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126发布日期:2020-05-22 22:0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地基打桩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根据土层情况、周边环境状况以及上部载荷大小等确定桩的类型和施工方法。静力压桩法是利用压桩机的自重和配重来平衡沉桩阻力,在静压力下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土层中。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无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小,但是静力压桩适用于软土、填土及一般黏性土层中,特别适合于建筑密集及危房附近、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地区;由于静力压桩的冲击力较小,而不能穿透有较多孤石、障碍物的砂层,从而不宜用在地下有较多孤石、障碍物等砂层中。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静力压桩冲击力较小而无法穿透砂层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静力压桩冲击力较小而无法穿透砂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伸入静力压桩的孔洞内,所述管本体的底端位于所述静力压桩的孔洞内或凸出于所述静力压桩的底端,且所述管本体的顶端连接有高压水泵,高压水能够从所述管本体的底端喷出、以将所述静力压桩下方的砂层冲散。

优选地,所述管本体的底端位于所述静力压桩的孔洞内且靠近所述静力压桩的底端,所述管本体的孔洞内设置有用于加强震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孔洞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管本体的底端凸出于所述静力压桩的底端,所述管本体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管本体的孔洞相贯通。

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错位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两侧端均与所述管本体的内壁之间留有供高压水穿过的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管本体固定在所述静力压桩的底端的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套在所述管本体外的管箍和用于连接所述管箍和所述静力压桩的三块抗剪钢板。

优选地,所述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倒锥形的尖端,所述尖端将所述管本体孔洞的底端封闭。

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有6个,且沿所述管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管本体底端。

优选地,所述抗剪钢板的厚度为8-14mm。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包括管本体,在使用时,将管本体伸入到静力压桩的孔洞内,使管本体的底端位于孔洞内,或从孔洞内伸出,即凸出于静力压桩的底端,通过高压水泵向管本体内注入高压水,使高压水穿过管本体喷射在静力压桩下方的砂层上,将砂层冲散,从而便于静力压桩将砂层穿透。如此设置,解决了静力压桩冲击力较小而无法穿透砂层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的结构图(管本体的端部位于静力压桩的孔洞内);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管本体的端部凸出于静力压桩)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挡板与管本体的连接关系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管本体上通孔的分布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抗剪钢板的切面图。

图中:

1-静力压桩,2-孔洞,3-管本体,4-抗剪钢板,5-尖端,6-通孔,7-第一部分,8-第二部分,9-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照附图1-5,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便于供静力压桩穿透砂层的装置,包括管本体3,管本体3伸入到静力压桩1的孔洞2内,管本体3的顶端连接有高压水泵,便于高压水泵为管本体3提供高压水。

其中一种方式是,如图1所示,管本体3的底端位于静力压桩1的孔洞2内,从管本体3内喷射出的高压水直接从静力压桩1的底端冲射到砂层上;

另一种方式是,如图2所示,管本体3的底端凸出于静力压桩1,即管本体3的底端伸出于孔洞2,从管本体3内喷射处的高压水直接喷射到砂层上。

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够将砂层冲散,从而便于静力压桩1穿透砂层。

其中,管本体3的壁厚可以为3-5mm,具体可以为4mm,或者可以为5mm,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且管本体3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的静力压桩1不适用于砂层地质的施工环境,冲击力较小而无法穿透砂层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管本体3的底端位于静力压桩1的孔洞2内,其中,高压水直接从管本体3的孔洞2内喷射到砂层上,管本体3的底端靠近静力压桩1的底端,使高压水的出口距离砂层更近,使高压水的喷射行程更短,冲击力更大,从而使管本体3喷射出的高压水更容易作用于砂层上。

并且,在管本体3的孔洞2内设置有挡板,挡板用来加强管本体3的震动,这样,通过管本体3的震动便于加强静力压桩1的震动,利于静力压桩1向下移动穿透砂层。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的宽度小于孔洞2的直径,以使高压水能够从孔洞2内喷射出,避免挡板将孔洞2的出口堵死,致使高压水无法喷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挡板包括有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相错位连接,即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为了使高压水能够从管本体3内喷出,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的两侧端均与管本体3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由于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相错位连接,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的两侧端到管本体3内壁的距离不相等,即间隙的宽度不相等,当高压水冲击到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上时,受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的阻挡作用冲击到管本体3的内壁上,使管本体3受力震动,并且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相错位,使高压水冲击在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上后所冲击到管本体3内壁上的水量不同,冲击力不同,使管本体3内壁受力不同,从而更容易产生震动,从而便于带动静力压桩1震动,利于静力压桩1向下穿透砂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的两侧端为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相连接端的相邻的两端,与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相连接端相对的一端固定在管本体3的内壁上。

其中,第一挡板9和第二挡板10均可以为钢制挡板,以增强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为了不减少高压水的冲击力,使其更容易冲散砂层,将挡板设置在管本体3的底端处的孔洞2内,即高压水的出口处,如此,更容易使管本体3受高压水的冲击力振动。

本实施例中,管本体3悬挂在静力压桩1内,管本体3可以通过外界悬挂装置悬挂在静力压桩1的孔洞2内,比如可以通过压桩机的悬挂装置悬挂,或者吊车等其他设备;也可以在静力压桩1的顶端设置有悬挂装置、以将管本体3悬挂在静力压桩1的孔洞2内。

在另一种优选方式中,如图2所示,管本体3的底端凸出于静力压桩1的底端,管本体3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6,并且通孔6与管本体3的孔洞2相贯通,在使用时,管本体3伸入到静力压桩1的孔洞2内,管本体3的底端穿过孔洞2并伸出,伸入到砂层内,高压水从管本体3底端侧壁上的通孔6喷射出,将静力压桩1下方的砂层向四周冲射,从而将砂层冲散,利于静力压桩1穿透砂层。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孔6设置有6个,并且6个通孔6沿管本体3的周向均匀分布,使每个通孔6喷射出的水量相同,喷射到砂层上的冲击力相同,减少了管本体3的偏移量,从而减少了静力压桩1的偏移量,使静力压桩1能够竖直向下移动。

其中,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管本体3伸入到砂层内,在管本体3的底端设置有倒锥形的尖端5,该尖端5的轴线与管本体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该尖端5将管本体3孔洞2的底端封闭,使高压水不能沿管本体3的轴向直接喷射出,从而高压水只能从通孔6喷射出,使从通孔6喷射出的高压水的冲击力更大,更容易将砂层冲散。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将管本体3固定在静力压桩1的底端,使其管本体3不易受力发生偏移或变形,从而提高了管本体3的使用寿命。

其中,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包括有管箍和三块抗剪钢板4,管箍套在管本体3外,并与管本体3固定连接,抗剪钢板4的一端与管箍相连接,另一端与静力压桩1相连接,如此,将管本体3固定在静力压桩1上,使管本体3随着静力压桩1的下降而下降,从而能够作用于砂层上。

需要说明的是,管箍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管本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该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以便于实现管箍与管本体3的连接,从而将管本体3固定在静力压桩1上。

这里,管本体3外壁上的外螺纹靠近管本体3的底端设置,可以靠近通孔6设置,以给管本体3端部一定的支撑力,避免管本体3端部受力变形。

本实施例中,抗剪钢板4可以设置有3个,并且3个抗剪钢板4沿管箍的周向设置,两两相邻的抗剪钢板4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即3个抗剪钢板4均匀分布,以使管箍的受力平衡,使管箍更平稳,加强了管箍固定的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抗剪钢板4包括有一端与静力压桩1内壁相连接的、另一端与管箍外壁相连接的第一部分7、和一端与静力压桩1底端相连接的、另一端与管箍外壁相连接的第二部分8,并且第一部分7和第二部分8呈一体式结构,其中,第二部分8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8的宽度,这样,抗剪钢板4从两个方向将管箍固定在静力压桩1上,从而防止管本体3和静力压桩1之间沿轴向产生滑移。

其中,抗剪钢板4的厚度可以为8-14mm,可以为8mm,也可以为10mm,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