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筑物岩石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419发布日期:2018-09-11 19:5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结构,特别是一种构筑物岩石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号召,许多火力发电厂都要进行基于环保排放要求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由于是改造项目,就要对原有烟道钢架、脱硫钢架、电除尘钢架等构筑物进行核算加固,由于厂区地下管线较多、相邻建筑物也较多,施工工作面又有限,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对改造中增加较多荷载构筑物,经过核算,基础截面会由于弯矩增大,截面相应需要增加很多,若按照传统增加截面施工,会对周围相邻建构筑物、基础施工工期及难度、建设成本、施工质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简便的基础加固结构去解决由于新增弯矩较大造成的现场施工工作面无法施工这个问题,从而保证在原有建构筑物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建设绿色环保型电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筑物岩石基础加固结构,通过利用岩石锚杆和少量新增基础,来达到依靠岩石锚杆及新增基础共同抵抗基础承受的新增较大弯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构筑物岩石基础加固结构,其包括包裹在原基础外的新增基础和岩石锚杆,所述岩石锚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新增基础内,所述岩石锚杆的第二端插入在原基础下方的定位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处包括岩石,所述岩石内设有岩孔,所述岩石锚杆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岩孔内,所述岩孔与所述岩石锚杆之间填充有植筋胶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基础的内部设有原基础钢筋,所述原基础钢筋与所述新增基础内的新增基础受力钢筋连接,所述原基础钢筋和所述新增基础受力钢筋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基础的侧壁表面上有多条凹痕,所述新增基础上布置有与凹痕匹配的凸痕,所述原基础钢筋的一端穿出所述原基础的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增基础受力钢筋与所述原基础钢筋双面搭接焊,所述新增基础受力钢筋固定在所述新增基础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原基础内的植筋孔,所述植筋孔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在垂直方向上等距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新增基础锚固钢筋,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原基础的植筋孔内,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与所述植筋孔之间填充有植筋胶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新增基础内,且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新增基础的外侧面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增基础的下端面与所述定位处呈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岩石锚杆抓紧定位处,并通过少量的新增基础稳定连接原基础与定位处,来达到依靠岩石锚杆及新增基础共同抵抗基础承受的弯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构筑物改造中,由于新增弯矩较大造成的新增基础截面增大较多,从而导致现场施工困难的问题,且给改造项目中基础改造施工带来更好的实用性和快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图2,一种构筑物岩石基础加固结构,其包括包裹在原基础5外的新增基础4和岩石锚杆1,所述岩石锚杆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新增基础4内,所述岩石锚杆1的第二端插入在原基础下方的定位处。所述定位处包括岩石,所述岩石内设有岩孔,所述岩石锚杆1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岩孔内,所述岩孔与所述岩石锚杆1之间填充有植筋胶层。根据核算确定所述岩石锚杆1的数量及位置,在所述岩石处钻孔,并在所述岩孔内灌有植筋胶,将所述岩石锚杆1植入灌有植筋胶的岩孔内。待植筋完成后,支模浇筑混凝土,所述新增基础4与所述原基础5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所述岩石锚杆1与所述原基础5共同作用,抵抗弯矩。在热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很大程度地克服了由于空间和成本等的有限性而带来的困难。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岩石锚杆1和增加所述新增基础4,使所述岩石锚杆1与所述原基础5共同抵抗弯矩,不需增加截面施工,有效地保证了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能在原有建构筑物中完成。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原基础5的内部设有原基础钢筋6,所述原基础钢筋6与所述新增基础4内的新增基础受力钢筋3连接,所述原基础钢筋6和所述新增基础受力钢筋3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原基础5的侧壁表面上有多条凹痕,所述新增基础4上布置有与凹痕匹配的凸痕,所述原基础钢筋6的一端穿出所述原基础5的表面。所述新增基础受力钢筋3与所述原基础钢筋6双面搭接焊,所述新增基础受力钢筋3固定在所述新增基础4内。在支模浇筑组成所述新增基础4的混凝土前,将所述原基础5的侧壁凿毛使其变粗糙,并凿出所述原基础5中的所述原基础钢筋6,使所述原基础钢筋6的一端露出在所述原基础5的表面。将所述新增基础受力钢筋3与凿出的所述原基础钢筋6一一对应地进行双面搭接焊,使所述新增基础4与所述原基础5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原基础5内的植筋孔,所述植筋孔沿水平方向设置并在垂直方向上等距排布。还包括新增基础锚固钢筋2,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原基础5的植筋孔内,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2与所述植筋孔之间填充有植筋胶层。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2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新增基础4内,且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2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新增基础4的外侧面齐平。在所述原基础5的侧壁上等距地钻沿水平方向的所述植筋孔,并向所述植筋孔内注入植筋胶,然后植入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2,所述新增基础锚固钢筋2同时贯通所述新增基础4和所述原基础5,使所述新增基础4与所述原基础5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可靠。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新增基础4的下端面与所述定位处呈面接触。所述新增基础4的下端面与所述岩石的面接触保证了所述岩石锚杆1与所述原基础5更好地与所述岩石形成一个整体并共同作用。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