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191发布日期:2018-07-11 01: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壮大,各类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官网。日益密布,这些蜘蛛网般的城市“血管”隐身在市民视线之外,一旦发生险情就像城市发生“血栓”,路面开挖不可避免,更对城市生活带来不便。为了维护地下管线,道路修好没几年就反复开挖,这种“开拉链”式的管理办法让不少市民头疼。地下综合管廊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带来的诸多问题。

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设施动脉工程,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地下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杜绝管线长期被渗漏水浸泡现象,解决好防水问题是综合管廊建设必须考虑的技术问题之一。预制综合管廊接缝处是结构的薄弱部位,接缝处防水性能是影响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其能够其有效止水,便于拼接,有效提高拼接后的预制管廊单元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稳定性,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其包括第一预制管廊单元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

第一预制管廊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框架本体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内径小于框架本体的外径,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框架本体的外径,第二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向框架本体的轴线凹陷的阶梯台,阶梯台靠近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大于阶梯台远离第二连接部的外径,阶梯台设有第二胶圈,框架本体靠近第一连接部的端面设有环状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胶圈;第二预制管廊单元与第一预制管廊单元的结构相同。

第一预制管廊单元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的第二连接部卡接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安装间隙,第二胶圈与第一胶圈之间形成测试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以及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填充于第一胶圈远离第二胶圈的一侧,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填充于第二胶圈远离第一胶圈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与第一胶圈间隔设置,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与二胶圈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的填充量大于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的填充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第一密封胶层以及第二密封胶层,第一密封胶层设置于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远离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的一侧,第二密封胶层设置于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远离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连接部设有检测孔,检测孔的一端贯穿框架本体的内壁,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部远离框架本体的端面,检测孔贯穿第二连接部的位置位于第二胶圈与第一胶圈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每个预制管廊单元还包括钢筋、第一张拉孔、安装槽以及第二张拉孔,第一张拉孔、安装槽以及第二张拉孔依次连通,钢筋依次穿设于第一预制管廊单元的第一张拉孔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的第二张拉孔,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安装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钢筋的管径小于第一张拉孔的孔径,钢筋的管径小于第二张拉孔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检测孔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检测孔以及第二检测孔,第一检测孔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检测孔的截面面积,第二检测孔贯穿第二连接部远离框架本体的端面,第一检测孔贯穿框架本体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安装间隙的宽度为9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设置方式,有效提高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结构紧凑性,同时有效使至少两个预制管廊单元的拼接处更为防水。同时,第二胶圈以及第一胶圈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止水防水效果,提高管廊的使用寿命。同时,测试腔的设置便于测试接缝防水性能,有效提高管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预制管廊单元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预制管廊单元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0-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100a-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b-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10-框架本体;113-安装槽;120-第一连接部;130-第一胶圈;131-第一遇水膨胀胶圈;133-第一非遇水膨胀胶圈;134-第二遇水膨胀胶圈;140-检测孔;141-第一检测孔;143-第二检测孔;145-密封圈;150-第二连接部;153-阶梯台;160-第二胶圈;170-加强块;171-第一张拉孔;173-固定槽;200-安装间隙;210-测试腔;220-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30-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240-第一密封胶层;250-第二密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阅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10,其包括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其中,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结构相同。

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可经胶层(图未示),例如酚醛树脂等粘接,用于稳固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连接处,同时用于防止渗水。

请一并参阅图2以及图3,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0、框架本体110以及第二连接部150。

其中,第一连接部120的内径小于框架本体110的外径,第二连接部150的外径小于框架本体110的外径。框架本体110具有用于容纳物资等的空间。

当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配合时,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的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第二连接部150卡接,从而有效节省制作工艺流程,同时有效提高密封性能。同时便于安装,同时有效降低互相抵靠时的应力集中。

具体地,框架本体110靠近第一连接部120的端面设有环状的安装槽113。安装槽113沿框架本体110的轴线环设于第一连接部120的端面。

安装槽113的截面优选为等腰梯形,且安装槽113的截面直径由靠近第一连接部120的一侧至远离第一连接部120的一侧逐渐变大。用于安装第一胶圈130。

优选地,第二连接部150具有环状的阶梯台153。阶梯台153位于第二连接部150的外壁并向框架本体110的轴线凹陷,阶梯台153靠近第二连接部150的外径大于阶梯台153远离第二连接部150的外径,用于安装第二胶圈160。

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包括第一胶圈130以及楔形的第二胶圈160。

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圈130截面为梯形,其设置于安装槽113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圈130由遇水膨胀橡胶制得,第二胶圈160由非遇水膨胀橡胶制得。互相配合,有效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胶圈1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遇水膨胀胶圈131、第一非遇水膨胀胶圈133以及第二遇水膨胀胶圈134,第二遇水膨胀胶圈134与安装槽113连接。其中,第一胶圈130的截面宽度沿第二遇水膨胀胶圈134向第一遇水膨胀胶圈131逐渐变小后变大,从而使第二遇水膨胀胶圈134的侧边与安装槽113的侧壁之间留有膨胀间隙,同时使其横向膨胀,密封效果更佳。使其具有弹性止水以及膨胀止水的效果。

上述设置方式下,首先,进行弹性密封,其次,管道从外界渗水进来后,先使第一遇水膨胀胶圈131膨胀以及第二遇水膨胀胶圈134横向膨胀,使其密封效果更佳,同时第一遇水膨胀胶圈131、第一非遇水膨胀胶圈133以及第二遇水膨胀胶圈134的连接面为弧面,有效给予膨胀空间,以及使水更便于从检测孔140排出。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胶圈130与安装槽113的连接处的稳固性,第一胶圈130与安装槽113的接触面之间设有胶层(图未示),例如酚醛树脂层等。

第二胶圈160也可以由互相连接的遇水膨胀橡胶与非遇水膨胀橡胶制得。从而使第二胶圈160既能够弹性止水,又可以膨胀止水。使得当依靠弹性止水无法止水时,膨胀橡胶遇水产生膨胀。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胶圈160与阶梯台153的连接处的稳固性,第二胶圈160与阶梯台153的接触面之间设有胶层(图未示),例如酚醛树脂层等。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的第一连接部120与所述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第二连接部150卡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2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50之间具有安装间隙200,优选安装间隙200宽度在8.5-9.5mm,例如9mm,有效提高安装的便捷性以及安装后的密封性能。

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10还包括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230、第一密封胶层240以及第二密封胶层250。

具体地,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填充于第一胶圈130远离第二胶圈160的一侧,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230填充于第二胶圈160远离第一胶圈130的一侧。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的填充量大于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230的填充量,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同时有效节省成本。

优选地,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与第一胶圈130间隔设置,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230与二胶圈间隔设置,进一步在不影响密封性的条件下,有效节省成本。

第一密封胶层240设置于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远离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230的一侧,第二密封胶层250设置于第二聚乙烯泡沫板层230远离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的一侧。进一步用于提高防水性能,延长拼接后的预制综合管廊的使用寿命。

为了检测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渗水,因此,第二连接部150设有检测孔140,其中检测孔140的数量为四个,本实施例中,框架本体110的截面为矩形,四个检测孔140分别位于围成框架本体110的侧壁,用于检测每个侧壁的密封性。

具体地,检测孔140的一端贯穿框架本体110的内壁,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部150远离框架本体110的端面,检测孔140贯穿第二连接部150的位置的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安装槽113靠近第二连接部150的外径的一侧。即当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配合时,检测孔140贯穿第二连接部150的位置位于安装槽113与阶梯台153之间,即位于第一胶圈130以及第二胶圈160之间。同时,检测孔140的设置,还可以在第一胶圈130以及第二胶圈160之间填充浆料进行密封修补,还可以在水经第二胶圈160进入第一胶圈130后,进行排水,进一步防止渗水,同时,进一步提高第一胶圈130的耐久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检测孔140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检测孔141以及第二检测孔143,第一检测孔14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检测孔143,第二检测孔143贯穿第二连接部150远离框架本体110的端面,第一检测孔141贯穿框架本体110的内壁。第一检测孔141与第二检测孔143的连接处圆滑过渡。通过第一检测孔14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检测孔143,有效形成负压,自动吸收排水。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密封第一检测孔141的密封圈145,密封圈145与第一检测孔141可拆卸连接。当密封后,将水分从第一检测孔141通过负压原理吸收至第二检测孔143内,打开密封圈145进行排水,或密封圈145连通排水装置,例如与抽水泵连接的水箱等,即可有效排水。

其中,检测孔140由防水材料围成,防止水进入框架本体110降低使用寿命。

框架本体110的相邻的任意两个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块170,有效减少应力堆积,其中,此处的加强块170是指内设有加强筋(图未示)的经混凝土浇注而得的加强块170。

为了使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连接更为稳固,每个加强块170设有第一张拉孔171、固定槽173、第二张拉孔以及钢筋(图未示)。

固定槽173设置于框架本体110的两个内壁,第一张拉孔17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20连通,另一端与固定槽173连通,第二张拉孔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50连通,另一端与固定槽173连通,第一张拉孔171以及第二张拉孔沿固定槽173的轴线对称设置。钢筋依次穿设于第一张拉孔171与另一个预制综合管廊的第二张拉孔,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槽173,例如螺纹固定等。

可选地,多个螺纹钢筋的管径小于第一张拉孔171以及第二张拉孔的孔径,从而使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可进行柔性连接,有效提高其密封性。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10的施工方法,其包括:

S1.将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安装第一胶圈130,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安装第二胶圈160。

具体地,将第一胶圈130和对应的安装槽113的表面清扫干净后,在楔形的第一胶圈130紧贴安装槽113的一侧,以及安装槽113处涂刷酚醛粘接剂。待粘接剂表干10min以上,并且能粘手背时,进行第一胶圈130的粘贴工作。并且用塑胶锤敲击第一胶圈130,使其牢固的粘结于安装槽113内。

接着,将第二胶圈160和阶梯台153的表面清扫干净后,

在第二胶圈160的紧贴阶梯台153的一侧以及阶梯台153处涂刷酚醛粘接剂。待粘接剂表干10min以上,并且能粘手背时,进行第二胶圈160的粘贴工作。并且用塑胶锤敲击第二胶圈160,使其牢固的粘结于阶梯台153内。

S2.拼接

将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吊起离地50-100mm后静止2min,检查起吊构件的平衡性等,检查无误后再进行起吊构件与待拼装的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的对位靠近工作。在靠近过程中,两侧的吊装工手持方木在构件两侧,防止构件碰撞损坏。并且根据两侧的轴线和边线量测构件是否对齐,对齐后则下落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

S3.张拉

钢筋,例如JL25精轧螺纹钢,依次穿设于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的第一张拉孔171与第二预制综合管廊的第二张拉孔,两端分别安装锚垫板锁紧螺母等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槽173。

在后进行拼装的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后端面安装单仓型4台(双仓则为6台)的60T穿心千斤顶及锚垫板锁紧螺母,左右两侧千斤顶同时张拉精轧螺纹钢缓慢推动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前进。

具体地,张拉时,第一连接部120沿推进方向的左右两侧每前进3cm暂停推进,测量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位于第一连接部120沿推进方向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间隙,保持间隙差距≤0.5mm,保证张拉过程中不出现左右拉偏。至安装间隙200宽度在8.5-9.5mm,例如9mm时,再进行再次张拉。完成管廊拼装工作后,锁紧两端的螺母。

S4.经测试腔210进行防水实验合格后所得。

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以及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拼装完成后,经检测孔140向测试腔210注满洁净水排除测试腔210内的空气后,分级施加水压,每级加压0.01Mpa后,等待2min后观察是否有渗漏并记录数据,当加压至0.05Mpa时,等待5min后观察是否有渗漏并记录数据,当加压至0.09Mpa,等待5min后观察压力表是否掉压。如无掉压或掉压在0.02Mpa范围内,接缝处没有渗漏现象即为密封良好,闭水试验合格。若出现掉压严重或接缝处明显漏水现象,应移开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检查更换密封胶条进行再次拼装和闭水试验。

最后,对于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连接处密封胶密封,在第一预制管廊单元100a与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的连接处靠外侧接缝处安装例如70mm高的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再用例如30mm高的密封胶,例如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密封。在第二预制管廊单元100b内侧接缝处安装例如30mm高的第一聚乙烯泡沫板层220,再用例如30mm高的密封胶,例如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密封。上述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10的施工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10的稳定性,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准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综合管廊接缝防水结构,其能够其有效止水,便于拼接,有效提高拼接后的预制管廊单元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