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港港池、航道逆序开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9311发布日期:2018-09-14 21:24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疏浚与吹填、围海造陆技术领域,涉及海港港池、航道,尤其是一种海港港池、航道逆序开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砂土为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5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按颗粒级配分为分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等。工程实践中,粉细砂因其施工速度快、挤淤情况较轻、吹填后表层地基承载力较高等优点,作为真空预压工作垫层、大型充灌袋堤心等在软基处理、吹填围埝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中粗砂因其透水性好,真空度传递效率高等优点,作为真空预压水平排水通道被广泛应用。

砂土为近海砂矿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储量巨大,是仅次于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位居第二的海洋矿产资源,但由于采矿权审批程序的严格,真正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为数寥寥,多数都在小规模开采,并且无序的乱采、偷采的占多数。不仅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国家税收巨额流失,而且因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海砂开发与其他海域使用功能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尖锐。自上世纪80年代初伊始,伴随海砂广泛的建筑用途逐步被知晓、发掘,海砂被盗采、滥采的厄运便如影随形,时至今日,仍有日益猖獗之势。因此海事部门对采砂和海上吹砂施工管制愈发严格,目前沿海工程中砂土的来源与供应已成为制约工程的首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砂土资源贫瘠的地区如何找到合适的砂源,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航道会向超宽、超深方向发展。以30万吨散货船及30万吨油船为例,其需要的港池、航道、回旋水域设计水深约为25m,按乘潮延时3小时、保证率90%计,乘潮水位为2.89m,得到航道设计底高程约为-22.5m。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天津港部分区域-17m标高下存在砂层,地质资料揭示该层呈褐灰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分布连续。以往工程中,由于航道开挖机械和施工工艺的限制,砂层在扰动下混合着淤泥、淤泥质粘土等被一起挖走,港池、航道的开挖土只能选择外抛或吹填造陆的方式处理,宝贵的沙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创新施工工艺,利用新型设备,提出一种海港港池、航道逆序开挖的方法,既能解决砂源的问题,亦能减少港池、航道开挖方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港港池、航道逆序开挖的方法,步骤如下:(1)抽砂(2)充灌袋施工(3)疏浚(4)吹填。

而且,所述的步骤(1)抽砂是以钻探式抽砂船为核心,利用dgps精确定位在施工区钻探起点,在完成与吹砂管线的接卡展布工作后,根据dgps定位系统显示设定的位置定深下放钻杆至砂层中,利用高压水泵产生压力水,通过高压水枪冲击砂土,经过水的湿化崩解流动作用,将沉积的砂土形成砂浆,然后将砂浆通过砂泵及管道输送至作业区。

而且,将钻杆下伸至设计疏浚底面以上大于1m处,通过高压水枪冲击砂土形成浓度低于60%的砂浆,高压水枪流量为900m3/h;通过抽砂泵和吸砂管将砂浆抽至船内洗砂仓,抽砂泵流量为900m3/h。

而且,所述的步骤(2)充灌袋施工是在步骤(1)抽取的砂浆中加入泥水分离剂,再利用砂泵将混合后的泥水通过管道送入充灌袋;送入充灌袋的泥水在泥水分离剂的作用下,泥水迅速分离,泥沙固结,水通过充灌袋袋布排出充灌袋,最终形成充灌袋袋体。

而且,所述的泥水分离剂为fecl3等无机絮凝剂,加入量为0.05g/l,具体根据砂浆的浓度确定。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17m至-22.5m之间的砂土单独提取出来用在软基处理、吹填围埝工程中,不但能够变废为宝,解决了砂源的问题,还能减少港池、航道开挖方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2、本发明将传统吹填造陆工艺中的“围埝~疏浚~吹填”调整为“疏浚~围埝~吹填”,将港池、航道开挖工程范围内的砂层提取出来建造围埝,再将其余土体疏浚后进行吹填,既能解决砂源的问题,亦能减少港池、航道开挖方量。

3、本发明在抽取的砂浆中加入泥水分离剂,使泥水快速分离,快速固结,使抽取的砂浆能够真正的应用,既保证冲灌袋施工质量又节省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钻探式抽砂船示意图;

图2是抽砂工艺断面图;

图2中:a~b~c~d为设计疏浚断面;a’~b’为砂层顶面;a~d为原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施工前准备

(2)钻探式抽砂船定位、抛锚

(3)吹砂管线敷设

(4)抽砂

(5)充灌袋施工

(6)施工测量

(7)疏浚

(8)吹填

步骤(1)中,主要为施工人员、船机设备进场,建成临时设施。

船机设备采用钻探式抽砂船,船长40米,宽9.6米,高2.2米,舱内龙骨每隔60公分一道,中间有4个隔舱,中间为洗砂仓。钻探式抽砂船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水泵产生压力水,通过高压水枪冲击粉细砂,经过水的湿化崩解流动作用,将沉积的粉细砂形成砂浆。然后将砂浆通过砂泵及管道输送至作业区。

钻探式抽砂船的组成:(1)抽砂构件:包括抽砂泵,抽砂泵动力(柴油机或电机),高压水泵,高压水泵动力,配套的支架,水龙头,油箱室。(2)船体固定和移动为主的辅助装置:以卷扬机配合船锚实现船体的固定,船体移动可以是移动卷扬机,有的时候也使用螺旋桨移动。(3)管线系统:包括吸砂管、输砂管、管线漂浮装置(浮板或浮筒)等。(4)其他的辅助组件:包括供工人休息的休息室或者是放置抽砂设备的舱室。

步骤(2)中,采用dgps即差分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定位精度优于1m。其工作流程是陆地基准台与船台的接收机共同观测同一组卫星(不少于4颗),由基准台求出观测值改正数,通过数传电台传输到船台,并对船台观测值进行实时修正,进而求得船台所在船位的坐标,利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自动绘图功能的hypack软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出设计挖泥区段轮廓线,设计挖槽边线,绞刀挖泥运行轨迹,实时导航数据,同时它与水位遥报仪、绞刀深度深度指示仪相连接,可实时显示挖深、瞬时水位、挖槽横断面图或水下三维立体图等。

根据风流情况,确定抛锚顺序,一般先抛设上风、上流锚。抛锚时,要掌握好抛锚的位置,约在边锚缆与当时船身的前夹角45°的位置,但不要小于45°,到位后即行抛锚,抛锚后收紧横移缆。

步骤(3)中,吹砂管线按下列原则布置:(1)平面布局合理易于实施和经济安全。(2)平面布置应根据船舶的总扬程、吹填区至取砂区的地形、地貌、排距、吹填标高、水位和潮汐变化等条件综合考虑。(3)管线应选择交通方便的道路、堤岸一侧布置。管线走向应平直。(4)吹填区内管线的布置应考虑吹填土粒径大小、泥泵功率、吹填高度及平整等因素。除布设干管外还应布设支管。围堤距管口的距离为10~30m,以防止冲刷围堤。(5)钻探式抽砂船的水上吹砂管线应有自然弯曲的足够长度。可能情况下,应减少水上管线的长度为避免水上管线影响通航,可敷设水下管线,水下管线应选在河床平整、冲淤不大的缓流区。水陆管线相接处,应设架头或平台采用柔性接头。

水下管线组装:水下管线主要采用2+①形式,即2节钢管与1节胶皮套相连接,水下管与水上管连接处采用1节钢管+1节自浮管形式,水下管与陆地管连接处视情况应为2+①形式或视情况增加软管数。

陆地管线组装和布设:陆地管线采用硬性连接,即钢管直接连接的形式。管线接卡用装载机进行协助和运送管子,用风动扳手或人工将螺丝拧紧。本工程中。

岸管的主要组成及布设:(1)水陆接头:根据管线上岸处的地形、地势,采用合适角度的弯头和橡胶软管组合跨越上岸。(2)过路管:过路管线需通过道路,采取挖沟下埋的方式,上面覆盖土层,保持道路的畅通,过路管过路后再用适当角度的弯头向上偏转。(3)主干管架设:主干管架设在围堤靠泥塘内的一侧,沿道路边架设,每隔100m加装三通,三通两端接闸阀与其他陆地管连接,另外一口连接短节,伸向塘内形成支管。(4)支管架设:支管将边吹填边架设,随着管口陆域的逐渐形成,管线逐渐向前延伸。

步骤(4)中,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砂层顶面,根据设计疏浚断面、砂层顶面、挖槽宽度及航道长度确定取砂工程量。

取砂时,将钻杆下伸至设计疏浚底面以上不小于1m处,通过高压水枪冲击砂土形成浓度不能超过60%的砂浆,高压水枪流量为900m3/h;通过抽砂泵和吸砂管将砂浆抽至船内洗砂仓,抽砂泵流量为900m3/h。

步骤(5)中,吹砂流量为900m3/h,配备有两台吹砂泵,单泵作业排距达到2.5km,双泵串联作业排距可达到4.5km。其总扬程为82m。

大型充填袋施工:在抽取的砂浆中加入泥水分离剂,再利用砂泵将混合后的泥水通过管道送入充灌袋;送入充灌袋的泥水在泥水分离剂的作用下,泥水迅速分离,泥沙固结,水通过充灌袋袋布排出充灌袋,最终形成充灌袋袋体。

具体要求如下:充填袋定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结构边线进行定位,并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定位;袋子横向应为整体,充填袋体应分层错缝堆叠,要求排列有序、无空隙,纵向层间错缝不得小于3.0m。袋子充填厚度控制在0.4~0.65m之间;下层充填袋在固结度达到70%后,方可以进行上一层充填袋固结度检测方法:用钎探仪10kg锤击三下,钎入度不超过20cm,要求每层每1000m取三点;上、下层充填袋可以采用辅助连接,用以固定各层充灌袋,不允许用钢丝穿透袋布进行连接;袋子加工时应留出充填管口,管口尺寸根据充填机具确定,充填完成后,必须将袋口扎紧;施工过程中,袋子不得有破损,如发现破损,必须及时用等强度的袋布缝补牢固,以防袋内充填物流失,造成堤坝塌陷;为便于袋子加工,袋布应选择较宽布幅,拼接缝制采用锦纶线,拼接处折叠三层,宽度不小于10cm,缝三道线(先缝一道,折叠后再缝两道)。也可以采用粘结剂粘结,粘结部分宽度为10cm,粘结部位的各项指标应大于袋布强度的90%;充填袋加工后的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充填后的袋子边线与设计边线的水平误差不大于±50cm;高程不低于设计标高,每个袋子拼接缝不宜过多,且相邻拼接缝的间距应大于2.0m;断面成型后的外露部分应尽量减少拼接缝。断面总面积不得小于设计断面面积;充填后的袋子边线应将砂垫层全部压护。

步骤(6)中,对抽砂后的泥面进行测量。测量定位采用dgps定位及自动测深装置对开挖尺寸进行控制,并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7)中,根据疏挖土类、水力输送、水文气象条件、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工程船舶,在满足施工工期的基础上,施工船舶数量尽量减少,方便布设管线,船舶之间管线尽量不交叉。

步骤(8)中,泥泵工况的选定要在泥泵及其主机的可用性能范围内,排泥管路能够输送,且磨损较小,并使土方生产率较佳。泥泵工作的流量范围,最小不致使排泥管路中的流速太小,而产生泥沙沉积,出现堵塞现象;最大不致使泥泵产生气蚀、或主机超功率、或超转矩。在泥泵工作流量范围内,选定的施工流量,要使挖泥船能发挥挖吹能力,达到较佳生产率,同时要考虑减小泥泵、管路的磨损和节约能耗等。

本专利所述指标取值并非限制性说明,仅作为建议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适当调整。但凡依据本发明内容及申请范围做等同的修饰或变化的,皆应属于本专利涵盖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