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7533发布日期:2020-08-21 14:4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一体化预制泵站在国内应用广泛,目前一体化泵站主要采用立式结构,由筒体进行开挖深基坑,预埋基础进行泵站安装到位后,需要做抗浮处理,土建施工成本高,且国内污水处理泵站不具备除磷的功能,生活污水中的磷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卧式泵站筒体、过滤室、泵室和除磷室,所述过滤室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过滤室顶部设置有检查口,所述检查口内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上设置有检查平台,所述过滤室另一侧设置有格栅挡板,所述格栅挡板设置于所述泵室与所述过滤室中间,所述泵室内设置有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所述第一潜水泵和所述第二潜水泵连接有第一压力管和第二压力管,所述第一压力管和所述第二压力管伸出所述泵室顶部后从所述除磷室顶部插入,所述第一压力管和所述第二压力管上均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泵室远离所述过滤室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另一侧为所述除磷室,所述除磷室内设置有除磷机,所述除磷机左侧连接有第三潜水泵,所述第三潜水泵连接有第三压力管,所述第三压力管伸出所述除磷室顶部且设置有第二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挡板上部设置有格栅孔,所述格栅挡板和所述挡板上均设置有检修门。

进一步的,所述泵室顶部悬挂有浮球传感器。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顶部设置有通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位于所述除磷室一端顶部设置有维护仓,所述第一压力管、所述第二压力管和所述第三压力管伸出所述筒体外的部分均设置于所述维护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于筒体横卧式设置在地表下,不但不占地上空间,且相比泵站竖井开挖深度大大降低,节约土建成本。

2、泵站内设置有除磷装置,有效的减少污水中的磷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的格栅挡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筒体;2、进水管;3、检查口;4、爬梯;5、检查平台;6、格栅挡板;7、浮球传感器;8、第一潜水泵;9、第二潜水泵;10、第一压力管;11、第二压力管;12、第一止回阀;13、挡板;14、除磷机;15、第三潜水泵;16、第三压力管;17、维护仓;18、第二止回阀;19、通气管道;20、格栅孔;21、过滤室;22、泵室;23、除磷室;24、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卧式泵站筒体1、过滤室21、泵室22和除磷室23,所述过滤室21一侧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过滤室21顶部设置有检查口3,所述检查口3内设置有爬梯4,所述爬梯4上设置有检查平台5,所述过滤室21另一侧设置有格栅挡板6,所述格栅挡板6设置于所述泵室22与所述过滤室21中间,所述泵室内22设置有第一潜水泵8和第二潜水泵9,所述第一潜水泵8和所述第二潜水泵9连接有第一压力管10和第二压力管11,所述第一压力管10和所述第二压力管11伸出所述泵室22顶部后从所述除磷室23顶部插入,所述第一压力管10和所述第二压力管11上均设置有第一止回阀12,所述泵室22远离所述过滤室2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另一侧为所述除磷室23,所述除磷室23内设置有除磷机14,所述除磷机14左侧连接有第三潜水泵15,所述第三潜水泵15连接有第三压力管16,所述第三压力管16伸出所述除磷室23顶部且设置有第二止回阀18。

此外,所述格栅挡板6上部设置有格栅孔20,所述格栅挡板6和所述挡板13上均设置有检修门24;所述泵室22顶部悬挂有浮球传感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室22顶部设置有通气管道19;所述筒体1位于所述除磷室23一端顶部设置有维护仓17,所述第一压力管10、所述第二压力管11和所述第三压力管16伸出所述筒体1外的部分均设置于所述维护仓17内。

工作原理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一种卧式地埋式且可除磷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卧式泵站筒体1、过滤室21、泵室22和除磷室23,过滤室21一侧设置有进水管2,过滤室21顶部设置有检查口3,检查口3内设置有爬梯4,爬梯4上设置有检查平台5,其中检查平台5可以保护维修人员下仓时的安全,过滤室21另一侧设置有格栅挡板6,格栅挡板6设置于泵室22与过滤室21中间,泵室内22设置有第一潜水泵8和第二潜水泵9,第一潜水泵8和第二潜水泵9连接有第一压力管10和第二压力管11,第一压力管10和第二压力管11伸出泵室22顶部后从除磷室23顶部插入,除磷室23的设计大大减少了污水中磷元素的排放量;第一压力管10和第二压力管11上均设置有第一止回阀12,泵室22左侧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左侧为除磷室23,除磷室23内设置有除磷机14,除磷机14左侧连接有第三潜水泵15,第三潜水泵15连接有第三压力管16,第三压力管16伸出除磷室23顶部且设置有第二止回阀18,有效阻止管内污水的回流,让机器更流畅安全的运转;格栅挡板6上部设置有格栅孔20,格栅挡板6和挡板13上均设置有检修门24,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检修门24去往不同的作业仓完成设备维修的工作;泵室22顶部悬挂有浮球传感器7,同时外部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中设置有控制器,浮球传感器7和泵内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浮球传感器7检测检测泵室22中污水的水位,到达到设定水位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潜水泵8和第二潜水泵9开启,对污水进行提升、抽取,泵室22顶部设置有通气管道19,与大气连接保持泵站1内的空气流通以及气压稳定;其中,筒体1位于除磷室23一端顶部设置有维护仓17,第一压力管10、第二压力管11和第三压力管16伸出筒体1外的部分均设置于维护仓17内,这种设计不仅有效的保护了伸出泵站1外的管道,而且也方便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将于筒体横卧式设置在地表下,不但不占地上空间,且相比泵站竖井开挖深度大大降低,节约土建成本,泵站内设置有除磷装置,有效的减少污水中的磷污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