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3970发布日期:2018-11-30 20:10阅读:20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增大,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提倡绿色出行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选择自行车出行方式受到鼓励。现在许多城市街道上出现了骑乘共享单车出行的人们,共享单车的出现既能弥补公交换成的不足,又能弥补小区到公交站的短距离对接不足,而且能够给现代缺乏运动的人员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共享单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使用者行为无法规范,各方面体制亟待完善:一方面,共享单车没有固定停车点,不存在专门人员对单车的保管、检查和保养,运营商无法实时监控单车质量,这点恰恰考验着使用者的素质。共享单车投放市场不久,暴力拆锁、上私锁、记住开锁密码和破坏单车二维码等“单车私有化”现象和同行恶性竞争带来的恶意拆卸、丢弃单车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道路资源有限、监管体制亟待完善、个别使用者为了自身便捷忽视公共利益导致了单车停放乱占人行道现象和单车上路违反交通规则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容、妨碍市民正常的交通出行。

目前市面上大多是无桩共享单车或者传统的有桩公共自行车铁,但是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单车淤积、管理无序、容易丢失、维护费用高、影响城市环境、阻碍城市交通。这些问题不仅破坏城市的整体面貌,也使得人们的出行的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公共自行车操作繁琐建设成本较大,需要有调度车辆根据使用情况调度单车,物联网管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

本实用新型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的主要用途是在电子围栏的基础上,使共享单车不仅可以停放在一特定的地点,便于管理,同时可以保证在停放的同时可以使得共享单车停放整齐。这样一来可以方便用户取用,其次还可以节省电子围栏里面的空间大小,可以更多的停放车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具体包括:

底座;

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智能锁;

装设于所述智能锁两侧的至少一个感应装置;以及

与所述智能锁连接为一体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智能锁相匹配的二维码。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智能锁的锁止通道内。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智能锁、感应装置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

进一步较为优选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智能锁、外壳、感应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均装设于所述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所述凹槽的尺寸为160mmX80mmX100mm。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由所述智能锁、外壳、感应装置和压力传感器组成的智能锁桩为若干组,且并排间隔布置。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在所述底座上,每1.5m内安装3个所述智能锁桩。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所述底座的截面呈具有坡面的直角梯形结构,其采用橡胶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所述外壳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所述底座底部铺设有基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上,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基座上的用于固定单车前轮和后轮的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与以往的停车桩相比,占地面积小,成本减少,装置及系统更加集成化、系统化;不需要办理专门的公交卡,和共享单车一样扫码即可使用;停放单车时,无需手工给车辆上锁,只需将共享单车前轮推入地面的锁车桩,锁车桩在读取到车辆标签后将自动上锁。在停车的同时,锁车桩平台也向共享单车系统发出停放信息,共享单车系统接收后便自动结束行程,更加自动化,使用更加方便;可以使共享单车的停放更加有序、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底座,2-智能锁,3-外壳,4-感应装置,5-压力传感器,6-控制电路板,7-凹槽,8-基座,9-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够更好地适应技术、市场、人民生活需求的发展,其主要方案思路如下:一、在人流量较大的园区主要街道建立示范点,示范点设立一定数量的停放区,划定方块形区域;二、在园区划定的方块形区域设定一定数量的停放区、锁车桩及电子围栏;三、市民在示范点区域停放单车时,无需手工给车辆上锁,只需将共享单车前轮推入地面的锁车桩,锁车桩在读取到车辆标签后将自动上锁。在停车的同时,锁车桩平台也向共享单车系统发出停放信息,共享单车系统接收后便自动结束行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智能锁桩,包括:底座1;装设于底座1上的智能锁2;装设于智能锁2两侧的至少一个感应装置4;以及与智能锁2连接为一体并固定于底座1上的外壳3,外壳3上设有与智能锁2相匹配的二维码。在停放单车时,无需手工给车辆上锁,只需将共享单车前轮推入地面的智能锁桩,智能锁桩在读取到车辆标签后将自动上锁;以及在停车的同时,智能锁桩平台也向共享单车系统发出停放信息,共享单车系统接收后便自动结束行程。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共享单车智能锁桩还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位于智能锁2的锁止通道内,当单车停放在该智能锁桩位置时,车前轮位于该压力传感器5上。以及还包括分别与智能锁2、感应装置4和传感器5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6。压力凹槽7的尺寸为160mmX80mmX100mm。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7,智能锁2、外壳3、感应装置4、压力传感器5和控制电路板6均装设于凹槽7内。通过压力传感器5检测共享单车是否推入地面的智能锁桩,通过感应装置4读取到共享单车的车辆标签后反馈给控制电路板6,由控制电路板6控制智能锁2自动上锁;且在停车的同时,智能锁桩平台也向共享单车系统发出停放信息,共享单车系统接收后便自动结束行程。

请继续参阅如图1所示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由智能锁2、外壳3、感应装置4和压力传感器5组成的智能锁桩为若干组,且并排间隔布置。优选地,为了防止车锁之间相隔太近造成感应装置互相干扰,所以设计时将其间隔一定距离,每1.5m内安装3个智能锁桩。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底座1的截面呈具有坡面的直角梯形结构,其采用橡胶塑料材质。底座1的主要作用是承载基础和方便车辆推行,所以建议使用耐磨损的橡胶塑料材料,中间的凹槽7是为了外壳2和智能锁2的固定,斜坡是为了方便用户可以轻松的将车推上车锁处。保护外壳3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和保护智能锁2,所以其结构要与智能锁2的型号相对应,保证智能锁2可以在其内部完美贴合,以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与智能锁2形成一个整体然后与底座1通过螺栓连接,并且智能锁2的二维码就贴在保护外壳3上,因为偶尔会被车轮撞到,对其自身强度要求比较高,因此建议采用为金属材质。

此外,底座1底部铺设有基座8,基座8为水泥浇筑而成,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8上。优选的是,基座8内埋设有钢管,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该钢管上,即在底座1安装之前事先在地面打好基座8,通过在基座8埋入钢管,底座1本身采用螺栓连接与钢管连接来固定整个智能锁桩装置。

以及如图1和图4所示,该共享单车智能锁桩还包括固定于底座1和基座8上的用于固定单车前轮和后轮的限位装置9,可以使共享单车的停放更加有序、整洁。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共享单车智能锁桩与传统锁车桩相比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能够减少材料损耗和浪费,减少重复施工,一次制作成型后可以重复利用,可以大量节约长期成本;智能锁车桩造型简洁、集成、统一,对于工艺标准、系统化、集成化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和进步。该共享单车智能锁桩推广后,可以在应用在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上,使共享单车不仅可以停放在一特定的地点,便于管理,同时可以保证在停放的同时可以使得共享单车停放整齐。这样一来可以方便用户取用,其次还可以节省电子围栏里面的空间大小,可以更多的停放车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