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3987发布日期:2019-12-06 20:38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城市河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在能够正常行洪的基础上,还负担着生态、环境等更多的作用,也是与居民接触更多的一类水体,因此,设计时除了考虑防洪能力之外,还要考虑美观效果。在水利工程中,常常通过堰或坝对水流进行一定的“挡”和“泄”。堰的发展历程十分久远,常见的分类有薄壁堰、实用堰和宽顶堰。随着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又先后出现了折线堰、迷宫堰、连拱坝等形式。通过改变过流断面的形状可以引发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增加溢流前缘的长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过流能力,基于这两个出发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满足行洪能力并且具有较好景观效果的堰。在众多的堰的形式中,考虑到波形自身的美观性,以及台阶式溢流堰在溢洪道中也有应用,因此将两者结合,形成本发明中提到的“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应用于城市河道,既能快速泄洪,满足城市河道行洪需要,又能增加城市河道的景观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堰体,堰体沿河道横断面布置,堰体迎水面垂直,另一面沿水流方向呈台阶状逐级向下,每一级台阶的踏步高度、长度相同,每一级台阶为由若干段圆弧组成的、以河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的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双波堰;

图2是三波堰;

图3是四波堰;

图4是堰体横截面;

图5是堰的圆弧平面结构(以2波为例);

图6是堰下游立面(以2波为例)。

图中,1.堰体,2.迎水面,3.台阶,4.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堰体1,堰体1沿河道横断面布置,堰体1迎水面2垂直,另一面沿水流方向呈台阶状逐级向下,每一级台阶3的踏步高度、长度相同,每一级台阶3为由若干段圆弧4组成的、以河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的波状。图1为双波堰,图2为三波堰,图3为四波堰,图4为堰的横断面,图5为堰的圆弧平面结构(以2波为例),图6为堰下游立面图(以2波为例)。图5和图6中,

w——河道宽度;

2a——堰玄长;

b——堰圆心至玄的距离;

c——堰氏高;

r——堰圆弧半径;

p——堰高度;

r=(a2+b2)0.5

a=w/n(n为堰波数量)。

河道水流较少时,靠直立的迎水面2实现存蓄水,河道水位增高超过堰体1顶部时开始溢流,由于另一面的波形设计而在平面上呈现波形水流,并且在台阶3作用下水流一阶一阶的跌落,形成水少时滴答下落,水多时一层一层瀑布的效果;而圆弧4的存在,使溢流堰长度增加,与直线堰相比泄流能力增加,从而使河道的泄流能力得到保证,达到既能蓄水(堰上游形成一定的水面),并且溢流时景观效果好,又能满足河道防洪要求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堰体,堰体沿河道横断面布置,堰体迎水面垂直,另一面沿水流方向呈台阶状逐级向下,每一级台阶的踏步高度、长度相同,每一级台阶为由若干段圆弧组成的、以河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的波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状台阶式河道溢流堰,堰体沿河道横断面布置,堰体迎水面垂直,另一面沿水流方向呈台阶状逐级向下,每一级台阶的踏步高度、长度相同,每一级台阶为由若干段圆弧组成的、以河道中心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的波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应用于城市河道,既能快速泄洪,满足城市河道行洪需要,又能增加城市河道的景观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张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19.12.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