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水面污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823发布日期:2019-10-13 02:4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电站水面污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清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站水面污物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面漂浮物会阻塞水电站的进水口及排水口给水电站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造同时还将使流速提高,使水流紊乱,水利设施、供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为保证水利设施的通畅以及水力发电机组或泵站抽水机组的安全运转,通常是在靠近进水口的上游设置浮筒截水中漂浮的污物,当污物聚集得较多时,需人工驾船到污物聚集处清理,不便捷且水电站进水口的上游处水深且有暗流,对清理污物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不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水面污物的水电站水面污物清理装置,其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并提高清理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电站水面污物清理装置,包括由数个浮筒串联而成的阻污带,所述阻污带还串联有推筒,推筒开有通孔,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推杆,推杆上安装有浮球;所述阻污带两端均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水平安装有转盘,转盘上竖直安装有用于缠绕阻污带的支柱,底座内安装有驱动转盘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浮筒纵截面为梯形,浮筒侧面设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阻污带串联有至少一个推筒。

优选的,所述推杆安装有用于推动水面污物的推进板。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设有用于堆叠阻污带的挡块。

优选的,所述支柱至少有一个。

优选的,底座上还安装有可伸缩的喷水立柱,喷水立柱的喷水口指向浮筒,喷水立柱连接有水泵,水泵与水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两个转动装置配合,电机带动转盘旋转,两岸的转盘均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使阻污带可在水面运动,并通过推杆将水面污物推至岸边,便于工作人员清理,减少工作人员面临的安全隐患。

(2)纵截面为梯形的浮筒和支柱上的挡块均有利于阻污带绕支柱堆叠。

(3)浮球有利于保证推杆的平衡,推进板有利于水面污物的清理。

(4)可伸缩的喷水立柱喷出的水流用于清洁浮筒,避免污物粘黏在浮筒上,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阻污带、2-浮筒、21-凸块、3-推杆、31-浮球、32-推进板、4-转盘、41-支柱、42-挡块、5-底座、51-喷水立柱、6-推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电站水面污物清理装置,包括串联有数个浮筒2和推筒6的阻污带1,阻污带1两端均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底座5,底座5顶面水平安装有转盘4,转盘4上竖直安装有用于堆叠阻污带的支柱41,底座5内安装有驱动转盘4转动的电机;底座5上还安装有喷水立柱51。

所述浮筒2的纵截面为梯形,能较为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且有利于阻污带1绕支柱41堆叠,浮筒2侧面设有凸块21,当阻污带1在水面移动时,凸块21也具有推动水面污物移动的功能。

所述推筒6侧面开有通孔,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推杆3,推杆3一端安装有浮球31,浮球31与浮筒2采用同样的材质,用于保持推杆3的平衡,使推杆3能平行于水面;所述推杆3安装有推进板32,用于推动水面污物移动,推进板32由数个倒钩组成,部分倒钩高于水面,部分倒钩位于水面下,倒钩有利于抓取漂浮的污物且使污物不易溢过推进板32。

所述支柱41至少有一个,用于卷起阻污带1,且支柱41上设有挡块42,便于阻污带1的堆叠。

所述喷水立柱51的喷水口指向浮筒2,喷水立柱51连接有水泵,水泵连接有水管,水管延伸至近处的水电站的水库内,喷水立柱51可调节高度,便于喷水口喷出的水流清洁浮筒2,避免污物粘黏在浮筒2上,提高浮筒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210V市电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

将本实施例的两个转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水电站进水口上游的两岸,将阻污带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岸的支柱41上,并使浮筒2的凸块21面向水电站上游;推筒6只有一个且位于阻污带1中间,启动其中一个转动装置,电机将带动转盘4转动,将部分阻污带1卷起至支柱41上,当推筒6刚好被卷起至支柱41上时,关闭转动装置,使用倒“U”形的插地钎固定岸边的浮筒2,进一步固定阻污带1。

当阻污带1拦截的水面污物需要清理时,工作人员走至推筒6所在的转动装置处,将推杆3安装在推筒6上,拔出岸边的倒“U”形的插地钎,启动喷水立柱51和两岸的转动装置,使推筒6跟随阻污带1向对岸运动,堆积的水面污物将被推至对岸岸边,对岸的工作人员使用喷水立柱51清洁浮筒2的同时,抬起浮筒2使其能围绕支柱41堆叠在转盘4上,另外的工作人员使用工具捞起被推至岸边的水面污物,清理完毕后取下推杆3并清理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仅改变推筒6的位置。具体地,将推筒6安装在阻污带1的一端,安装时,无需开启转动装置将推筒6移动至岸边;水面污物被清理后,需开启转动装置使推筒6回到初始位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仅改变推筒6的数量。具体地,阻污带1可串联多个推筒6,便于安装推杆3或安装多个推杆3,当需清理的水面污物较多时,后排的推杆3能推动前排的推杆3溢出的水面污物。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