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7404发布日期:2020-08-21 14:49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建筑密度及用地日益紧张,水资源不断减少,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国家,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同时人均水资源少,仅为世界的1/4,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发明解决雨水回收重新利用方法,将使水资源重新得到利用,缓解水资源危机,将会大大减轻城市供水的压力,同时为城市做到节能减排,促进城市低碳、环保、节能、降低能耗为目标。

传统设计中需要修建消防水池作为雨水收集池,施工难度大,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易漏水、难清理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弃流装置,所述弃流装置一端连接有雨水收集池,且雨水收集池另一端连接有雨水过滤池,且雨水过滤池另一端连接有雨水清水池,所述弃流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有hdpe接管,所述雨水清水池内部设有封闭组件,所述弃流装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与雨水收集池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闭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弃流装置底壁的挡板,所述弃流装置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牵引轮,所述牵引轮内部滑动连接有拉绳,且拉绳一端连接有浮球,所述拉绳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浮球下端与弃流装置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池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污水管,所述雨水收集池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五水泵,所述第五水泵连接有水池曝气装置,所述雨水收集池的顶壁设有水池溢流管,所述雨水收集池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且第二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雨水过滤池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和第四水泵,所述过滤装置一端与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另一端与第四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水泵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且雨水过滤池顶壁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

优选的,所述雨水清水池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且第三水泵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水泵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弃流装置内底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通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贯穿至弃流装置外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该技术方案具有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件,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装要求低,节约材料等优点,承压均匀,不占用建筑面积,使用周期长、易清洁、不需要保养及维护、经久耐用,不含有毒物质。

2、本实用新型中,该技术方案采用玻璃钢水池采用拼装施工,方便、快捷、容水量大、易清洗、施工周期短,使用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雨水过滤池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雨水清水池的结构图。

图例说明:

1、弃流装置;2、雨水收集池;3、雨水过滤池;4、雨水清水池;5、封闭组件;51、挡板;52、弹簧;53、浮球;54、拉绳;55、牵引轮;6、第一水泵;7、水池曝气装置;8、排污管;9、水池溢流管;10、第二水泵;11、第二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3、过滤装置;14、紫外线消毒装置;15、第一连接管;16、第三水泵;17、出水管;18、hdpe接管;19、第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弃流装置1,弃流装置1一端连接有雨水收集池2,且雨水收集池2另一端连接有雨水过滤池3,雨水过滤池3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13和第四水泵19,过滤装置13一端与第二连接管11固定连接,过滤装置13另一端与第四水泵19固定连接,第四水泵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2,且雨水过滤池3顶壁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消毒装置14,且雨水过滤池3另一端连接有雨水清水池4,弃流装置1的进水端连接有hdpe接管18,雨水清水池4内部设有封闭组件5,封闭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在弃流装置1底壁的挡板51,弃流装置1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牵引轮55,牵引轮55内部滑动连接有拉绳54,且拉绳54一端连接有浮球53,拉绳54另一端与挡板51固定连接,浮球53下端与弃流装置1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2,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在流经初期弃流装置1时,因重力的作用,雨水将首先通过低位敞口的排污管8排放掉,在雨量增大后,打在挡板51上的压力增大,位于排污管8上端的浮球53在水流压力的作用下将排污管8关闭,弃流装置1内底壁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通设有排污管8,排污管8贯穿至弃流装置1外部,雨水清水池4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16,且第三水泵1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12固定连接,第三水泵1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7,使用时启动第三水泵16,直接使用雨水资源。

弃流装置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5,且第一连接管15与雨水收集池2固定连接,雨水收集池2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6,第一水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污水管,雨水收集池2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五水泵,第五水泵连接有水池曝气装置7,设置该水池曝气装置7实现了将水中输入氧气的作用,雨水收集池2的顶壁设有水池溢流管9,设置该水池溢流管9的作用是防止雨水收集池2的雨水过多从而防止对植物进行淹没,雨水收集池2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0,且第二水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弃流装置1,初期降雨时,前2-5mm的雨水一般污染严重,流量也比较小,在流经初期弃流装置1时,因重力的作用,雨水将首先通过低位敞口的排污管8排放掉,在雨量增大后,打在挡板51上的压力增大,位于排污管8上端的浮球53在水流压力的作用下将排污管8关闭,桶中液位升高,雨水通过水平的过滤网进行过滤后流向出水口,进行收集,雨停后,随装置中存储的雨水的减少,浮球53在弹簧52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将桶中过滤产生的垃圾带出,从而实现初期雨水的弃流、过滤、自动排污等多功能,雨水收集池2,雨水收集池2是玻璃钢雨水收集模块组成,配置内部清洗设施,水池采用拼装施工,方便、快捷,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雨水过滤池3内部的过滤装置13进行过滤,紫外线消毒装置14进行消毒。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