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6445发布日期:2019-08-24 10:1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建筑不仅仅只是一个供人们住宿休息,娱乐消遣的人工作品,它从很大的方面上与我们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相关联。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面对现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人工价格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等这一系列状况,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刚性需求。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房屋。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多样化(可以根据住房要求进行设计)、功能现代化(可以采用多种节能环保等新型材料)、制造工厂化(可以使得建筑构配件统一工厂化生产,一气呵成)、施工装配化(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减少材料浪费)、时间最优化(使施工周期明显加快)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该节能基础不仅能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还能通过双边梁加固结构、边梁转角加固结构和托梁支撑的配合,多方面加强楼盖部分的结构强度,从而配合基础底座提高其承载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包括基础底座和安装在基础底座上的楼盖,所述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由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托梁基础和保温板,所述空腔底部铺有基层,一个所述空腔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托梁基础安装在空腔底面,此托梁基础进一步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且一个托梁基础的相邻基础单元之间或基础单元与基础墙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所述保温板安装在基础底座外围的基础墙外壁上,此保温板外侧固定有钢筋网,此钢筋网外侧铺有水泥砂浆层,所述保温板和水泥砂浆层上开有与换气口对应的让位通孔;

所述基础墙进一步包括外基础墙、内基础墙和安装在外基础墙与内基础墙顶面的第一垫梁,所述楼盖包括边梁、楼板梁和铺装于边梁与楼板梁上的胶合板,所述边梁安装在外基础墙的第一垫梁顶面,所述内基础墙的第一垫梁上安装有端梁,所述楼板梁架接于边梁和与边梁对应的端梁之间,所述托梁基础上安装有一第二垫梁,此第二垫梁上安装有一支撑在楼板梁底面的托梁;

所述边梁进一步包括内侧边梁、外侧边梁和安装在内侧边梁与外侧边梁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均包括腹板和位于腹板两侧的翼板,所述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所述连接件位于外侧边梁的开口中并与外侧边梁的腹板的内侧壁连接,此连接件还与内侧边梁的腹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边梁设置为u型钢或c型钢,此两个内侧边梁对接转角的开口中安装有一加劲件,一个所述内侧边梁的开口中安装有一与加劲件连接的第一加劲块,另一个所述内侧边梁的开口中安装有一与加劲件连接的第二加劲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础墙为条形基础,此条形基础的底端嵌于地面并与基层分体设置。

2.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口处安装有百叶窗。

3.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口处安装有换气风机。

4.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垫层、聚乙烯薄膜和压光混凝土层。

5.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通道中安装若干个支撑短柱。

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垫梁、第二垫梁的宽度均小于基础墙的宽度,所述边梁和端梁的宽度均小于第一垫梁的宽度,所述托梁的宽度小于第二垫梁的宽度。

7.上述方案中,所述楼板梁通过角钢固定至托梁上。

8.上述方案中,所述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间隔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其包括基础墙和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底部铺有基层,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此换气口与相邻空腔连通或与外部连通,一个托梁基础的相邻基础单元之间或基础单元与基础墙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通过基础墙上开通的换气口连通相邻的各个空腔,再将各空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而将一条托梁基础分为多个间断设置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之间形成换气通道,配合换气口连通各个空腔,避免其影响到换气口的散热效果。

2、本发明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其基础墙外周壁上安装有保温板,此保温板外侧固定有钢筋网,此钢筋网外侧铺有水泥砂浆层,所述保温板和水泥砂浆层上开有与换气口对应的让位通孔,通过保温板的增设,在基础底座的外周的基础墙上形成一个保温层,配合空腔中存储的不流动的空气,进一步降低基础底座的导热系数,提高其保温性能;其托梁基础上安装有托梁,此托梁支撑于楼板梁底面,通过在跨度较大的楼板梁下方浇筑上托梁基础,为楼板梁中部提供支撑点,分担楼板梁中部荷载,进一步提高楼盖部分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3、本发明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其包括基础底座和安装于基础底座上的楼盖,此基础底座包括外基础墙、内基础墙和安装于外基础墙与内基础墙顶面的第一垫梁,所述楼盖包括边梁、楼板梁和铺装于边梁与楼板梁上的胶合板,所述边梁安装在外基础墙的第一垫梁顶面,所述内基础墙的第一垫梁上安装有端梁,所述楼板梁架接于边梁和与边梁对应的端梁之间,通过边梁与外基础墙的搭接,将整个楼盖系统安装在基础底座顶面,再利用端梁和边梁的配合架接楼板梁,将楼板梁的荷载分担至端梁底面的内基础墙和边梁底面的外基础墙上,结构稳定、荷载能力强,而通过外基础墙和内基础墙位置直接安装与其适配长度的边梁及端梁即可,再于其中拼装上适配的楼板梁,其制作简单、组装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4、本发明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其垫梁本体进一步设置在基础底座的基础墙顶面和楼盖的边梁底面之间,一方面,由于混凝土中具有一部分氯化物和能够产生酸性物质的微生物,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份的作用下,会对与其接触的轻钢构件产生腐蚀效果,特别是在边梁承受了大量荷载的情况下,应力作用会加强腐蚀介质的渗透力量,使得边梁结构强度出现急剧下降,因此,垫梁本体的加设能够阻止边梁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消除混凝土对边梁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边梁结构强度,提高轻钢预制构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垫梁阻断了基础墙和边梁的接触,隔断了基础底座和楼盖,避免潮气通过多孔的混凝土结构向上传导而影响到房屋的使用。

5、本发明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其包括内侧边梁、外侧边梁和安装在内侧边梁与外侧边梁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均包括腹板和位于腹板两侧的翼板,所述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所述连接件位于外侧边梁的开口中并与外侧边梁的腹板的内侧壁连接,此连接件还与内侧边梁的腹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连接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于外侧边梁的两个翼板接触,通过选用带有翼板的型钢作为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提高边梁的受力面积,配合双边梁的设计,进一步提升楼盖系统的荷载能力,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而通过卡接在外侧边梁开口中的连接件连接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既能隐藏连接件,减少其占据空间,又能为外侧边梁两侧的翼板提供支撑点,进一步提升外侧边梁的荷载能力。

6、本发明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其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接转角的开口中安装有与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连接的加劲件,所述第一边梁的开口中进一步安装有与加劲件和第一边梁连接的第一加劲块,所述第二边梁的开口中进一步安装有与加劲件和第二边梁连接的第二加劲块,一方面,通过在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接处的开口中安装加劲件,既能初步连接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位于开口中的加劲件还能支撑在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中,又能初步强化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接转角处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中加装第一加劲块和第二加劲块,通过第一加劲块和第二加劲块与加劲件的连接,既能进一步加强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的连接强度,又能进一步强化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接转角处的荷载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楼盖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另外,通过双边梁加固结构、边梁转角加固结构和托梁支撑的配合,多方面加强楼盖部分的结构强度,从而配合基础底座提高其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基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基础底座的截面图;

附图4为具有保温结构的基础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条形基础和基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楼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双边梁节点图;

附图8为边梁转角节点图。

以上附图中:1、基础底座;11、基础墙;12、空腔;13、基层;14、换气口;15、外基础墙;16、内基础墙;17、第一垫梁;101、条形基础;102、碎石垫层;103、聚乙烯薄膜;104、压光混凝土;2、楼盖;21、边梁;22、楼板梁;23、胶合板;24、端梁;25、内侧边梁;26、外侧边梁;27、连接件;201、腹板;202、翼板;203、角钢;3、托梁基础;31、基础单元;32、换气通道;33、第二垫梁;34、托梁;35、支撑短柱;4、保温板;41、钢筋网;42、水泥砂浆层;5、加劲块;51、第一加劲件;52、第二加劲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参照附图1-8,包括基础底座1和安装在基础底座1上的楼盖2,所述基础底座1包括基础墙11、由基础墙1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12、托梁基础3和保温板4,所述空腔12底部铺有基层13,一个所述空腔12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14,所述空腔12通过换气口14与外部连通,所述托梁基础3安装在空腔12底面,此托梁基础3进一步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31,且一个托梁基础3的相邻基础单元31之间或基础单元31与基础墙11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32,所述保温板4安装在基础底座1外围的基础墙11外壁上,此保温板4外侧固定有钢筋网41,此钢筋网41外侧铺有水泥砂浆层42,所述保温板4和水泥砂浆层42上开有与换气口14对应的让位通孔;

所述基础墙11进一步包括外基础墙15、内基础墙16和安装在外基础墙15与内基础墙16顶面的第一垫梁17,所述楼盖2包括边梁21、楼板梁22和铺装于边梁21与楼板梁22上的胶合板23,所述边梁21安装在外基础墙15的第一垫梁17顶面,所述内基础墙16的第一垫梁17上安装有端梁24,所述楼板梁22架接于边梁21和与边梁21对应的端梁24之间,所述托梁基础3上安装有一第二垫梁33,此第二垫梁33上安装有一支撑在楼板梁22底面的托梁34;

所述边梁21进一步包括内侧边梁25、外侧边梁26和安装在内侧边梁25与外侧边梁26之间的连接件27,所述内侧边梁25和外侧边梁26均包括腹板201和位于腹板201两侧的翼板202,所述内侧边梁25和外侧边梁26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所述连接件27位于外侧边梁26的开口中并与外侧边梁26的腹板201的内侧壁连接,此连接件27还与内侧边梁25的腹板201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边梁21设置为u型钢或c型钢,此两个内侧边梁25对接转角的开口中安装有一加劲件5,一个所述内侧边梁25的开口中安装有一与加劲件5连接的第一加劲块51,另一个所述内侧边梁25的开口中安装有一与加劲件5连接的第二加劲块52。

所述基础墙11为条形基础101,此条形基础101的底端嵌于地面并与基层13分体设置;所述换气口4处安装有百叶窗;所述换气口4处安装有换气风机;所述基层1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垫层102、聚乙烯薄膜103和压光混凝土层104;所述换气通道32中安装若干个支撑短柱35;所述第一垫梁17、第二垫梁33的宽度均小于基础墙11的宽度,所述边梁21和端梁24的宽度均小于第一垫梁17的宽度,所述托梁34的宽度小于第二垫梁33的宽度;所述楼板梁22通过角钢203固定至托梁34上;所述内侧边梁25和外侧边梁26间隔设置。

实施例2:一种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参照附图1-8,包括基础底座1和安装在基础底座1上的楼盖2,所述基础底座1包括基础墙11、由基础墙1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12、托梁基础3和保温板4,所述空腔12底部铺有基层13,一个所述空腔12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14,所述空腔12通过换气口14与外部连通,所述托梁基础3安装在空腔12底面,此托梁基础3进一步包括若干个基础单元31,且一个托梁基础3的相邻基础单元31之间或基础单元31与基础墙11内侧壁之间开有换气通道32,所述保温板4安装在基础底座1外围的基础墙11外壁上,此保温板4外侧固定有钢筋网41,此钢筋网41外侧铺有水泥砂浆层42,所述保温板4和水泥砂浆层42上开有与换气口14对应的让位通孔;

所述基础墙11进一步包括外基础墙15、内基础墙16和安装在外基础墙15与内基础墙16顶面的第一垫梁17,所述楼盖2包括边梁21、楼板梁22和铺装于边梁21与楼板梁22上的胶合板23,所述边梁21安装在外基础墙15的第一垫梁17顶面,所述内基础墙16的第一垫梁17上安装有端梁24,所述楼板梁22架接于边梁21和与边梁21对应的端梁24之间,所述托梁基础3上安装有一第二垫梁33,此第二垫梁33上安装有一支撑在楼板梁22底面的托梁34;

所述边梁21进一步包括内侧边梁25、外侧边梁26和安装在内侧边梁25与外侧边梁26之间的连接件27,所述内侧边梁25和外侧边梁26均包括腹板201和位于腹板201两侧的翼板202,所述内侧边梁25和外侧边梁26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所述连接件27位于外侧边梁26的开口中并与外侧边梁26的腹板201的内侧壁连接,此连接件27还与内侧边梁25的腹板201的外侧壁连接,所述边梁21设置为u型钢或c型钢,此两个内侧边梁25对接转角的开口中安装有一加劲件5,一个所述内侧边梁25的开口中安装有一与加劲件5连接的第一加劲块51,另一个所述内侧边梁25的开口中安装有一与加劲件5连接的第二加劲块52。

采用上述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节能基础时,通过基础墙上开通的换气口连通相邻的各个空腔,再将各空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而将一条托梁基础分为多个间断设置的基础单元,在基础单元之间形成换气通道,配合换气口连通各个空腔,避免其影响到换气口的散热效果。

另外,通过保温板的增设,在基础底座的外周的基础墙上形成一个保温层,配合空腔中存储的不流动的空气,进一步降低基础底座的导热系数,提高其保温性能;其托梁基础上安装有托梁,此托梁支撑于楼板梁底面,通过在跨度较大的楼板梁下方浇筑上托梁基础,为楼板梁中部提供支撑点,分担楼板梁中部荷载,进一步提高楼盖部分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另外,通过边梁与外基础墙的搭接,将整个楼盖系统安装在基础底座顶面,再利用端梁和边梁的配合架接楼板梁,将楼板梁的荷载分担至端梁底面的内基础墙和边梁底面的外基础墙上,结构稳定、荷载能力强,而通过外基础墙和内基础墙位置直接安装与其适配长度的边梁及端梁即可,再于其中拼装上适配的楼板梁,其制作简单、组装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另外,一方面,由于混凝土中具有一部分氯化物和能够产生酸性物质的微生物,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份的作用下,会对与其接触的轻钢构件产生腐蚀效果,特别是在边梁承受了大量荷载的情况下,应力作用会加强腐蚀介质的渗透力量,使得边梁结构强度出现急剧下降,因此,垫梁本体的加设能够阻止边梁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消除混凝土对边梁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边梁结构强度,提高轻钢预制构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另一方面,垫梁阻断了基础墙和边梁的接触,隔断了基础底座和楼盖,避免潮气通过多孔的混凝土结构向上传导而影响到房屋的使用。

另外,通过选用带有翼板的型钢作为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提高边梁的受力面积,配合双边梁的设计,进一步提升楼盖系统的荷载能力,保证房屋结构的稳定性,而通过卡接在外侧边梁开口中的连接件连接内侧边梁和外侧边梁,既能隐藏连接件,减少其占据空间,又能为外侧边梁两侧的翼板提供支撑点,进一步提升外侧边梁的荷载能力。

另外,一方面,通过在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接处的开口中安装加劲件,既能初步连接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位于开口中的加劲件还能支撑在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中,又能初步强化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接转角处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中加装第一加劲块和第二加劲块,通过第一加劲块和第二加劲块与加劲件的连接,既能进一步加强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的连接强度,又能进一步强化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对接转角处的荷载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楼盖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另外,通过双边梁加固结构、边梁转角加固结构和托梁支撑的配合,多方面加强楼盖部分的结构强度,从而配合基础底座提高其承载能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