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4306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池塘、水渠等小面积水域中漂浮垃圾的清理技术与设施相对落后,其一般在普通竹竿前加装网兜,然后由环卫工人站在岸边利用网兜进行打捞,这种作业方式受竹竿的长度和网兜的形状等限制因素影响较大,其不仅清理难度大,而且清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清理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杆体和清理器,所述杆体包括杆座和伸缩杆,所述杆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卷筒,所述杆座的外部上表面设有弧形握持手柄,其中,

所述伸缩杆包括直径依次减小且相互套合的杆状单体,每个所述杆状单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有弹簧,直径最小的所述杆状单体的内部与一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有的所述杆状单体后与所述第一卷筒相连接,

所述清理器包括竖板、第一刚性滤网、第二刚性滤网、限位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竖板的上部竖直地设置在直径最小的所述杆状单体的外表面下方,所述第一刚性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下部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刚性滤网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刚性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刚性滤网相对于所述第一刚性滤网旋转,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滤网和第二刚性滤网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卷筒、导向轮和牵引线,所述第二卷筒固定在所述杆座的上表面,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刚性滤网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导向轮后与所述第二卷筒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弧形限位杆、限位块、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所述第一刚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滤网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刚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刚性滤网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相铰接,其中,所述弧形限位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刚性板的内侧表面,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相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刚性板的内侧表面相对应,以及所述弧形限位杆的圆弧所对应圆心角大于90°。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上还设有蜂窝状的滤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杆座的下表面设有气囊箱体,所述气囊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口,其内部设有一气囊,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出口的位置与所述伸缩杆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气囊充气伸出后与所述伸缩杆的下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箱体的下表面还设有可拆式连接口,所述可拆式连接口上安装一转台,所述转台的下表面安装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与所述转台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杆状单体之间还设有一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杆座的尾部还设有一堵块,所述堵块上设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分别与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打捞漂浮垃圾时,通过第一卷筒正向转动释放拉线,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伸缩杆向前伸长,并携带清理器向前移动至需要打捞位置,然后将第一刚性滤网伸入到漂浮垃圾正下方的水中,接着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刚性滤网相对第一刚性滤网逆时针旋转,使漂浮垃圾被收集在第一刚性滤网、第二刚性滤网和竖板之间,最后向上提起伸缩杆,使第一刚性滤网脱离水面,同时,使第一卷筒反向转动,利用拉线带动伸缩杆收缩,从而将清理器中的垃圾打捞至岸上,其不仅清理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的清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杆座,10-堵块,11-第一按钮,12-第二按钮;

2-伸缩杆,21-杆状单体,22-空腔,23-弹簧,24-拉线,25-密封盖;

3-第一卷筒;

4-弧形握持手柄;

5-清理器,51-竖板,52-第一刚性滤网,53-第二刚性滤网,54-限位机构。55-驱动机构,56-滤水孔,541-弧形限位杆,542-限位块,543-第一刚性板,544-第二刚性板,55-驱动机构,551-第二卷筒,552-导向轮,553-牵引线;

6-气囊箱体,61-进气口,62-出口,63-气囊;

7-可拆式连接口,8-转台,9-三角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杆体和清理器5,杆体包括杆座1和伸缩杆2,杆座1的内部设有第一卷筒3,杆座1的外部上表面设有弧形握持手柄4,其中,

伸缩杆2包括直径依次减小且相互套合的杆状单体21,每个杆状单体21的内部设有空腔22,空腔22的内部设有弹簧23,直径最小的杆状单体21的内部与一拉线24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线2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有的杆状单体21后与第一卷筒3相连接,

清理器5包括竖板51、第一刚性滤网52、第二刚性滤网53、限位机构54和驱动机构55,竖板51的上部竖直地设置在直径最小的杆状单体21的外表面下方,第一刚性滤网52的一端与竖板51的下部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刚性滤网53的一端相铰接,第二刚性滤网53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55相连接,驱动机构55用于驱动第二刚性滤网53相对于第一刚性滤网52旋转,限位机构54设置在第一刚性滤网52和第二刚性滤网53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打捞漂浮垃圾时,通过第一卷筒3正向转动释放拉线24,在弹簧23的回复力作用下,伸缩杆2向前伸长,并携带清理器5向前移动至需要打捞位置,然后将第一刚性滤网52伸入到漂浮垃圾正下方的水中,接着驱动机构55驱动第二刚性滤网53相对第一刚性滤网52逆时针旋转,使漂浮垃圾被收集在第一刚性滤网52、第二刚性滤网53和竖板51之间,最后向上提起伸缩杆2,使第一刚性滤网52脱离水面,同时,使第一卷筒3反向转动,利用拉线24带动伸缩杆2收缩,从而将清理器5中的垃圾打捞至岸上,其不仅清理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具体地,驱动机构55包括第二卷筒551、导向轮552和牵引线553,第二卷筒551固定在杆座1的上表面,牵引线553的一端与第二刚性滤网53的另一端相连接,牵引线553的另一端绕过导向轮552后与第二卷筒551相连接。通过第二卷筒551正向旋转释放牵引线553,第二刚性滤网5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使第一刚性滤网52能伸入到漂浮垃圾正下方的水中。而第二卷筒551反向旋转,则收紧牵引线553,使第二刚性滤网53逆时针旋转,将漂浮垃圾拨动至第一刚性滤网52、第二刚性滤网53和竖板51之间。

具体地,限位机构54包括弧形限位杆541、限位块542、第一刚性板543和第二刚性板544,第一刚性543板设置在第一刚性滤网52的另一端,第二刚性板544设置在第二刚性滤网53的一端,且第一刚性板543和第二刚性板544相铰接,其中,弧形限位杆54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刚性板544的内侧表面,其另一端与限位块542相连接,限位块542的位置与第一刚性板543的内侧表面相对应,以及弧形限位杆541的圆弧所对应圆心角大于90°。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542、第一刚性板543和第二刚性板544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增加整体的接触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而弧形限位杆541的圆弧所对应圆心角大于90°,主要的作用为:使第二刚性滤网53逆时针旋转后的最终状态锁定在与水平面呈一锐角状态,从而保证第二卷筒551正向旋转释放牵引线553时,第二刚性滤网53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

较佳地,为了增加滤水性,竖板51上还设有蜂窝状的滤水孔56。

本实用新型中,杆座1的下表面设有气囊箱体6,气囊箱体6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61和出口62,其内部设有一气囊63,其中,进气口61与气囊63相连通,出口62的位置与伸缩杆2的位置相对应,且气囊63充气伸出后与伸缩杆2的下表面相贴合。当需要打捞的垃圾较大、较重时,即可对气囊63充气,使气囊63支托伸缩杆2漂浮在水面上,当将垃圾收集在第一刚性滤网52、第二刚性滤网53和竖板51之间时,可以整体向后拖动伸缩杆2,将垃圾转运至岸边进行打捞,其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较佳地,气囊箱体6的下表面还设有可拆式连接口7,可拆式连接口7上安装一转台8,转台8的下表面安装有三脚架9,三脚架9与转台8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将三脚架9架设在地面上,通过转台8调整伸缩杆2和清理器5的工作方向,从而方便了工人的打捞作业。

较佳地,为了提高密封性,防止水流倒灌进杆状单体21的空腔22中,相邻的两个杆状单体21之间还设有一密封盖25。

较佳地,为了方便控制,提高操作的自动化程度,杆座1的尾部还设有一堵块10,堵块10上设有第一按钮11和第二按钮12,第一按钮11和第二按钮12分别与第一卷筒3和第二卷筒551相连接。第一按钮11可以控制第一卷筒3的正向或反向转动,第二按钮12可以控制第二卷筒551的正向或反向转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