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空引水隧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118发布日期:2018-06-22 23:32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水隧洞放空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长引水隧洞,运行一段时间,需要放空隧洞进行检修,而隧洞放空工况,往往对于隧洞的来说是比较危险的,这就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放空速率。

目前引水隧洞放空常用的做法是,通过机组空转放空隧洞,存在流量较大,不好控制放空速率,对于隧洞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空引水隧洞结构,在施工支洞封堵体内预埋带阀门的钢管,作为放空引水隧洞的通道,可以有效控制流量大小以及放空速率,封堵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放空引水隧洞结构,包括引水隧洞和位于引水隧洞一侧的施工支洞,施工支洞与引水隧洞之间为封堵体,所述封堵体内有预埋放空管,预埋放空管一端与引水隧洞连通,另一端经控制阀门与施工支洞连通。

所述封堵体位于施工支洞一端连接有爬梯,便于对预埋放空管进行检修操作。

所述预埋放空管垂直于引水隧洞的长度方向,且平行于施工支洞的长度方向。

所述预埋放空管包括置于封堵体内的预埋管和封堵体外的连接管,预埋管和连接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便于后期封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通过在施工支洞封堵体内预埋带阀门的钢管,作为放空引水隧洞的通道;

(2)该放空通道可以有效控制排放水量的大小,从而控制放空的速率;

(3)该结构布置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水隧洞,2-施工支洞,3-预埋放空管,4-控制阀门,5-封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放空引水隧洞结构包括引水隧洞1和位于引水隧洞1一侧的施工支洞2,施工支洞2与引水隧洞1之间为封堵体5,封堵体5内有预埋放空管3,预埋放空管3一端与引水隧洞1连通,另一端经控制阀门4与施工支洞2连通,预埋放空管3垂直于引水隧洞1的长度方向,且平行于施工支洞的长度方向,预埋放空管3包括置于封堵体5内的预埋管和封堵体5外的连接管,预埋管和连接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封堵体5位于施工支洞2一端连接有爬梯。

布置预埋放空管3时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施工支洞2封堵时,在封堵体5内预埋放空管3;

第二步,预埋放空管3外侧端设置控制阀门4;

第三步,引水隧洞1需要放空时,开启预埋放空管3的控制阀门4,控制流量,进行隧洞1放空。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预埋放空管3,需要进行放空时,开启控制阀门4,可以有效的控制放空的速率,进而减小对隧洞稳定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