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1276发布日期:2018-09-04 20:54阅读:37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是分布于我国陕西,山西,甘肃,新疆,青海,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土壤,当湿陷性黄土作为地基,浸水后会产生沉陷,对工程建设产生极大的危害。如果建筑物、构筑物、公路、铁路、桥梁等等工程建设位于湿陷性黄土上时,必须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治理,消除其湿陷特性,达到工程建设安全的要求。

目前用挤密桩方式消除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灰土或素土挤密桩,采用振动或锤击沉桩机,把直径为钢管打入土中,拔出钢管后形成孔洞,然后用运料车向孔洞中分次回填灰土或素土,每次回填厚度为250-400mm,采用电动卷扬机或提升式夯实机,吊起150kg左右的夯锤分次夯实孔洞内的灰土或素土,夯实时一般落锤高度不小于5m,为自由落体运动,每层夯实不少于10锤,夯击密实后方可进行下次填料。如此反复至孔洞回填夯实完毕;

(2)ddc灰土或素土挤密桩,采用螺旋钻机或机械洛阳铲成孔,成孔直径成孔后先清理地面孔洞周围挖出的地基土,采用提升式夯实机,起吊重约1.5~2.0吨重锤,先把孔底夯击2~4遍,然后用运料车向孔洞中分次回填灰土或素土,每次回填灰土或素土0.5m3左右,起吊重锤夯实回填的灰土或素土,起吊高度5~10米,为自由落体运动,夯击次数不小于6次,夯扩密实后方可进行下次填料。如此反复至孔洞回填夯实完毕;

(3)sddc灰土或素土挤密桩,采用重锤冲击成孔,重锤为长柱型或锥形,重量15~20吨,采用卷扬机提升,提升高度10~15米。先起吊重锤,在地面冲击形成深孔,然后用运料车向孔洞中分次回填灰土或素土,每次回填灰土或素土1.0~3.0m3左右,起吊重锤夯实回填的灰土或素土,重锤为自由落体运动,夯击次数不小于6次,夯扩密实后方可进行下次填料。如此反复至孔洞回填夯实完毕;

以上三种方法中,施工所用机械较多,例如要用到沉桩机、运料填料车、重锤提升机等;重锤在孔洞中向下夯击时,是自由落体运动,重锤与孔洞壁会因为摩擦而损失了夯击能量;工序较复杂,单位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填料受季节及环保限令影响。填料所采用的灰土或素土,需用石灰及素土来拌和,石灰及素土的现场运输、拌和,会产生扬尘污染,现场生产的污染会导致环保部门严令禁止施工;ddc灰土挤密桩采用螺旋钻成孔,会钻出地基土,钻出来的地基土会产生清运问题,会产生扬尘污染及市政路面泥泞污染,地基土清运产生的污染会导致环保部门严令禁止施工;填料计量误差大,填料回填采用运料车回填,每车之间的计量误差较大,受人为因素干扰多,甚至出现钻出土量大于回填土量的情况,地基土的湿陷性消除效果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能够减少扬尘污染,缩短单位工程的施工时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确定湿陷性黄土土层上土壤孔洞的位置和土壤孔洞的数量;

预拌和浆液;

步骤2,将土壤成孔设备置于步骤1得到的任一土壤孔洞的位置上方,然后将土壤成孔设备压入湿陷性黄土土层中,当土壤成孔设备达到设计的深度时,停止压入,土壤成孔设备在湿陷性黄土土层中形成土壤孔洞;

步骤3,通过压力注浆管将步骤1得到的浆液注入土壤孔洞中,同时缓慢向上拔土壤成孔设备,直至土壤成孔设备完全拔出湿陷性黄土土层,浆液注满土壤孔洞即可;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至所有的土壤孔洞均注满浆液。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在湿陷性黄土土层的含水量不小于12%,若湿陷性黄土土层的含水量小于12%,先将湿陷性黄土土层进行润湿再进行后续操作。

浆液为强度等级为m2.5~m10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m10的石灰砂浆、强度等级为m1.0~m10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为c10~c20的细石混凝土中任一种。

步骤1中根据湿陷性黄土土层的形状、面积和深度来确定湿陷性黄土土层中土壤孔洞的位置和土壤孔洞的数量。

土壤孔洞均匀分布,且每相邻的四个土壤孔洞呈正方形分布;或者土壤空洞呈多行均匀分布,每相邻三个土壤孔洞呈为等边三角形分布,且相邻两行的土壤空洞交错分布。

相邻的土壤孔洞之间的距离为土壤孔洞直径的2.0-4.0倍。

步骤2中,使用液压压桩机或锤击打桩机把土壤成孔设备压入湿陷性黄土土层。

步骤3中注浆时,压力注浆管的压强为5.0mpa-18.0mpa。

步骤3中向上拔土壤成孔设备时,土壤成孔设备的速度为1.2m/min-1.5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不挖出地基土,不清运地基土,无石灰及素土土类填料的现场拌和,能够减少扬尘污染。

(2)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注入的浆液全部为预拌和,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程度高,材料消耗量少,施工质量稳定。

(3)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施工机械少,成孔及孔内注浆一次完成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

(4)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可以在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中土壤成孔设备的运动轨迹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中土壤孔洞的第一种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中土壤孔洞的第二种分布示意图;

图中,1.土壤成孔设备,2.压力注浆管,3.土壤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多次通过锤击或者静压方式把土壤成孔设备1压入在湿陷性黄土土层中,在挤密湿陷性黄土土层的同时形成多个土壤孔洞3,并向每个土壤孔洞3中均注入预拌和的浆液,其中预拌和的浆液可采用以下材料任一种:强度等级为m2.5~m10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m10的石灰砂浆、强度等级为m1.0~m10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和强度等级为c10~c20的细石混凝土;

具体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测定湿陷性黄土土层的含水量,若湿陷性黄土土层的含水量小于12%时,在施工前4-6天在湿陷性黄土土层打多个深水孔,将水均匀地注入湿陷性黄土土层进行增湿;若湿陷性黄土土层的含水量不小于12%时,根据湿陷性黄土土层的性状、面积和深度确定湿陷性黄土上土壤孔洞3的位置和土壤孔洞3的数量;如图2所示,土壤孔洞3在湿陷性黄土土层上均匀分布,每相邻的四个土壤孔洞呈正方形分布,且相邻的土壤孔洞3之间的距离为土壤孔洞3直径的2.0-4.0倍;或者如图3所示土壤孔洞3在湿陷性黄土土层上呈多行均匀分布,相邻两行的土壤孔洞3交错分布,每相邻土壤孔洞3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且相邻的土壤孔洞3之间的距离为土壤孔洞3直径的2.0-4.0倍。

预拌和浆液;

浆液为强度等级为m2.5~m10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1.0~m10的石灰砂浆、强度等级为m1.0~m10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为c10~c20的细石混凝土中任一种。

水泥砂浆中水泥和中砂的质量比为0.216~0.39:1.015,水泥和水的质量比为0.216~0.39:0.29;石灰砂浆中石灰和中砂的质量比为0.216~0.240:1.200,石灰和水的质量比为0.216~0.240:0.6;混合砂浆中水泥和石灰的质量比为=0.158~0.261:0.075~0.030,水泥和中砂的质量比为.158~0.261:1.015,水泥和水的质量比为0.158~0.261:0.4;细石混凝土中碎石和水泥的质量比为1025~1031:184~224、碎石和中砂的质量比为1025~1031:874~810;碎石和水的质量比为1025~1031:178;

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和细石混凝土采用砂浆搅拌机进行拌和,在预拌和时,添加微沫剂、防水粉来改善浆液的和易性与粘稠度。

步骤2,

将土壤成孔设备1置于步骤1得到任一土壤孔洞3的位置上方,然后使用液压压桩机或锤击打桩机把土壤成孔设备1压入湿陷性黄土土层,当土壤成孔设备1达到设计的深度,停止压入,土壤成孔设备1在湿陷性黄土土层中形成土壤孔洞3;土壤成孔设备1的中心点与设定位置中心点的的偏差不应大于5%。

步骤3,通过压力注浆管2将步骤1得到的浆液注入土壤孔洞3中,同时缓慢向上拔出土壤成孔设备1,注浆时,压力注浆管2的压强为5.0mpa-18.0mpa,土壤成孔设备1向上拔的速度为为1.2-1.5m/min,浆液泵送量应同拔管速度相配合,以保证土壤孔洞3内所注浆液的密实度;直至土壤成孔设备1完全拔出湿陷性黄土土层,浆液注满土壤孔洞3即可;

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至所有的土壤孔洞1均注满浆液,当发现已施工注浆的土壤孔洞3的浆液面下降大于200mm时,使用人工二次灌浆液补平至孔口。

整片处理湿陷性黄土土层时,从湿陷性黄土土层的中间位置向外依次进行处理;处理局部湿陷性黄土土层,从湿陷性黄土土层的边缘位置向中间位置进行处理。

本发明一种能够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不挖出地基土,不清运地基土,无石灰及素土土类填料的现场拌和,能够减少扬尘污染;注入的浆液全部为预拌和,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程度高,材料消耗量少,施工质量稳定;施工机械少,成孔及孔内注浆一次完成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时间;在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