该卡接端21结构的强度,因此在其内部设置了所述第三加强筋板213来起到进一步地补强作用,从而确保所述围板2的内外两侧结构强度的均衡性。

进一步说明,所述围板2的外侧壁开设有通道入口4。操作人员可通过所述围板1侧壁的通道入口4直接进入至所述固桩室内,方便对桩腿升降装置5和固桩室内部进行实时的维修和检查。

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柱1底部外侧设置有三角固定板13,所述三角固定板13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的侧壁和船体的甲板10上;所述三角固定板13的斜边为圆弧过渡。通过在所述支撑柱1的外侧设置所述三角固定板13来提高固桩室与船体之间安装的稳固性,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并且将所述三角固定板13的斜边设置为圆弧过渡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紧凑以能够减小对船体甲板空间的占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