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智能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6766发布日期:2018-09-21 23:14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隧道井口封闭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缆隧道智能井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缆线路均是采用架空的方式进行架设,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的建筑密度越来越大,电缆架空线路在建筑之间架设一方面受建筑间的空间限制,另一方面大量的架空电缆纵横交错也严重影响城区的环境美观。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近年来电缆隧道应运而生,电缆隧道在城区地下建设,不需占用地面空间,不影响城市环境,并且隧道中能够容纳大量的电缆线路,足以满足大型城市对电网密度的需求。电缆隧道每隔一段距离都需设置供工作人员和设备出入的竖井,竖井井口处由井盖封闭,防止雨水及其它杂物进入隧道内,由于很多竖井是设置在道路上的,井盖需经受道路上往来的车辆反复碾压,井盖长期受碾压后难免出现破损,如电缆隧道的井盖破损后没有及时得到更换,遇到降水时大量雨水会涌入电缆隧道内,造成电力设备故障,严重时还会形成漏电事故,严重威胁路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智能井盖,它能够在井盖破损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单位对该井盖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井圈,井圈上安装盖体,盖体一端与井圈铰接,与该铰接处相对的盖体另一端侧壁上开设锁舌孔,靠近锁舌孔位置的井圈上安装锁芯,锁芯的转轴与锁舌连接,锁芯能够驱动锁舌进出锁舌孔,井圈外周壁底部设置限位凸沿,井圈内周壁底部设置内凸环,内凸环上设置托板,托板、盖体和井圈的侧壁共同围成空腔,空腔内安装液囊,液囊内充满防冻液,托板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触点开关,触点开关通过支架与通孔侧壁连接,触点开关上方设置活动板,活动板与支架之间安装弹簧,活动板下移压缩时,弹簧压缩,活动板能够按下触点开关的触点,活动板上移时,弹簧舒张,活动板与触点开关的触点分离,托板底面设置接触片,接触片通过电路与触点开关连接,内凸环顶面周圈设置环形触片,托板放置在内凸环上时,接触片能够与环形触片接触并导通,井圈内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通过电路与环形触片和锁芯连接,控制器能够通过电路检测触点开关和锁芯的开闭状态,控制器与信号传输线路和电源电路连接。井圈顶面内侧周圈开设凹槽,盖体与凹槽配合,盖体上开设螺孔,螺孔内安装螺栓,螺栓底端与凹槽顶面接触。所述螺孔是沉头孔,沉头孔顶端安装保护盖。井圈内壁上开设盲孔,盲孔内安装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电动推杆的活动杆端部安装挡板,挡板能够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在盲孔内移动,电动推杆伸展状态时,挡板位于盲孔的开口处与液囊接触,电动推杆收缩状态时,挡板能够收回盲孔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井盖破损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单位对该井盖进行检修,井盖破损后够对破损处起到临时封闭作用,报警装置可远程自检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隧道智能井盖包括井圈(1),井圈(1)上安装盖体(2),盖体(2)一端与井圈(1)铰接,与该铰接处相对的盖体(2)另一端侧壁上开设锁舌孔(3),靠近锁舌孔(3)位置的井圈(1)上安装锁芯(4),锁芯(4)的转轴与锁舌(5)连接,锁芯(4)能够驱动锁舌(5)进出锁舌孔(3),井圈(1)外周壁底部设置限位凸沿(6),井圈(1)内周壁底部设置内凸环(7),内凸环(7)上设置托板(8),托板(8)、盖体(2)和井圈(1)的侧壁共同围成空腔(9),空腔(9)内安装液囊(10),液囊(10)内充满防冻液,托板(8)上开设通孔(11),通孔(11)内安装触点开关(12),触点开关(12)通过支架(22)与通孔(11)侧壁连接,触点开关(12)上方设置活动板(23),活动板(23)与支架(22)之间安装弹簧(24),活动板(23)下移压缩时,弹簧(24)压缩,活动板(23)能够按下触点开关(12)的触点,活动板(23)上移时,弹簧(24)舒张,活动板(23)与触点开关(12)的触点分离,托板(8)底面设置接触片(13),接触片(13)通过电路与触点开关(12)连接,内凸环(7)顶面周圈设置环形触片(14),托板(8)放置在内凸环(7)上时,接触片(13)能够与环形触片(14)接触并导通,井圈(1)内设置控制器(15),控制器(15)分别通过电路与环形触片(14)和锁芯(4)连接,控制器(15)能够通过电路检测触点开关(12)和锁芯(4)的开闭状态,控制器(15)与信号传输线路和电源电路连接。安装时,将井圈1固定于电缆隧道竖井的井口处,将控制器(15)的信号传输线路和电源电路与电缆隧道预留的信号线路及电源线路连接。井圈1外周壁的限位凸沿6可在路面铺设后嵌于路面层之下,使井圈1安装的牢固可靠。托板(8)放置在井圈1的内凸环7上,托板8上放置液囊(10),盖体(2)与井圈(1)扣合后,空腔(9)内的液囊(10)被挤压,液囊(10)从通孔(11)处凸出挤压活动板(23),活动板(23)克服弹簧24的弹力向触点开关(12)一侧移动,按动触点开关(12)的触点,此时控制器(15)检测到触点开关12的触点被按下,判断井盖为正常状态。盖体2扣合后,井圈(1)上的锁芯(4)能够驱动锁舌(5)进出盖体2上的锁舌孔(3),实现对盖体2的锁闭或解锁,所述锁芯4可以是机械锁芯,也可以是电磁芯片感应式的电子锁芯等。控制器(15)能够通过电路状态或传感器来检测锁芯4的状态,盖体2出现破损时,液囊10从破损处鼓出,空腔9内的压力减小,液囊10对活动板(23)的压力减小,活动板23在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离开触点开关(12),控制器(15)检测到锁芯(4)锁闭状态时触点开关(12)的触点弹起,判断井盖状态异常,立即发出报警信号,盖体2破损处鼓出的液囊10能够对破损处起到临时封闭作用,在盖体2破损面积较小时仍能暂时保证其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对触点开关(12)的触发灵敏度进行调整,可在井圈(1)顶面内侧周圈开设凹槽(16),盖体(2)与凹槽(16)配合,盖体(2)上开设螺孔(17),螺孔(17)内安装螺栓(18),螺栓(18)底端与凹槽(16)顶面接触。工作人员可使用工具旋转螺栓18来调节螺栓18下端相对盖体2底面的伸出量,对盖体2与托板8之间的空腔9的体积进行调整,实现对触点开关(12)的触发灵敏度的调节。为了避免螺栓18凸出,本实用新型可将所述螺孔17制作成沉头孔,沉头孔顶端安装保护盖(28)。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定期对报警装置进行自检,避免报警装置失灵导致井盖破损时无法及时处置,可在井圈(1)内壁上开设盲孔(19),盲孔(19)内安装电动推杆(20),电动推杆(20)通过电路与控制器(15)连接,控制器(15)能够控制电动推杆(20)的伸缩,电动推杆(20)的活动杆端部安装挡板(21),挡板(21)能够在电动推杆(20)的驱动下在盲孔(19)内移动,电动推杆(20)伸展状态时,挡板(21)位于盲孔(19)的开口处与液囊(10)接触,电动推杆(20)收缩状态时,挡板(21)能够收回盲孔(19)内部。电动推杆20平常处于伸展状态,需自检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信号线路远程遥控电动推杆(20)收缩,使挡板(21)收回至盲孔19内部,此时盲孔19开口处的液囊10会向盲孔19内部突出,通孔11内的活动板23压力减小,活动板23在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离开触点开关(12),此时如控制器(15)正常发出警报,则判断该井盖的报警装置工作正常。自检过后,遥控电动推杆20恢复伸展状态,挡板(21)将鼓入盲孔19的液囊10推回盲孔19的开口处,通孔11内的活动板23压力增大,活动板23克服弹簧24的弹力向触点开关(12)一侧移动,按下触点开关(12)的触点。如自检时控制器15未正常发出警报,则判断该井盖的报警装置状态异常,需立即对井盖及其报警装置进行检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