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0388发布日期:2020-03-31 16:1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围护桩多用于建设多层地下室、地下商业街、地下铁道等地下建筑,以保证建造多层地下室、地下商业街、地下铁道基坑的稳定性及坑内作业时施工安全、方便,同时在基坑周围施做围护桩将坑底和坑外的土体的位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临近建筑物及市政设施的正常使用。

目前,在施做围护桩时,先在施工区域的施工面上测量放样出施做围护桩桩孔的定位点,之后在定位点上采用钻孔设备钻出围护桩桩孔,或者是以定位点为圆心固定钢护筒,将钢护筒做为后续桩孔的引导孔来钻出围护桩桩孔,在钻孔过程中,钢护筒通常是通过多根定位钢筋穿过钢护筒上设置的过孔固定在施工面上,在遇到土质松软的土体状况时,定位钢筋插入土体中的固定方式不牢靠,而在遇到土质较硬的土体状况,将定位钢筋插入到土体中又非常困难,这些都使得钢护筒的固定不牢固,有时还会因为施工人员人为不小心的碰撞或钻孔设备的碰撞造成钢护筒移位,钢护筒发生位移会大大增加围护桩桩孔的位置误差,因此急需一种施工装置来施做不易移动的引导孔来完成围护桩的施工,避免因围护桩引导孔位置误差过大而导致围护桩施工质量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能够施做出固定的、位置精准的围护桩引导孔,避免因围护桩引导孔位置误差过大而导致围护桩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所述围护桩引导孔在所述施工装置安装完成后用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施工装置包括多个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的定位套筒、多组互相平行设置的调节组件和安设在施工区域的多块限位模板,多块所述限位模板首尾连接围成施做所述围护桩引导孔的待施工区,每一所述限位模板均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的盒体结构且开口端均背向所述待施工区设置;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每一所述调节杆架设在所述待施工区上方且该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其最接近的限位模板连接,每一定位套筒安装设置在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的两根调节杆之间且所述定位套筒朝向所述待施工区的施工面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施工面接触。

具体地,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施工面接触的一端的反向端的端面形成为一圈环状帽沿式结构,在所述帽沿式结构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过孔,通过螺栓穿过两个所述连接过孔将所述定位套筒设置在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的两根调节杆之间。

具体地,每一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调节腰型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套筒上的两个所述连接过孔和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的两根调节杆上的调节腰型孔将所述定位套筒设置在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的两根调节杆之间。

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模板的背向施工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腰型孔,通过螺栓穿过架设在所述待施工区上方的调节杆的调节腰型孔和调节杆两端对应的限位模板的安装腰型孔将所述调节杆与对应的限位模板连接。

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模板的朝向施工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通过地脚螺栓穿过所述限位模板上的多个固定孔将所述限位模板安设在施工区域。

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模板的与施工面接触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两个锥形固定柱,所述限位模板通过两个所述锥形固定柱安设在施工区域。

具体地,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多个锁扣,相邻两个限位模板之间均通过所述锁扣连接。

具体地,所述限位模板由钢板、模板、硬塑料板中的任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采用多块限位模板首尾相接在施工面上围出施做围护桩的待施工区,在通过与安装限位模板连接的调节组件和与调节组件固定连接的定位套筒确定出每一围护桩引导孔的位置,之后向待施工区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所述施工装置,引导孔施工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装置能够施做位置精准、固定的围护桩引导孔,避免因引导孔位置误差过大而导致围护桩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且该施工装置结构简洁,易于安装、拆卸,能够快速的在施工面上确定出每一围护桩引导孔的开孔位置,确保围护桩的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中限位模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位套筒2调节组件

3限位模板21调节杆

30待施工区201调节腰型孔

301安装腰型孔302固定孔

303锥形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图1为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围护桩引导孔在所述施工装置安装完成后用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施工装置包括多个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的定位套筒1、多组互相平行设置的调节组件2和安设在施工区域的多块限位模板3,多块所述限位模板3首尾连接围成施做所述围护桩引导孔的待施工区30,每一所述限位模板3均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的盒体结构且开口端均背向所述待施工区30设置;每一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调节杆21,每一所述调节杆21架设在所述待施工区30上方且该调节杆21的两端分别与其最接近的限位模板3连接,每一定位套筒1安装设置在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2的两根调节杆21之间且所述定位套筒1朝向所述待施工区30的施工面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施工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装置,通过多块限位模板3在施工面上围出围护桩待施工区30,之后通过与限位模板3上连接的调节组件2和与调节组件2连接的定位套筒1确定出每一围护桩引导孔的位置,向限位模板3围成的待施工区30内浇筑混凝土,为了避免浇筑的混凝土从定位套筒1与待施工区30的施工面之间流入到定位套筒1内,使定位套筒1朝向待施工区30的施工面的一端端面与施工面接触,防止混凝土流入定位套筒1内,在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所述施工装置,引导孔形成,该施工装置结构简洁,易于安装、拆卸,通过调节组件2和定位套筒1能够精准的定位出围护桩引导孔的位置,避免因引导孔位置误差过大而导致围护桩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为了方便定位套筒1与调节杆21的连接,具体地,所述定位套筒1与所述施工面接触的一端的反向端的端面形成为一圈环状帽沿式结构,在所述帽沿式结构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过孔,通过螺栓穿过两个所述连接过孔将所述定位套筒1设置在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2的两根调节杆21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调节定位套筒1在调节杆21延伸方向上的位置,具体地,每一所述调节杆21上开设有调节腰型孔201,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套筒1上的两个所述连接过孔和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2的两根调节杆21上的调节腰型孔201将所述定位套筒1设置在对应的一组调节组件2的两根调节杆21之间。在调节杆21上设置调节腰型孔201,方便在调节腰型孔201的延伸方向调节定位套筒1的位置,使得定位套筒1的位置能根据引导孔的定位尺寸轻松调节。

如图1所示,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模板3的背向施工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腰型孔301,通过螺栓穿过架设在所述待施工区30上方的调节杆21的调节腰型孔201和调节杆21两端对应的限位模板3的安装腰型孔301将所述调节杆21与对应的限位模板3连接。在每一限位模板3背向施工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腰型孔301,使得调节杆21可以沿着安装腰型孔301的延伸方向调节,进而调节了与调节杆21连接的定位套筒1在安装腰型孔301的延伸方向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模板3首尾连接围成围护桩的待施工区30,为了将限位模板3固定在施工面上,防止施工时限位模板3倾倒,如图1所示,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模板3的朝向施工面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302,通过地脚螺栓穿过所述限位模板3上的多个固定孔302将所述限位模板3安设在施工区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固定限位模板3,如图2所示,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模板3的与施工面接触的侧壁上凸出设置有两个锥形固定柱303,所述限位模板3通过两个所述锥形固定柱303安设在施工区域。将限位模板3上的两个锥形固定柱303插入到施工面上,可方便限位模板3的固定,防止限位模板3倾倒。

为了使多个限位模板3的安装牢固,具体地,所述施工装置还包括多个锁扣,相邻两个限位模板3之间均通过所述锁扣连接。通过锁扣将围绕成待施工区30的限位模板3连接起来,使多个限位模板3连接成一体,确保了多个限位模板3安装牢固、可靠。

为了方便限位模板3的制作,具体地,所述限位模板3由钢板、模板、硬塑料板中的任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施做围护桩引导孔的施工装置,采用多块限位模板3首尾相接在施工面上围出施做围护桩的待施工区30,在通过与安装限位模板3连接的调节组件2和与调节组件2固定连接的定位套筒1确定出每一围护桩引导孔的位置,之后向待施工区30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所述施工装置,引导孔施工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装置能够施做位置精准、固定的围护桩引导孔,避免因引导孔位置误差过大而导致围护桩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且该施工装置结构简洁,易于安装、拆卸,能够快速的在施工面上确定出每一围护桩引导孔的开孔位置,确保围护桩的施工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