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承载力检测用可移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145发布日期:2018-08-10 23:27阅读:13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用可移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是各种建筑和设施的基础,在建筑施工前期阶段就需要进行检测,判断其在规定荷载下产生的形变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以保证后续在此基础上建造出的各类设施的质量,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桩基承载力检测的必要性。

在桩基承载力检测时,一般都会用到载物平台,用以放置重物对桩基施加压力,以便后续得到各项数值。

基桩承载力检测普遍堆载的重物可以选用砂袋、混凝土预制块、钢锭甚至就地取土装袋。

现有的载物平台存在着不可移动的问题,导致即便是对相距不远的几个桩基检测,都需要重新搭设平台,并且搭设出的载物平台若和预定值不符合,需要微调时,同样难以对其移动,需要重新搭设,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用可移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可以进行一定位移,从而可以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供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基承载力检测用可移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重物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下方设置有短船和长船,所述短船位于载物台正下方,所述短船上竖直向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长船为两个,两个所述长船平行的设置于短船两侧,且长度大于载物台,所述长船上沿载物台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竖直向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上端连接于载物台,所述滑块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滑移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滑块底面的滚轮以及用于驱动滚轮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移动载物台至其他桩基上时,使用者先控制第二液压缸收缩拉动长船离开地面,接着开启电机驱动滚轮转动,因为此时长船离开的地面,所以会使得长船移动;在长船移动一段距离后,使用者开启第二液压缸伸长使得长船落在地面上,接着开启第一液压缸使其缩短,使得短船离开地面,之后开启电机驱动滚轮转动,就可以驱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实现载物台移动,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底面开设有契合滚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下开口结构,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设置在安装槽内,而不是直接设置在滑块外侧,所以可以使得滑块离开滑槽的距离相对较小,毕竟载物台后期重量较大,若滑块离开滑槽距离较大,在滚轮出现问题时,容易导致载物台倾斜较大程度,导致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底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安装槽在滑槽长度方向上呈开口结构,所述齿条延伸进入安装槽,所述滚轮外壁开设有啮合齿条的副齿条,滑块抵触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基本都是置于安装槽内部,并离开延伸进入安装槽的的齿条和滑槽实现连接,此时滑块抵触滑槽,从而载物台的总重量不是仅仅依靠滚轮支撑,还有滑块支撑;同时因为滚轮通过副齿条啮合主齿条的方式连接滑槽,所以可以避免滚轮和滑槽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保证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至少两个滑块,至少两个所述滑块呈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滑槽内至少有两个滑块,即同一长船至少连接两个第二液压缸用于支撑,所以支撑效果更好,更为稳定;同时在利用第二液压缸拉起长船时,长船可以更好的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端部呈开口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使用者清理滑槽,因为作业环境的问题,在滑槽内不可避免的会落下有污物,此时若不对滑槽清理,就会影响滑块在滑块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端部设置有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包括:提示组件,包括设置于载物台的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发出提示信号;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滑槽两端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端朝向滑块用于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耦接于扬声器,且耦接于所述距离传感器输出端,用于接收并响应检测信号,以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扬声器启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检测滑块的位置,并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组件,以利用控制组件控制扬声器开启提示使用者,避免滑块滑移过度脱离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电机启闭,当滑块靠近距离传感器,控制组件接收距离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检测信号等于预设值,控制组件控制扬声器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靠近距离传感器时,控制组件接收距离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若此时检测信号等于预设值,则控制扬声器开启以提示使用者,从而避免滑块滑移过度,保证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载物台下于两侧设置两对称长船,两长船上开设滑槽,滑槽内滑移有滑块,滑块上竖直设置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上端连接于载物台,在两长船之间设置短船,短船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上端连接载物台,从而在需要移动载物台至其他桩基上时,使用者先控制第二液压缸收缩拉动长船离开地面,接着开启电机驱动滚轮转动,因为此时长船离开的地面,所以会使得长船移动;在长船移动一段距离后,使用者开启第二液压缸伸长使得长船落在地面上,接着开启第一液压缸使其缩短,使得短船离开地面,之后开启电机驱动滚轮转动,就可以驱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实现载物台移动,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以展示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用于展示齿条和滑块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主要用以展示电机安装槽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主要用以展示电机和滚轮的连接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用以展示警示装置的结构。

图中:1、载物台;2、短船;3、长船;31、滑槽;311、齿条;32、滑块;321、安装槽;322、电机安装槽;41、第一液压缸;42、第二液压缸;5、动力组件;51、滚轮;511、副齿条;52、电机;7、扬声器;71、距离传感器;72、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桩基承载力检测用可移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参照图1,包括载物台1,载物台1用于放置各类重物,以进行桩基检测。

在载物台1下方设置有短船2和长船3,其中短船2设置在载物台1中间位置;在短船2上竖直向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41,第一液压缸41的上端固定连接于载物台1。

长船3为两个,呈对称的设置于短船2两侧,其长度沿着载物台1长度方向延伸,且长度大于载物台1的长度。在长船3上一体成型有一连接块,连接块沿长船长度方向延伸,且其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31,滑槽31纵截面呈“凸”形,即上部开口。在每一个滑槽31内都滑移连接有两个滑块32,两个滑块32呈横向对称设置。

在滑块32竖直向上安装有第二液压缸42,第二液压缸42从滑槽31的上的开口延伸出滑槽31,第二液压缸42上端通过一横向连接臂实现和载物台1的连接,连接臂一体成型于载物台1。

参照图2和图3,在滑块32底面开设有安装槽321,安装槽321在滑槽31长度方向和下部均呈开口结构。在安装槽321内连接有动力组件5,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槽321的滚轮51(标示于图4),滚轮51为纵向转动;在滑槽31底面沿长度方向一体成型有齿条311,齿条311延伸进入安装槽321;滚轮51选择钢制,在滚轮51外壁开设有啮合齿条311的副齿条511,从而滚轮51通过副齿条511啮合齿条311的方式实现和滑槽31的连接。

滑块32抵触于滑槽31底面,从而可以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参照图4,在滑块32上开设有契合电机安装槽322,电机安装槽322连通安装槽321,在电机安装槽322内安装有电机52,电机52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滚轮51侧面,从而可以利用电机52驱动滚轮51转动。

操作过程:在需要移动载物台1至其他桩基上时,使用者先控制第二液压缸42收缩拉动长船3离开地面,接着开启电机52驱动滚轮51转动,因为此时长船3离开的地面,所以滚轮51转动时会使得与之啮合齿条311移动,即长船3移动;在长船3移动一段距离后,使用者开启第二液压缸42伸长使得长船3落在地面上,接着开启第一液压缸41使其缩短,使得短船2离开地面,之后开启电机52驱动滚轮51转动,就可以驱动滑块32在滑槽31内滑动,从而实现载物台1移动,方便使用者使用。

参照图2,因为作业环境的问题,在滑槽31内不可避免的会有污物,此时若不对滑槽31清理,就会影响滑块32在滑块内移动,所以将滑槽31设置为两端开口结构,以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

参照图2和图5,因为滑槽31端部开口,所以可能出现滑块32滑移过度脱离滑槽31的问题,所以在滑槽31端部设置有警示装置,警示装置包括:

提示组件,包括安装在载物台上的扬声器7,扬声器7用于发出提示信号,之所以选择扬声器7,是因为其可以进行声量调节等,更为契合使用者需求。

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滑槽31两端的距离传感器71,距离传感器71检测端朝向滑块32用于检测并输出检测信,当滑块32朝向距离传感器71移动,并接近到一定值时,距离传感器71输出检测信号。距离传感器71仅仅设置于一个滑槽31的两端,以节省成本。

控制组件72,控制组件72为MCU,控制组件72耦接于扬声器7,且耦接于距离传感器71输出端,用于接收并响应检测信号,以根据检测信号控制扬声器7启闭,当控制组件72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将其和预设值比较,若两者相等,则控制组件72控制扬声器7开启,以发出提示信号,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滑块32滑移过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