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装配式叠合沉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208发布日期:2019-05-21 21:4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装配式叠合沉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施工、基坑支护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装配式叠合沉井。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建设要求更加迫切,对工程作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加快工程的进度,同时还要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沉井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施工技术,在市政建设、基础工程、基坑工程、水利交通、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其特点为在作业面受限的场地,通过在需要开挖的位置预先做好的井体(方形、圆形等),待结构达到强度后进行开挖下沉。但是目前常规沉井作业技术均为现场绑扎钢筋,现场浇筑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要求后开挖下沉,根据沉井不同深度分为多节,每节下沉时间均要考虑混凝土养护时间;另外,由于现场制作的混凝土结构自重大,结构强度呈脆性,施工过程中主要靠人工辅助,机械化作业程度低,一旦下沉倾斜,则沉井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结构高强,绿色环保,可批量化生产,现场拼装,机械开挖下沉,后期自由叠合内部结构的新型施工技术,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沉井施工技术,工期节约90%以上,技术与经济性明显。若在城市人口多、空间小、对工期要求紧迫、建(构)筑物密集的地方使用,其经济与技术优势更加明显。

为实现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装配式叠合沉井,包括外侧下沉层和内侧叠合层,所述内侧叠合层设置在外侧下沉层内壁,并且所述内侧叠合层延伸至外侧下沉层下端,所述外侧下沉层由四个下沉层侧壁构件和相对应的四个下沉层刃角构件构成,四个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首尾之间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相互连接的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相互垂直,四个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中心偏下的位置开设有侧壁洞口,所述内侧叠合层和井底同步浇筑下沉层侧壁复合挡土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侧下沉层为高强钢结构或高强钢-砼复合结构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侧叠合层为混凝土结构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壁洞口的内径等于插入对应侧壁洞口处装配连接杆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下端分别与对应的下沉层刃角构件固定连接。

将传统的沉井技术进行提升,根据下沉过程与后期功能需求不同,对沉井进行叠合工艺分隔:外侧下沉层,由工厂预制,经济节约,高强结构,绿色环保;现场拼装,施工速度快;内侧叠合层,根据功能需求进行二次叠合,可以采用现浇砼、装配式内叠合侧墙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明显,利用工厂加工,极大地缩短了沉井现场作业的工期,利用二次叠合施工技术,方便了施工作业班的操作灵活度。相对于传统的沉井施工技术,其主要特点:工期缩短90%,施工要求降低了50%,工业化生产率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侧下沉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侧下沉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沉层侧壁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下沉层侧壁构件和下沉层刃角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侧下沉层;2、内侧叠合层;3、侧壁洞口;4、下沉层侧壁构件;5、下沉层刃角构件;6、下沉层侧壁复合挡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快速装配式叠合沉井,包括外侧下沉层1和内侧叠合层2,所述内侧叠合层2设置在外侧下沉层1内壁,并且所述内侧叠合层2延伸至外侧下沉层1下端,所述外侧下沉层1由四个下沉层侧壁构件4和相对应的四个下沉层刃角构件5构成,四个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4首尾之间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相互连接的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4相互垂直,四个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4中心偏下的位置开设有侧壁洞口3,所述内侧叠合层2和井底同步浇筑下沉层侧壁复合挡土层6。

其中,所述外侧下沉层1为高强钢结构或高强钢-砼复合结构制成。

其中,所述内侧叠合层2为混凝土结构制成。

其中,所述侧壁洞口3的内径等于插入对应侧壁洞口3处装配连接杆的外径。

其中,四个所述下沉层侧壁构件4下端分别与对应的下沉层刃角构件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沉井技术进行提升,根据下沉过程与后期功能需求不同,对沉井进行叠合工艺分隔,外侧下沉层,由工厂预制,经济节约,高强结构,绿色环保;现场拼装,施工速度快;内侧叠合层,根据功能需求进行二次叠合,可以采用现浇砼、装配式内叠合侧墙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明显,利用工厂加工,极大地缩短了沉井现场作业的工期,利用二次叠合施工技术,方便了施工作业班的操作灵活度,本快速装配式叠合沉井及施工方法的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场地条件和沉井布置方式进行设计计算,划分外侧下沉层与内侧叠合层2的比例,提出预制单元的参数和尺寸等;

第二步:提交沉井下沉结构单元的施工图纸给预制生产厂家,进行加工;

第三步:场地整平,现场组装预制单元形成下沉结构体,组装好后进行下沉;

第四步:进行土方开挖,下沉至设计标高;

第五步:浇筑封底混凝土、叠合内部结构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