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超厚入岩地下室连续墙多槽段接头处理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4719发布日期:2018-12-25 20:2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深超厚入岩地下连续墙多槽段接头处理方法,属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地下连续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基坑支护中。传统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处理方法一般是引孔外放600mm,待槽段内混凝土浇筑完毕用冲击锤处理槽段接头处沙袋和水泥浮浆。本工程由于邻近地铁,钢筋笼尺寸庞大,长63.52m,宽6.00m,厚1.38m等特点,严禁在地铁保护区内使用噪声大、效率慢的冲击锤。冲击锤将接头处沙袋和水泥浮浆处理完毕,沙袋的编织袋碎屑还在接头处槽段内无法清除,相邻槽段铣槽时编织袋碎屑会使铣槽机堵管。本工程地下连续墙东、西、北侧墙宽1500mm,引孔外放600mm的施工思路没有充分协调铣槽机和旋挖钻工作时间,严重影响槽段接头处理施工功效。传统处理接头施工还未有过使用bim三维实况模拟技术进行技术改进前后的对比模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深超厚入岩地下室连续墙多槽段接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超深超厚入岩地下室连续墙多槽段接头处理方法,该方法对地下连续墙首开槽、连接槽引孔外放1m,在保证垂直度允许偏差量和工字钢外侧翼缘尺寸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旋挖钻清理槽段接头处水泥浮浆和凝固沙袋,减少后续铣槽机的工作量。

槽段接头处地下混凝土出现不可控因素时,采用工字钢、三重高压旋喷桩和后注浆技术共同止水,保证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的抗渗性;

首开槽段、连接槽段浇筑混凝土初凝后,拔除接头箱,使用带刷壁器的旋挖钻清理接头,为闭合槽段钢筋笼吊装提供前提条件。

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理前,先利用bim三维实况模拟技术对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理的改进前后做法进行模拟,事前分析改进后旋挖钻处理接头的可操作性,并对改进前冲击锤处理法和改进后旋挖钻处理法进行模拟对比,针对模拟过程暴露的问题进行专项讨论,确保最大优化技术方案,保证本技术实际操作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最大程度使用旋挖钻施工作业,降低了铣槽机接头处理施工作业程度,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节约了施工成本;槽段接头处地下混凝土难免出现不可控因素,采用工字钢、三重高压旋喷桩和后注浆技术共同止水,保证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的抗渗性和地下连续墙的整体刚性;因旋挖钻无法到达工字钢翼缘与腹板形成的90º角部位,使用带刷壁器的旋挖钻清理接头,彻底清除接头处凝固沙袋和水泥浮浆,同时为闭合槽段钢筋笼吊装提供前提条件;事前分析改进后旋挖钻处理接头的可操作性,并对改进前冲击锤处理法和改进后旋挖钻处理法进行模拟对比,针对模拟过程暴露的问题进行专项讨论,确保最大优化本技术方案,保证本技术实际操作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方法涵盖了从前期引孔外放到后注浆防水施工全过程,可以推广至其他项目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深超厚入岩地下室连续墙多槽段接头处理方法,以恒大中心项目为例,本技术通过地下连续墙施工前期全面考虑,对首开槽、连接槽引孔外放1000mm,能最大化利用旋挖钻清理槽段接头处凝固沙袋和水泥浮浆,减少后续铣槽机处理槽段接头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槽段接头处地下混凝土难免出现不可控因素,采用工字钢、三重高压旋喷桩和后注浆技术共同止水,保证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的抗渗性;首开槽段、连接槽段浇筑混凝土初凝后,拔除接头箱,使用带刷壁器的旋挖钻清理接头,为闭合槽段钢筋笼吊装提供前提条件。

该项目利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具有以下特点:

1)地下连续墙处理接头采用旋挖机和铣槽机配合作业。由于本项目地下连续墙宽度为1500mm,钢筋笼净宽1380mm,引孔外放1000mm,可以选用直径为800mm的旋挖钻进行接头处理,最大程度使用旋挖钻施工作业,降低了铣槽机接头处理施工作业程度,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节约了施工成本。

2)本项目地下连续墙最深达64m,槽段接头处地下混凝土难免出现不可控因素,采用工字钢、三重高压旋喷桩和后注浆技术共同止水,保证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的抗渗性和地下连续墙的整体刚性。

3)首开槽段、连接槽段浇筑混凝土初凝后,拔除接头箱。因旋挖钻无法到达工字钢翼缘与腹板形成的90º角部位,使用带刷壁器的旋挖钻清理接头,彻底清除接头处凝固沙袋和水泥浮浆,同时为闭合槽段钢筋笼吊装提供前提条件。

4)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理前,先利用bim三维实况模拟技术对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理的改进前后做法进行模拟,事前分析改进后旋挖钻处理接头的可操作性,并对改进前冲击锤处理法和改进后旋挖钻处理法进行模拟对比,针对模拟过程暴露的问题进行专项讨论,确保最大优化本技术方案,保证本技术实际操作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5)本方法涵盖了从前期引孔外放到后注浆防水施工全过程,可以推广至其他项目实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超厚入岩地下室连续墙多槽段接头处理方法,该方法对地下连续墙首开槽、连接槽引孔外放1m,在保证垂直度允许偏差量和工字钢外侧翼缘尺寸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旋挖钻清理槽段接头处水泥浮浆和凝固沙袋,减少后续铣槽机的工作量。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问题。属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张明;梁森;陈锐;卢杨益;王志宏;钟棋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2
技术公布日:2018.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