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溢流的台下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3495发布日期:2021-03-02 17:13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溢流的台下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陶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溢流的台下盆。


背景技术:

[0002]
台下盆是一种陶瓷洁具,一般安装于卫生间内用于洗脸和洗手。目前大多的台下盆都设有溢水孔,当开启水龙头向盆内蓄水时,若忘记或未及时关闭水龙头,盆内多余的水可从溢水孔流至下水道,避免水漫出,从而保证了室内的财产安全。
[0003]
但是,现有台下盆多数只有一个溢水孔,而溢水内容易积累污渍,所以为了美观,溢水孔孔径一般尽量小,这样当水龙头开到最大时,台下盆依然有水漫出的风险。同时,若盆内水位漫过溢水孔,溢水道无法自由进出气体,从而影响溢水孔水流出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高效溢流的台下盆,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溢水孔溢水效率低的问题。
[0005]
方案基本如下:一种高效溢流的台下盆,包括盆本体,所述盆本体两侧均设有溢水孔,溢水孔均连通有溢水道,溢水道上均设有位置高于溢水孔的气孔。
[0006]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两个溢水孔,相对现有技术,提高了溢水量,同时气孔利于溢水道进出气体进行换气,从而保证水在溢水道中正常流动,相对现有技术,提高溢水孔溢水效率。
[0007]
进一步,所述盆本体底部设有安装孔,溢水道下端与安装孔连通。安装孔利于安装下水器,溢水道中溢出的水可进一步从下水器流出。
[0008]
进一步,所述溢水道横截面面积由上到下渐变增大或保持一致。
[0009]
相对溢水道由上到下渐变减小,可使水从溢水道下端快速进入安装孔内,避免水在蓄积在溢水道内。
[0010]
进一步,所述溢水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水位一旦达到溢出条件,可通过两个溢水孔同时溢水,保证高效溢水。
[0011]
进一步,所述溢水孔一高一低设置。低位置溢水孔先溢水,若还未及时关掉水龙头,高位置溢水孔再溢水,高位置的溢水孔还可起到和气孔相同的换气作用,提高换气作用,进而提高溢水孔出水效率。
[0012]
进一步,所述位置较高的溢水孔截面面积大于位置较低的溢水孔。
[0013]
因为溢水道横截面上的长度在上端更大,所以利于设置截面面积较大的溢水孔,由于较高位置的溢水孔溢水量大,难以被淹没,从而在溢水同时起换气作用。当然也可以位置较低的溢水孔截面面积大,这样可以保证一开始溢水量就大,水面难以漫过较高位置的溢水孔,较高位置的溢水孔可以起换气作用。
[0014]
进一步,所述溢水道内固定有线绳,线绳固定有铃铛。水在溢水道中流动时冲击铃铛,使铃铛发出声响,起提醒作用。
[0015]
进一步,所述线绳固定位置对应溢水孔位置处。这样利于水从溢水孔流出时冲击线绳,从而提高铃铛的运动效果,提高声音频率。
[0016]
进一步,所述气孔开口朝向盆本体内侧。这样在清洗盆本体时,可以将气孔处一起进行清洗。
[0017]
进一步,所述气孔开口朝向盆本体外。相对开口朝盆本体内侧,可避免气孔被清洗的杂物堵住。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盆本体1、安装孔2、溢水孔3、溢水道30、气孔4。
[0024]
实施例一基本如下:
[0025]
一种高效溢流的台下盆,如图1和图2所述,包括盆本体1,盆本体1的底部设有安装孔2,安装孔2用于安装下水器。盆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溢水孔3,两溢水孔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溢水孔均为圆形(孔径:22-25mm),当然也可以设置成长条形(长40-60mm,宽8-12mm),如图2所示,盆本体1上对应溢水孔3位置设有溢水道30,溢水道30与溢水孔3连通,溢水道30下端与安装孔2连通。溢水道由上到下宽度逐渐变大,但横截面面积由上到下逐步增大或保持不变。
[0026]
溢水道30上端设有气孔4,气孔4所处位置高于溢水孔3,气孔4的开口朝向盆本体1内侧。
[0027]
当盆本体1内水位达到溢水孔3高度时,盆本体1内的水可由左右两侧的溢水孔3流出至溢水道30内,再经溢水道30下端流至安装孔2,最终流入下水器中。水在溢水道30中流动时,溢水道30可从气孔4进出气体,从而保证水在溢水道30中正常流动。
[0028]
实施例二:
[0029]
与实施一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气孔4的开口朝向正上方即盆本体1外。相对实施例一,可避免清洗过程中的杂物意外堵住气孔4。
[0030]
实施例三:
[0031]
与实施例二区别在于,两溢水孔3位置一高一低,其中心之间竖直距离为10-20mm。其中位置较高的溢水孔截面面积大于位置较低的溢水孔。这样,当较低位置的溢水孔被淹没后,较高位置的溢水孔也可起换气作用,当水位到达较高的溢水孔时,较高位置的溢水孔开始溢水,从而增加溢水量,由于较高位置的溢水孔溢水量大,难以被淹没,从而在溢水同时起换气作用。
[0032]
实施例四:
[0033]
与实施例三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两溢水孔3处粘接固定有线绳,线绳位于溢水道
30内,线绳下端固定有球形的铃铛。这样盆本体1内水位高于较低位置的溢水孔3时,水从该溢水孔3流进溢水道30,在溢水道30内冲击线绳和铃铛,使铃铛发出声响,从而可进行提醒。若较低位置溢水孔3溢水量需求不够时,较高位置的溢水孔3进一步起溢水作用,加大溢水量,较高位置溢水孔3溢出的水也会在溢水道30内冲击铃铛发出声响,增强提醒作用。
[0034]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