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低碳型雨水花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8625发布日期:2019-09-29 18:2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低碳型雨水花园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水花园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低碳型雨水花园。



背景技术:

现在对雨水花园有不同的定义,有的认为雨水花园是一种通过后期人工挖掘的或者天然形成的下凹绿地,主要用于收集和吸收来自房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利用和雨洪控制设施。也有的认为雨水花园是以自然生态和美观为主要方式来减少径流峰值、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水质的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同时,雨水花园也是一种生物滞留设施。总的来说,凡是景观绿地系统中依靠科学技术或者自然方式的手段,以雨水收集、利用、处理等为目的,并取得较好景观品质的都可以定义为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渗滤功能的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式,也是运用了生物滞留原理的旱地生态系统。

参照图1,现有一种雨水花园包括浅槽,浅槽略低于水平面,浅槽包括表面种植层和填充层,填充层为砂石,填充层中设置有引流管,浅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雨水导管,雨水导管的管口贴设于种植层表面。雨水进入浅槽中时经种植层流经填充层,雨水经过表面种植层与填充层缓冲稀释净化。净化后的雨水除了一部分储存于土壤中,其余很大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引流管被抽取排放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是,雨水的净化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这其中包括浅槽的结构、成分、地面的雨水分流设备等等,仅仅只依靠浅槽上的种植层对雨水进行净化过滤,其净化效果较差。净化效果较差就会导致水源用途单一,一般只能作为灌溉用水,不能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降低了雨水的利用率,因此,现有的雨水花园对于雨水的净化程度依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低碳型雨水花园,其具有能够提高雨水花园对雨水净化效果,扩大水源的用途提高雨水利用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低碳型雨水花园,包括浅槽、表面种植层、设置于表面种植层上的雨水导管、填充于浅槽中的填充层、若干设置于浅槽中的引流管,所述填充层的下方铺设有陶粒净化层,所述陶粒净化层的下方铺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贴附于浅槽底面,所述引流管穿设于吸附槽中,所述浅槽的侧边开设有雨水井,所述雨水井呈l形设置,所述雨水井包括水平管段和竖直管段,所述引流管贯通连接于水平管段,所述竖直管段的管口位于地面,所述水平管段的上下侧壁上交错固定连接有若干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分隔板形成蛇形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粒具有表面光滑、外壳坚硬的特点,不仅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且表面光滑,体积均等,相邻陶粒之间的缝隙较小,雨水在经过陶粒净化层的时候,既能够保证雨水的正常流通,同时可以对雨水中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对雨水的净化效果,吸附层可以对雨水中的氮磷元素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对雨水的净化效果,当雨水通过陶粒净化层与吸附层后一部分进入引流管中流向雨水井,进入雨水井中的雨水在流经水平管段时在分隔板的作用下自然沉降,雨水中一部分杂质被分隔板隔挡沉降,从而使进入竖直段的雨水的净化程度变高,高净化程度的雨水不仅可以作为灌溉用水还可以作为自来水水厂的水源,牲畜的日用水等等,从而扩大了净化后雨水的用途范围,提高了雨水利用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呈波浪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可以利用分隔板的自身波浪形增大分隔板与雨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分隔板对雨水中杂质的隔挡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的半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沿平行于地面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流经分隔板的过程中,雨水中的杂质会被挡板直接拦截,进一步提高分隔板对雨水中杂质的隔挡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导管与表面种植层贴合的管段呈蛇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可以减小雨水导管中雨水的动能,减小雨水导管中雨水对于表面种植层的冲击,避免表面种植层被雨水冲击而损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陶粒净化层的厚度为15cm,所述陶粒净化层中陶粒的粒径为0.5~1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粒净化层过后会导致雨水流经陶粒净化层的时间变长,而且由于陶粒之间的间隙较小,当陶粒净化层的厚度过大时会导致陶粒净化层对雨水产生堵塞的作用,影响雨水的流通,从而导致当雨量过猛时,雨水花园的蓄水、通水能力变差,导致雨水花园的表面内涝。同时,陶粒的粒径过大会导致相邻陶粒之间的间隙过大,降低陶粒对雨水的过滤效果,陶粒的粒径过大过小对影响雨水的正常流通,0.5~1cm为合适的粒径大小,既能保证陶粒净化层对雨水的过滤效果,又可以保证雨水的正常流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浅槽的侧壁呈蜂巢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可以增大浅槽侧壁与各个填充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使各个填充层填充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浅槽的侧壁上贴设有防渗土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可以避免浅槽中的水分渗入到浅槽的侧壁中影响浅槽侧壁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面种植层上开设有若干种植凹槽,所述种植凹槽中活动填充有种植块,所述种植块的表面种植有绿植,所述种植块的外表面包裹有提拉网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面种植层上植物会因为季节等外在原因枯萎、损害,而且这种绿植直接更换栽种操作麻烦,因此,上述设置可以便于园丁对表面种植层上的绿植直接更换,保证表面种植层对雨水的吸收过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浅槽的边坡上开设有与水平管段贯通连接的投药槽,所述投药槽的槽口转动连接有槽盖,所述槽盖转动覆盖于投药槽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投药槽的设置可以人为对水平管段中的雨水投加明矾等药品,加速雨水中杂质的沉降,提高雨水的清洁程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陶粒净化层、吸附层、雨水井的设置,可以起到提高雨水花园对雨水净化效果,扩大水源的用途提高雨水利用率的效果;

2、通过投药槽的设置,可以对人为对水平管段中的雨水投加明矾等药品,加速雨水中杂质的沉降,提高雨水的清洁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雨水花园的整体结构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种植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浅槽;2、表面种植层;3、填充层;4、陶粒净化层;5、吸附层;6、雨水导管;7、种植凹槽;8、提拉网框;9、雨水井;10、水平管段;11、竖直管段;12、分隔板;13、挡板;14、投药槽;15、槽盖;16、种植块;17、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生态低碳型雨水花园,参照图1,包括浅槽1,浅槽1的横截面呈倒置等腰梯形设置,浅槽1中自上而下填充有表面种植层2、填充层3、陶粒净化层4和吸附层5。

参照图1,其中,吸附层5为木屑、煤矸石、自来水厂污泥煅烧而成,吸附层5的高度为25cm,吸附层5贴附于浅槽1底面,这种材料可以对雨水中的氮磷元素进行吸附。

参照图1,陶粒净化层4的厚度为15cm,陶粒净化层4由若干陶粒堆叠而成,每个陶粒的粒径为0.8cm,陶粒铺设于吸附层5的上方。

参照图1,填充层3为砂石层,砂石层的厚度为35cm,砂石层铺设于陶粒净化层4的上方。

参照图1,表面种植层2包括栽种层和种植在栽种层上的花、草,栽种层位于填充层3的上方。

参照图1,浅槽1的侧壁呈蜂巢状设置,浅槽1的侧壁上贴设有防渗土膜。吸附层5、陶粒净化层4、填充层3、表面种植层2的侧壁均与防渗土膜贴合。

参照图1,表面种植层2上埋设有雨水导管6,雨水导管6呈蛇形设置,雨水导管6的管口位于表面种植层2上。

参照图3,表面种植层2的斜坡上开设有若干种植凹槽7,种植凹槽7沿斜坡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列。种植凹槽7的内腔呈长方体设置,种植凹槽7中活动填充有种植块16,种植块16的表面种植有绿植,种植块16的外表面包裹有提拉网框8,提拉网框8从种植凹槽7的表面突出。

参照图1,浅槽1的侧边开设有雨水井9,雨水井9呈l形设置,雨水井9包括水平管段10和竖直管段11,竖直管段11的管口位于地面。

参照图1和图2,水平管段10的上下侧壁上交错固定连接有若干分隔板12,分隔板12呈波浪形设置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分隔板12之间形成蛇形通道。吸附层5中插接有若干引流管17,引流管17贯通连接于水平管段10背向竖直管段11一端管壁。

参照图1和图2,分隔板12的两侧板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沿平行于地面方向设置。

参照图1,浅槽1的边坡上开设有与水平管段10贯通连接的投药槽14,投药槽14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投药槽14的槽口转动连接有槽盖15,槽盖15转动覆盖于投药槽14槽口。

具体实施过程:雨水流向雨水花园中后,依次通过表面种植层2、填充层3、陶粒净化层4和吸附层5,流经吸附层5的雨水通过引流管17流行雨水井9,进入雨水井9的雨水经过分隔板12的隔挡过滤,流向竖直管段1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