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8686发布日期:2019-02-22 21:04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属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指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可分五大环节即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弃流截污-PP雨水收集池储存雨水-过滤消毒-净化回用,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而雨水收集、净化回收利用的高效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会或缺的。会推动海绵城市的进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的安全分流井、雨水弃流过滤井、PP模块蓄水池、地埋一体设备和PP模块清水池,

所述安全分流井的出水端连接雨水弃流过滤井,所述安全分流井内设有溢流管,

所述雨水弃流过滤井的出水端连接PP模块蓄水池,所述雨水弃流过滤井内设有挂篮沉淀机构,

所述PP模块蓄水池的底部设有隔水加固层,所述隔水加固层沿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依次设有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层、砂垫找平层、土工布层和防渗膜,

所述PP模块蓄水池内设有排污水井和供水井,所述排污水井内设有连接外部排污管路的排污泵路,所述供水井内设有用于给所述地埋一体设备供水的供水泵路,所述地埋一体设备的出水端连接所述PP模块清水池,

所述PP模块清水池内设有清水泵路,所述清水泵路的出水端连接外部供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PP模块蓄水池的顶部设有渗透层,所述渗透层由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依次设有土工布、砂渗透层。

优选地,所述地埋一体设备设有连通所述供水井的泄压回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挂篮沉淀机构包括挂篮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挂篮主体内的过滤网。

优选地,包括设置于地下的用于装设所述地埋一体设备的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检修人口。

优选地,所述控制室内设有低洼,所述低洼内设有排污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具备汇流防溢、截污弃流、蓄水沉淀、净化供水、清水续存等功能,系统整体性强,满足了雨水收集回收再利用的需求。

2.隔水加固层的设计更适于地质较软无承载能力的地区,而渗透层能增加蓄水池的蓄水来源,且具备粗过滤的作用。

3.地埋式的设计不占用地面空间,系统设计巧妙,适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PP模块蓄水池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地下的安全分流井1、雨水弃流过滤井2、PP模块蓄水池3、地埋一体设备4和PP模块清水池5。PP模块即为高密度聚乙烯蓄水模块,PP模块蓄水池3和PP模块清水池5均由大量的PP模块可拆卸组合而成。

具体地说明,安全分流井1的出水端连接雨水弃流过滤井2,安全分流井1内设有溢流管11,该溢流管11能在超水位时排出雨水,防止安全分流井1产生溢流。

雨水弃流过滤井2的出水端连接PP模块蓄水池5,雨水弃流过滤井2内设有挂篮沉淀机构21,挂篮沉淀机构21包括挂篮主体和设置在挂篮主体内的过滤网。主要用于过滤掉回收雨水中的泥块等大体积杂物。附图中省略了该放大图示。

PP模块蓄水池3的底部设有隔水加固层6,隔水加固层6沿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依次设有混凝土垫层61、钢筋混凝土支撑层62、砂垫找平层63、土工布层64和防渗膜65。

具体地说明,该隔水加固层6主要用于土质疏松无承载力的地区,混凝土垫层61和钢筋混凝土支撑层62用于支撑PP模块蓄水池3,防止PP模块蓄水池3底部塌陷,而砂垫找平层63一方面用于整平地面,另一方面用于与土工布层64之间的软抵接。防渗膜65防止水体溢出,同时由土工布保护。

PP模块蓄水池3内设有排污水井31和供水井32,排污水井31内设有连接外部排污管路的排污泵路33,供水井32内设有用于给地埋一体设备4供水的供水泵路34,地埋一体设备4的出水端连接PP模块清水池5。

具体地说明,PP模块蓄水池3内会存在沉积污水层,通过排污水井31的排污泵路33能定期排出沉积污水,防止沉积污水影响到供水井32的采水。供水泵路34即将供水井32中的水引流入地埋一体设备4进行过滤净化后引水至PP模块清水池5,当然经过过滤净化后的清水也可以直接用于市政管网补水等直接用水区。

PP模块清水池5内设有清水泵路51,清水泵路51的出水端连接外部供水管路。PP模块清水池5即用于存蓄清水。

本案的优选实施例中,PP模块蓄水池3的顶部设有渗透层7,渗透层7由底部至顶部的方向依次设有土工布71、砂渗透层72,砂渗透层72具备较大的间隙,便于雨水渗透,而土工布71能起到初过滤的作用,设置了渗透层7能增加PP模块蓄水池3的蓄水来源,并且具备一定的过滤作用。

本案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地埋一体设备4设有连通供水井32的泄压回水管路41,用于对地埋一体设备4进行泄压,水体回流至供水井32。

地埋一体设备4包括设置于地下的用于装设地埋一体设备4的控制室8,控制室8内设有检修人口81,可供维修维护使用。控制室8内设有低洼,低洼内设有排污泵82,能及时排除控制室8内积水。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具备汇流防溢、截污弃流、蓄水沉淀、净化供水、清水续存等功能,系统整体性强,满足了雨水收集回收再利用的需求。隔水加固层的设计更适于地质较软无承载能力的地区,而渗透层能增加蓄水池的蓄水来源,且具备粗过滤的作用。地埋式的设计不占用地面空间,系统设计巧妙,适于推广实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