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802发布日期:2020-05-06 23:5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供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



背景技术: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供水方式,节能效果好,没有水质的二次污染,是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发展与延伸。

根据民用建筑二次加压给水设备中的罐式无负压设备的相关标准和计算规范,为了稳定来水压力和进行差量补偿,并和来水管网有效对接,输水量参数的不同导致了设备进出水口径的不同,从而导致罐体规格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前期钣金加工和后期安装维护、备品备件都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中,包括一稳压补偿罐和一加压泵组,所述加压泵组与所述稳压补偿罐通过一变径连接装置连接,所述变径连接装置包括一组变径管件和一连接管路,所述变径管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路开口处,每一所述变径管件还连接有一法兰端面用以法兰密封。

优选地,所述稳压补偿罐包括:一恒压腔;一高压腔,与一能量储存器连接用以释放能量向所述恒压腔内补水。

优选地,所述加压泵组包括:一组加压泵,与所述恒压腔的出水口连接;一连接所述加压泵进水口的第一连接腔;一连接所述加压泵出水口的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的法兰端面通过一变径连接装置与所述恒压腔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压泵组的所述第二连接腔与一双向补偿器连接,所述双向补偿器与所述高压腔连接用以储存和释放调节能量。

优选地,所述变径管件包括一第一变径管件和一第二变径管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路为一“t”型腔体,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径管件和所述第二变径管件连接,另一端为盲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变径管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法兰连接端面,所述第二变径管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法兰连接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端面与所述恒压腔的出水口的法兰连接端面同心平行且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二法兰端面与所述加压泵组进水口的第一连接腔的法兰连接端面平行同心且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变径连接装置还用于连接所述恒压腔和市政来水管网。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种包括变径管件和连接管路的变径连接装置将连接管径和进出水口管径不一致的罐体连接在一起,减少了罐体规格型号,提高了加工精细度和维修效率,可以满足不同流量采用常规方法配置的出水汇总管的多样化生产,不再受连接口的口径限制,使得不同产品和方案可以采用相同零部件,同时也提高了后期的运维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加压给水设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其中,包括一稳压补偿罐1和一加压泵组2,加压泵组2与稳压补偿罐1通过一变径连接装置3连接,变径连接装置3包括一组变径管件(32a、32b)和一连接管路31,变径管件(32a、32b)设置于连接管路31开口处,每一所述变径管件(32a、32b)还连接有一法兰端面(32a1、32b2)用以法兰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稳压补偿罐1包括:一恒压腔11;一高压腔12,与一能量储存器121连接用以释放能量向恒压腔11内补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压泵组2的第二连接腔23与一双向补偿器4连接,双向补偿器4与高压腔12连接用以储存和释放调节能量。能量储存器121内置预压不溶于水的氮气,当高峰期供水时,释放能量挤压高压腔12内的水向恒压腔11管网补水,充分利用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实现高峰期给用户补水,保证罐中的水能够最大程度的补偿到用户管网中,抑制负压产生,保证不对市政来水管网产生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压泵组2包括:一组加压泵21,与恒压腔11的出水口连接;一连接加压泵21进水口的第一连接腔24;一连接加压泵21出水口的第二连接腔23,第一连接腔24的法兰端面通过一变径连接装置3与恒压腔1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变径管件(32a、32b)包括一第一变径管件32a和一第二变径管件32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管路31为一“t”型腔体31,腔体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变径管件32a和第二变径管件32b连接,另一端为盲板。在本实施方式下,加压泵组2置于稳压补偿罐1的下方且两者间呈互相垂直放置,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罐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连接管路31也可以为一“l”型腔体或者“一”字型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变径管件32a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法兰连接端面32a1,第二变径管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法兰连接端面32b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法兰连接端面32a1与恒压腔11的出水口的法兰连接端面同心平行且大小一致,并采用一法兰密封结构将连接管路31与恒压腔1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法兰端面32b2与加压泵组2进水口的第一连接腔24的法兰连接端面平行同心且大小一致,并采用一法兰密封结构将连接管路31与第一连接腔24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法兰密封面包括平面、凹凸面、榫槽面和梯形槽密封面这四种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变径管件(32a、32b)的一端与连接管路31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市政来水管网与民用供水设备(流量控制器、恒压腔11的进水口)之间也可以采用上述罐式无负压给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管路31的规格根据罐式无负压给水设备的需求设定,进一步地,变径连接装置3的规格根据连接管路31确定。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变径管件(32a、32b)与连接管路31连接形成一用于不同罐体间的变径连接装置3的形式,变径管件(32a、32b)与罐体管径之间采用法兰密封结构,有效解决了当罐体连接管径和罐体进出水管径不一致时需要增加罐体型号的问题,减少了罐体规格数量,因此民用供水设备可以实现快速维修,例如罐体零件的更换更加方便,同时还提高了罐体加工精细度和效率,可以满足不同流量采用常规方法配置的出水汇总管的多样化生产,不再受连接口的口径限制,使得不同产品和方案可以采用相同零部件,提高了后期的运维服务水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