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1478发布日期:2019-03-15 23: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部分内陆城市,年平均降雨量较少,但是降雨时段集中,雨季河道行洪压力大,为了满足雨季行洪,城市河道断面往往比较大,而旱季时河道流量极小,甚至出现断流,这时,极少的流量很难形成具有景观效果的水域,这与公园型河道,公园型城市的建设理念极不相符。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主要采取外部调水增大流量的方式,这种方式成本高,调水难度大,且对水源并不充沛的内陆城市显得格外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该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既能在雨季保证行洪安全,又能在旱季保证内陆城市公园型河道保持一定景观水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包括主河道护坡;从侧面往中心依次设置主河道护坡、主河道河底平台、生态基槽防水材料,主河道护坡和生态基槽防水材料均为坡面、主河道河底平台为平面;生态基槽防水材料上铺设有生态基槽砂垫层。

所述生态基槽砂垫层上盖有生态基槽护底。

所述生态基槽护底上覆有生态基槽种植层,且生态基槽种植层将生态基槽砂垫层也完全覆盖。

所述主河道护坡和主河道河底平台之间设置有主河道护脚。

所述主河道护脚垂直固定。

所述主河道护坡、主河道河底平台、生态基槽防水材料在垂直投影上的宽度相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既可以满足原河道的行洪功能,又能在旱季保持一定水域,形成水景观,满足公园型城市的建设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四季均可亲水的公园型城市河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河道护坡,2-主河道护脚,3-主河道河底平台,4-生态基槽防水材料,5-生态基槽砂垫层,6-生态基槽护底,7-生态基槽种植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包括主河道护坡1;从侧面往中心依次设置主河道护坡1、主河道河底平台3、生态基槽防水材料4,主河道护坡1和生态基槽防水材料4均为坡面、主河道河底平台3为平面;生态基槽防水材料4上铺设有生态基槽砂垫层5。

所述生态基槽砂垫层5上盖有生态基槽护底6。

所述生态基槽护底6上覆有生态基槽种植层7,且生态基槽种植层7将生态基槽砂垫层5也完全覆盖。

所述主河道护坡1和主河道河底平台3之间设置有主河道护脚2。

所述主河道护脚2垂直固定。

所述主河道护坡1、主河道河底平台3、生态基槽防水材料4在垂直投影上的宽度相当。

生态基槽结构从低到高依次为由生态基槽防水材料4,生态基槽砂垫层5,生态基槽护底6,生态基槽种植层7共同组成生态基槽,生态基槽两侧为主河道河底平台3,主河道护坡1与主河道河底平台3之间设置主河道护脚2。生态基槽与主河道汛期共同行洪,旱季流量较小时水流主要集中在生态基槽中,生态基槽种植层7中种植水草等形成小水域微景观,主河道河底平台3则为人们提供亲水平台。

生态基槽防水材料4的渗透系数应满足防渗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生态基槽的城市公园型河道,包括主河道护坡;从侧面往中心依次设置主河道护坡、主河道河底平台、生态基槽防水材料,主河道护坡和生态基槽防水材料均为坡面、主河道河底平台为平面;生态基槽防水材料上铺设有生态基槽砂垫层。本发明既可以满足原河道的行洪功能,又能在旱季保持一定水域,形成水景观,满足公园型城市的建设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四季均可亲水的公园型城市河道。

技术研发人员:祁伟强;张高;刘曜;俞灵光;曹畑;王海燕;杨鹏;王志鹏;罗佩玉;张利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1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