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预制组合管道井。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井通常是在挖好基坑后,使用砖块和砂浆垒起来,待水泥凝固后在管道井的顶部放置盖子,使用砖块和砂浆进行垒砌前,需要运输砖块和搅拌砂浆,垒砌过程中费时费力,垒砌完成后需要待砂浆凝固后才可加盖,施工周期较长,人工成本高,制作效率低。现在也出现了水泥预制的管道竖井,绝大多数的水泥预制的管道竖井的高度尺寸都是固定的,在进行安装时需要进行切割,安装施工难度大,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因此,需要一种安装方便,高度可调节的水泥预制组合竖井,提高安装的简便性,加快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泥预制组合管道井,解决现有管道井施工进度慢、成本高、安装难度大、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泥预制组合管道井,包括底座、主管体及顶盖,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下管体,下管体位于底板的上方,其下端与底板固定相连成一体。所述下管体内设有顶部敞口的环形腔,下管体位于主管体的上方,其下部伸入下管体的环形腔内并与其螺纹相连。所述主管体的管壁开有圆孔,圆孔位于下管体的上方。所述顶盖设在主管体的上方,其包括顶板及定位环,定位环位于顶板的底部且与其固定成一体。顶盖与主管体安装完成后,定位环位于主管体的内侧且与其间隙配合。
优选地,主管体下部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和外螺纹对应一致。下管体位于其环形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和外螺纹相适配的螺旋槽,螺旋槽包括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内侧螺旋槽和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外侧螺旋槽。
优选地,圆孔有多个,呈环形均匀设置在主管体的管壁上。每个圆孔内均设置有弧度和厚度与主管体的管壁一致的一套环形板,每套环形板由套在一起的多个环形板组成,并用钢筋与主管体固定相连,相邻两个环形板侧壁的间隙为1.5cm~2.5cm,位于最外层的环形板的外壁与圆孔的内壁的间隙也为1.5cm~2.5cm。
优选地,下管体内的环形腔是随下管体一起预制成型的。
优选地,所述下管体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上端与外部相通,其下端与环形腔的底部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施工周期短、效率高,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预制组合管道井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水泥预制组合管道井,包括底座1、主管体2及顶盖3,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及下管体12,下管体12位于底板11的上方,底板11为圆形平板,下管体12的下端与底板11的边缘部分固定相连成一体,所述底座1的底部封闭、顶部敞口。所述下管体12内设有顶部敞口的环形腔13,环形腔13的开口位于下管体12的上端面上,所述环形腔13的轴线与下管体12的轴线重合。主管体2位于底座1的上方,主管体2下部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内螺纹21和外螺纹22,内螺纹21和外螺纹22对应一致,具体地,内螺纹21的截面和外螺纹22的截面相同,两者的螺旋方向一致,另外,内螺纹2与主管体2内侧的连接位置和外螺纹22与主管体2外侧的连接位置完全对应。
下管体12位于其环形腔1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21和外螺纹22相适配的螺旋槽,螺旋槽包括与内螺纹21相匹配的内侧螺旋槽131和与外螺纹22相匹配的外侧螺旋槽132。主管体2带有内螺纹21和外螺纹22部分的下部,伸入下管体12的环形腔13内并与下管体12螺纹相连。所述底座1、主管体2及顶盖3均由硅镁加气水泥中添加纤维预制成型,底座1的底板11和下管体12一体成型,其中下管体12内的环形腔13内,随下管体121一起预制成型,所述主管体2的内螺纹21和外螺纹22随主管体2一体预制成型。
所述主管体2的管壁开有圆孔23,圆孔23位于下管体12的上方。位于主管体2的管壁上的圆孔23有四个,四个圆孔23呈环形均匀布置在主管体2的管壁上。每个圆孔23内均设置有弧度和厚度与主管体2的管壁一致的一套环形板,每套环形板均由多个从内到外套在一起的多个环形板24组成,每组环形板的各环形板24同心且处于同一弧形面内。每套环形板的各环形板24通过一组钢筋25与主管体2固定相连,每组钢筋25包括环形均匀布置成散射状的八个钢筋单体组成,每个钢筋单体均依次将多个环形板24与主管体2固定相连。任意相邻两个环形板24侧壁的间隙为1.5cm~2.5cm,位于最外层的环形板24的外壁与圆孔23的内壁的间隙也为1.5cm~2.5cm。
所述顶盖3设在主管体2的上方,其包括顶板31及定位环32,顶板31为圆形的平板结构,定位环32位于顶板31的底部且与其固定成一体,定位环32与顶板31同心。顶盖3与主管体2安装完成后,定位环32位于主管体2的内侧且与其间隙配合,定位环32可限制顶盖3相对于主管体2横向活动。所述下管体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进料通道4,进料通道4的上端与下管体2的外部相通,其下端与环形腔13的底部相通,通过进料通道4的上端可向环形腔13注入砂浆,待砂浆凝固成型后,将主管体2和底座1固定相连成一体式结构。
在进行施工时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组装,首先将底座1放置到挖好的基坑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带有合理圆孔23数的主管体2,将主管体2的下部旋入底座1的上部,由圆孔23所在位置的高度和方向,确定主管体2的下部进入底座1内的长度,可转动底座1实现对主管体2的高度的调节。其次,调节完成后,确保圆孔23与管道正对,再根据管道的直径对每个圆孔23内的环形板24清除,具体地,将八个钢筋单体切断,取下位于内层的钢筋,确保管道伸入主管体2内,进行管道的连接及仪表和阀门的安装。通过进料通道4的上端,向环形腔13注入砂浆,待砂浆凝固成型后,对基坑进行回填,并将顶盖3盖到主管体2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主管体2及顶盖3均为水泥预制成型,尤其适用硅镁加气水泥中添加纤维成型的工艺制备底座1、主管体2及顶盖3。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