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容式泄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1032发布日期:2018-08-04 13:2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泄水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容式泄水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全拉杆被引导从缸体隔板的开口进行冲水。因此该隔板将容纳浮子的浮子腔与蓄水箱分开,该蓄水箱形成于缸体内且位于缸体内浮子腔的上方。当水位下降到低于蓄水箱后,形成于全拉杆外表面和隔板的开口之间的环形间隙使得蓄水箱内冲水可常规排出。同时,该环形间隙有条件的封闭了全拉杆和隔板开口之间的空间,也阻止了浮子腔内浮子的过早下降。只有当冲水通过环形间隙完全从蓄水箱排出后,空气进入浮子腔使得阀门立即关闭。该原因是冲水通过环形间隙从蓄水箱流进浮子腔,阻止了空气进入浮子腔,即使缸体外的水位降到低于隔板平面,浮子腔内的负压仍因为后续减少的冲水量而被保持。只有冲水通过环形间隙完全从蓄水箱排入浮子腔后,负压才被释放从而立即关闭阀门。

但是,在冲水完成的瞬间,浮子下降,底阀将阀座的开口关闭,同时还有一股吸力将底阀快速的往阀座吸,使阀座收到很大的冲击,可能造成阀座的损坏,使其密封性能下降,水箱内的水不断的往外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双容式泄水阀,包括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承载与所述阀座上,所述阀体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包括一具有通孔的隔板,所述隔板将蓄水箱与浮子腔分隔开,所述通孔内导向移动的设置全拉杆,所述全拉杆的下端设置有浮子,所述浮子下端设置有底阀,所述底阀将所述阀座的开口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全拉杆上套装有半拉杆,所述半拉杆能够沿所述全拉杆上下滑动,并且在所述缸体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半流孔,控制所述半拉杆以控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半流孔;

所述底阀包括底阀座、挡流板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装在所述底阀座上,所述挡流板呈环形均匀的设置在所述底阀座上,相邻所述挡流板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板之间的间隙呈“v”型。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板上具有凹口,并且所述凹口的深度小于相邻所述挡流板之间间隙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板为弧形结构,并且所述导流板构成的环形从上至下逐渐向内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全拉杆内具有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半拉杆包括挺杆、空心圆柱座、旋转体,所述挺杆与所述空心圆柱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圆柱座与所述全拉杆套接,所述旋转体嵌于所述空心圆柱座内,在所述旋转体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销,沿设置在所述空心圆柱座上的导向槽旋转移动,所述旋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半拉杆拉起时固定于所述全拉杆的凸块,并且在所述全拉杆的对应位置处设置用于搁置所述凸块的搁置块。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体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旋转体的底部为圆锥体;

进一步地,所述缸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可关闭的旁流孔,通过关闭结构将所述旁流孔全部关闭或者仅留一个所述旁流孔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关闭结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上开设有通孔,并且能够沿所述缸体的侧壁上下移动。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两根拉杆,通过判断不同的用水量,拉动不同的拉杆,以实现节约水源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通过关闭结构与旁流孔的配合,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全拉杆的冲水量,以适应各种水量需求。

(3)通过旋转体中空设计,并且在中空结构内装配配重块,与全拉杆所产生的浮力产生一个反作用的重量,使全拉杆更快归位。

(4)底阀处设置挡流板,降低水流速度,从而减小了对底阀的吸力,减慢了底阀下落速度,进而降低了底阀对阀座的冲击力,同时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容式泄水阀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容式泄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容式泄水阀的剖视图;

图4为半拉杆与全拉杆安装结构图;

图5为底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底阀的剖视图;

图7为半拉杆的正视图;

图8为半拉杆的后视图;

图9为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底阀冲水的运行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阀座,2、阀体,21、缸体,22、蓄水箱,23、浮子腔,24、全拉杆,25、浮子,26、底阀,27、半拉杆,211、半流孔,212、隔板,213、旁流孔,214、关闭结构,261、底阀座,262、挡流板,263、凹口,264、密封圈,271、挺杆,272、空心圆柱座,273、旋转体,274、导向销,275、导向槽,276、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种双容式泄水阀,如图1-4以及图10所示,包括阀座1和阀体2,阀座1与水箱(未示出)底部开口密封连接,阀体2承载与阀座1上,通过阀体2对阀座1进行打开和关闭,当打开时,水箱内的水从开口流出,当关闭时,水箱进行蓄水。其中,阀体2包括缸体21,缸体21内包括一具有通孔的隔板212,隔板212将蓄水箱22与浮子腔23分隔开,通孔内导向移动的设置全拉杆24,全拉杆24的下端设置有浮子25,浮子25下端设置有底阀26,底阀26将阀座1的开口打开或者关闭,全拉杆24上套装有半拉杆27,半拉杆27能够沿全拉杆上下滑动,并且在缸体2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半流孔211,控制半拉杆27以控制打开或者关闭半流孔211;当拉动全拉杆24使,半拉杆27静止不动,当水箱内的水从阀座1的开口流出,浮子腔23内通入空气,负压消除,全拉杆24落下,底阀6将阀座1关闭;当拉动半拉杆27时,半拉杆27带动全拉杆24同时向上提,同时,半流孔211打开,当水箱内的水位下降到半流孔211处,空气通入浮子腔23内,负压消失,全拉杆24落下,同时带动半拉杆27落下,将半流孔211关闭。

如图5-6所示,底阀26包括底阀座261、挡流板262和密封圈264,密封圈264套装在底阀座261上,用于防止底阀26关闭时水箱内的水从底阀26与阀座1之间的缝隙流出,挡流板262呈环形均匀的设置在底阀座261上,相邻挡流板262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该间隙呈“v”型。在底阀26关闭阀座1的过程中,水箱内的水被挡流板262限流,降低了水流流出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水流所产生的噪音以及减小了对底阀26的吸力,减慢了底阀26下落速度,进而降低了底阀26对阀座1的冲击力。优选的,挡流板262上开设有凹口263,并且凹口263的深度小于相邻挡流板262之间间隙的深度,通过间隙与凹口263对水流进行梳理,并且通过上下高度进行梳理,使水流流入阀座1的开口更加顺畅,抵消水流之间的冲击力,减少冲水时的噪音。优选的,挡流板262为弧形结构,并且导流板262构成的环形从上至下之间向内收缩,该结构能够降低水流对挡流板262的冲击,降低水流对挡流板262的直接拍打,进而降低噪音。

底阀的材质为聚苯乙烯(ps),强度高,并且能够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11所示,冲水的整体过程如下阐述:阀座1与底阀26的相对位置如图11(a)所示,底阀26离开关闭位置,此时,到达图11(b)所示位置,水流从阀座1的开口流出,挡流板262对水流无影响,当冲水完成,底阀26下降,到达图11(c)所示位置,底阀26旁的水被挡流板262阻挡,水流速度降低,同时受到挡流板262之间的间隙和挡流板262上的凹口263对水流进行梳理,使水有序的从阀座1的开口流出,由于水流速度的降低,减缓了阀座的下降速度,使其缓慢的到达关闭位置,回复到初始状态(a’),对水箱进行蓄水,准备下一次冲水。

全拉杆24内设置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做为溢水孔,当水位过高时,会流入通孔,从底阀26中间直接从阀座1的开口流出,防止水位继续上涨,溢出水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图7-9所示,半拉杆27包括挺杆271、空心圆柱座272、旋转体273,挺杆271与空心圆柱座272固定连接,空心圆柱座272与全拉杆24套接,即空心圆柱座272能够沿全拉杆24的轴向方向移动,旋转体273嵌于空心圆柱座272内,在旋转体273的侧壁上设置导向销274,并且在空心圆柱座272对应位置开设导向槽275,在提拉半拉杆27时,该导向槽275为了使旋转体273相对于空心圆柱座272逆时针转动,在冲水结束,全拉杆24带动半拉杆27下落时,使旋转体273顺时针转动。旋转体27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使半拉杆27拉起时固定于全拉杆的凸块276,在全拉杆24的对应位置处设置用于搁置凸块276的搁置块,当半拉杆27提起时,旋转体273逆时针旋转,旋转结束后,恰好搁置在全拉杆24的搁置块上,使半拉杆27放掉提拉后,不会下落,将半流孔211堵住,造成只能当水箱内的水流尽后全拉杆24才会落下,使半拉杆27的功能失效;当水箱内的水流至半流孔211处时,空气从半流孔211进入浮子腔23内,使负压消失,全拉杆24下落,同时,半拉杆27由于失去全拉杆24的支撑,也同时下落。优选的,旋转体273为中空结构,可以通过在旋转体273中空结构中放入铁等重物,以增加半拉杆27的重量,与全拉杆24所产生的浮力产生一个反作用的重量,促使全拉杆更快的归位;在中孔结构内放置重物量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当归位速度慢时,增加重量,反之,减少重量;另外,水箱内的水将中空结构剩余部分,以达到再次加重的效果。优选的,旋转体273的底部为圆锥体,该结构能够更好的将半流孔211堵住。

如图2和10所示,缸体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可关闭的旁流孔213,通过关闭结构214将旁流孔213全部关闭或者仅留一个旁流孔213打开。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侧边对旁流孔213的调节,实现4.5/6/7.5/9l不同全冲洗流量的而调整。

这些旁流孔213可以单独关闭,也可以相互依赖的被关闭,该关闭结构可以为能够沿缸体21侧壁上下滑动的滑板,滑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可以一个或者多个,通过上下滑动滑板,使仅有通孔与其中一个通旁流孔213相对应,或者通孔与旁流孔213均不对应。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全冲洗时,拉动全拉杆24,底阀26被拉离关闭位置,半拉杆27保持不动,水箱内的水从阀座1的开口流出,当水箱内的水低于旁流孔213或者流尽时(当旁流孔213中的一个打开使,水箱内的水低于旁流孔213时,全拉杆24会落下,底阀26将阀座1关闭;当旁流孔213全部关闭时,水箱内的水流尽后,底阀26将阀座1关闭)。

在半冲洗时,拉动半拉杆27,同时带动全拉杆24向上拉,在此过程中,旋转体273沿导向槽275相对于空心圆柱座272作逆时针转动,当旋转结束后,凸块276恰好搁置的全拉杆24上,使半拉杆27失去拉力时不会自动下落,水箱内的水从阀座1的开口处流出,当水位低于半流孔211时,浮子腔23内的负压小时,全拉杆24落下,使底阀26将阀座1关闭。

在底阀26关闭阀座1的瞬间,水箱内的水受到挡流板262的阻挡,水流速度降低,从而减小了对底阀26的吸力,减慢了底阀26下落速度,进而降低了底阀26对阀座1的冲击力,同时降低了噪音。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两根拉杆,通过判断不同的用水量,拉动不同的拉杆,以实现节约水源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通过关闭结构与旁流孔的配合,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全拉杆的冲水量,以适应各种水量需求。

(3)通过旋转体中空设计,并且在中空结构内装配配重块,与全拉杆所产生的浮力产生一个反作用的重量,使全拉杆更快归位。

(4)底阀处设置挡流板,降低水流速度,从而减小了对底阀的吸力,减慢了底阀下落速度,进而降低了底阀对阀座的冲击力,同时降低了噪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