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0977发布日期:2021-07-30 18: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具体而言,所涉及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具有可供鱼贝类栖息的空间和构造,从而能够提供人工鱼礁功能,而且还具有吸收波浪能量起到减弱波力或防止反射波的产生的空间和构造,从而能够提供潜堤功能及防波堤功能。



背景技术:

在海岸和港湾等筑造有防波堤,防波堤与外海涌来的波浪相撞从而起到减弱波浪波力的作用,对于停泊在内海侧的船舶或其他设施等,可以将由波浪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

通常,消波块是一种异形混凝土块,旨在吸收波浪能量,被设置在受到大浪的防波堤或护岸,起到减弱波力或防止反射波的产生的作用。作为这种消波块,正在使用的有四脚体(tertapod)、六角块(hexalegblock)、中空三角块(tertahedronblock)、空心正方柱(hollowsquare)、拱形三柱块体(archtribar)等。消波块需均匀地满足对波浪的消波功能及经济方面,然而,现有的消波块具有与块的尺寸相比较,消波性能无法令人满意,且搬运或施工不易的缺点。

现有的防波堤被设置成可阻挡某一程度高度的波浪的高度,且防波堤的设置区间使内海和外海之间隔断。然而,通过以这种封闭海水的形式建造防波堤时,海水的流入和流出无法顺利地进行,因此,存在由于各种污物堆积在内海侧,海水被污染而产生恶臭的问题,据此,存在内海侧的生态体系被破坏的问题。

进一步,存在以下问题,即,撞击防波堤的海水产生大的反弹力且相继而至的海水加在一起以更大的能量撞击防波堤,其结果,波高逐渐变高,产生超过防波堤的所谓溢流。

另一方面,通常,人工鱼礁是指设置在海中并为沿海洄游鱼类及栖息在沿海和近海的鱼贝类等提供藏身处、栖息处或产卵场所的人工构造物。

如上所述的人工鱼礁,通常使用混凝土或钢材等以诸如球形、多面体形状制成,然而,近年来以复杂的形状设计和制造,以便实现海藻类孢子的附生及栖息、贝类的附生及栖息、鱼类的猬集及栖息、通过由涡流形成的营养成分及氧气的供给为鱼贝类等提供良好的气息环境等各种目的。

即,由于现有的人工鱼礁仅靠多个框架提供鱼贝类能够栖息的空间,因此,存在不仅其结构复杂而且制造方法也难的问题,且所具有的结合结构随着其整体外观呈诸如四面体、六面体等的多面体形状而难以对应于海底环境进行扩展或收缩。

为此,使用的方式有在人工鱼礁的初期制造阶段就以对应于海底环境的尺寸设计并应用于海底,或将多个人工鱼礁投入海底。

特别是,以往还无法提供兼具人工鱼礁功能和消波块功能的构造物,就现有的人工鱼礁或消波块而言,由于在海底面的沙子因波浪而流失的过程中发生差异沉降或被沙子覆盖或因波浪而流动等原因,在许多情况下,无法发挥其功能,另外,未被设计成有效地提供吸收波浪能量起到减弱波力或防止反射波的产生的消波作用的潜堤功能及防波堤功能的结构,也未被设计成防止波浪越过防波堤的漫顶现象的结构,因此将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消波块用作潜堤及防波堤等时具有结构性问题。

近年来,由于因地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的上升或频发的台风,每年都发生漫顶导致的事故,因此正致力于防止漫顶,目前使用单纯地提高防波堤的高度来防止漫顶,因此存在防波堤的施工成本增高的缺点。

因此,本发明的申请人通过进行大量的研究以解决如上所述的各种问题,进而完成了新概念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该消波块不仅具有易于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以提供鱼贝类能够栖息的最佳空间的人工鱼礁功能,还具有吸收波浪能量来减弱波力或防止反射波的产生的消波作用的潜堤功能及防波堤功能,还具有增加潜堤及防波堤的寿命而将漫顶导致的事故防范于未然的功能。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这里,由于消波块的主体是以垂直于海底面的垂直方向放置,因此,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是指主体的高度方向(长度方向),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是指主体的横向及纵向。

涉及一种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所述消波块包括:主体,在海底面以垂直方向放置且呈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等;凸形结合突起,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的一侧面及其相向面;凹型结合槽,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面及其相向面,且以与所述凸形结合突起相对应的形状设置;栖息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央部分(实施例a、实施例b)或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的一部分(实施例c),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构成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辅助栖息部(实施例c),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面及底面,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形成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十字形垂直隔板(实施例a)或中间隔板(实施例b),设置成能够分隔所述栖息部的板,且向主体提供结构稳定性并向鱼贝类提供栖息环境;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十字形垂直隔板(实施例a)或中间隔板(实施例b),且使所述栖息部以能够彼此连通的方式连接,使得鱼贝类能够进行移动以及海水能够进行流动;及空间部,在彼此相邻连接的多个主体之间形成空间,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附生突起且在所述多个附生突起之间形成有附生槽,随着所述凸形结合突起插入于所述凹型结合槽,所述消波块能够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主体的高度方向)及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主体的横向及纵向)扩展。

另外,可以具有槽部,所述槽部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面周向部或底面周向部,所述槽部还设置在所述凸形结合突起,所述槽部还设置在凹型结合槽,以使彼此相邻的消波块的多个所述栖息部之间连通及多个所述栖息部与形成在彼此相邻连接的多个消波块之间的多个所述空间部也连通,使得鱼贝类的移动及海水的流动成为可能。

在主体的未形成有所述凸形结合突起及凹型结合槽的顶面周向部和底面周向部设有槽部,从而沿高度方向扩展的两个消波块的槽部配合形成一个槽部。

另外,随着所述凸形结合突起插入于所述凹型结合槽,所述消波块能够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且凸形结合突起仅能够沿主体的高度方向插入凹型结合槽及从凹型结合槽分离,而不能沿横向及纵向插入凹型结合槽及从凹型结合槽分离。

另外,在基本型的情况下,所述凸形结合突起及凹型结合槽在主体的每个面分别形成有一个,不过考虑到主体间的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且考虑到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的消波块的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可以形成有两个以上。

即,在基本型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凸形结合突起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的一侧面及其相向面,因此每个主体设有两个凸形结合突起,不过考虑到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可以使每个主体设有2~10个。

同样地,所述凹型结合槽应设置为与凸形结合突起相对应的个数,在基本型的情况下,由于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面及其相向面,因此每个主体设有两个凹型结合槽,不过考虑到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可以使每个主体设有2~10个。

另外,在所述海底面向垂直方向或向水平方向扩展的多个消波块中,彼此相邻配置的消波块的高度可以互不相同,这时,考虑到消波块之间的结合力及支撑力,当将基本型消波块的高度定为1时,消波块的高度可以由除了1之外的0.5的倍数0.5,1.5,2,2.5,3,3.5,4等构成,优选为可以由0.5,1.5,2,2.5,3中的一个构成,更加优选为可以由0.5,1.5,2中的一个构成,最优选为可以由0.5,1.5中的一个构成。

另外,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或所述主体的用于划定所述栖息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附生突起,且在所述多个附生突起之间设置有附生槽,所述附生槽从主体表面向主体内部以锥形形状构成,以形成可供贝类插入其中栖息的缝隙空间。

另外,为了将消波块用作防波堤,必须将上部面以无缝隙填充的状态完成,这样人和动物等才能够顺利通行而不会掉落其中,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的多个消波块相结合的情况下,由于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的消波块之间的结合力增大,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因此可以设置各种高度的罩式消波块,以便能够将上部面或下部面无缝隙地完成的同时进行结合。

这时,罩式消波块的主体以与所述消波块相对应的形状构成,以便能够与所述消波块相结合,且上部面或下部面可以以板状构成,以便可以无缝隙地填充上部面或下部面。

另一方面,为了将消波块用作防波堤,内海侧的侧面应平整,这样才便于船舶的停靠,因此可以设置一种在消波块的一侧面未形成有凸形结合突起及凹型结合槽的停靠用消波块。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具有如下结构,即,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及向垂直方向扩展的多个消波块可通过多个槽部、栖息部、贯通孔及空间部能够彼此连通地连接,因此,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能够创造可使鱼贝类平稳地移动和栖息的最佳环境,且通过产生上涌现象及涡流使营养盐类及氧气变得丰富,能够形成贝类饲料即浮游生物丰富的渔场。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具有如下结构,即,可通过槽部、栖息部及空间部能够彼此连通地连接,因此,海水能够流入并通过或停留于向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扩展的多个消波块的内部,从而能够使形成于多个消波块内部及相邻消波块之间的槽部、栖息部及空间部吸收波浪能量,发挥消波功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具有如下结构,即,由具有相同形状且高度不同的多个消波块层叠为多层而彼此有机地结合,因此,可以防止由波力导致的流动,当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的构造物的一部分受到损坏时,可以仅更换受损部分的消波块,因此,具有可以节约地进行维修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被设计为能够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因此具有吸收向陆地移动的波浪能量起到减弱波力或防止反射波的产生的消波作用的潜堤功能及防波堤功能,还可以减少由漫顶导致的安全事故。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具有如下结构,即,由具有相同形状且高度不同的多个消波块层叠为多层而彼此有机地结合,因此,可以防止由波力导致的流动。

附图说明

图1a、1b、1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a至c(实施例a的情况为图1a;实施例b的情况为图1b;实施例c的情况为图1c)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的立体图。

图2a、2b、2c示出从箭头a-a方向观察图1a、1b、1c所示的消波块的截面图(实施例a的情况为图2a;实施例b的情况为图2b;实施例c的情况为图2c)。

图3a、3b、3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a至c(实施例a的情况为图3a;实施例b的情况为图3b;实施例c的情况为图3c)的消波块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4a、4b、4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a至c(实施例a的情况为图4a;实施例b的情况为图4b;实施例c的情况为图4c)的消波块如图3中所示,先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然后向垂直方向进一步扩展的样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消波块

110:主体

120:凸形结合突起

130:凹型结合槽

140:栖息部

141:辅助栖息部

150:空间部

160:槽部

170:附生突起

171:附生槽

180:十字形垂直隔板

181:中间隔板

190: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与下面详细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彼此不同的各种形式实现,本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变得完整,且是为了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告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提供,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定义。

以下,参照图1a、1b、1c至4a,4b、4c,更详细地,在实施例a的情况下,参照图1a、2a、3a、4a,在实施例b的情况下,参照图1b、2b、3b、4b,在实施例c的情况下,参照图1c、2c、3c、4c,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在说明本发明时,为避免模糊本发明的要旨,省略了相关的公知功能或构成的详细说明。

图1a、1b、1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的立体图,图2a、2b、2c示出从箭头a-a方向观察图1a、1b、1c所示的消波块的截面图,图3a、3b、3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波块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的样子的立体图,图4a、4b、4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波块先如图3a、3b、3c中所示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然后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进一步扩展的样子的立体图。

如1a、1b、1c至图4a、4b、4c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易扩展消波块100可以包括:主体110,在海底面以垂直方向放置且呈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图1a、2a、3a、4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图1b、2b、3b、4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图1c、2c、3c、4c)中的一种;凸形结合突起12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高度方向的一侧面及其相向面;凹型结合槽13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另一侧面及其相向面,且以与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相对应的形状设置;栖息部140,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中央部分(实施例a、实施例b)或所述主体110的高度方向的一部分(实施例c),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构成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辅助栖息部141(实施例c),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顶面及底面,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形成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十字形垂直隔板(实施例a)180或中间隔板(实施例b)181,设置成能够分隔所述栖息部140的板,且向主体提供结构稳定性并向鱼贝类提供栖息环境;贯通孔190,形成在所述十字形垂直隔板(实施例a)180或中间隔板(实施例b)181,且使所述栖息部140以能够彼此连通的方式连接,使得鱼贝类能够进行移动以及海水能够进行流动;及空间部150,基于彼此相邻连接的多个主体110形成空间,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

如上所述构成的消波块100通过连接多个所述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而具有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的结构,且根据其扩展方向可以呈具有人工鱼礁功能的各种形状的潜堤、防波堤等形态。

首先,从海底面观察时,放置于所述海底面的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可呈多边形柱、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且可以由混凝土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即,所述主体110可以以具有曲率的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形成,以能够分散波浪传来的冲击为优先。即,由波浪传递至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的主体110的冲击可以被主体110的具有曲率的外表面分散。换句话说,由于波浪与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的主体110的具有曲率的外表面撞击时变为水平波,因此可以减轻由波浪引起的冲击。

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高度方向的一侧面及其相向面的凸形结合突起120从所述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延伸并一体连接,可以被称为沿主体的高度方向滑动插入于后述的所述凹型结合槽130的构件。

即,在多个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彼此连接并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时,与所述凹型结合槽130配合起到防止所述多个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彼此分离的作用。

换句话说,设置在所述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的凸形结合突起120可以插入在设置于另一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的凹型结合槽130并紧固,通过这样的方式,多个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的主体110可以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

分别设置在所述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图1a、2a、3a、4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图1b、2b、3b、4b)或十字形柱形状(实施例c;图1c、2c、3c、4c)的主体110的另一侧面及其相向面且以与所述凸形120的结合突起相对应的形状设置的凹型结合槽130,可以具有与如上所述的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作为参考,当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插入于所述凹型结合槽130时,优选地,在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的前端两侧突出形成有卡定部,以使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不会从所述凹型结合槽130脱离,与此相对应地,所述凹型结合槽130的形状也可以对应于形成有所述卡定部的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的形状形成。

另外,在基本型的情况下,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及凹型结合槽130在主体110的每个面分别形成有一个,不过考虑到主体间的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且考虑到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的消波块的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可以形成有两个以上。

即,在基本型的情况下,由于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的一侧面及其相向面,因此每个主体设有两个凸形结合突起120,不过考虑到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可以使每个主体设有2~10个。

同样地,所述凹型结合槽130应设置为与凸形结合突起120相对应的个数,在基本型的情况下,由于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面及其相向面,因此每个主体设有两个凹型结合槽13,不过考虑到结合力和结构稳定性,可以使每个主体设有2~10个。

如图2所示,作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央部分,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设置为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的栖息部140,可以设置在所述多边形柱、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a)、圆柱或椭圆柱形状(实施例b)的主体110的中央部分,或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高度方向的一部分(实施例c)。

如上所述的栖息部140,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提供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并与后述的空间部150以能够连通的方式连接,可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提供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彼此连通的构成。

另一方面,所述栖息部140被十字形垂直隔板180分成四个部分(实施例a)或被中间隔板分成两个部分(实施例b),所述十字形垂直隔板180设置成板且向主体提供结构稳定性并提供鱼贝类的栖息环境,被分成所述四个部分(实施例a)或两个部分(实施例b)的栖息部通过形成在所述十字形垂直隔板(实施例a)或中央隔板(实施例b)的贯通孔以各部分能够彼此连通的方式连接,使得鱼贝类能够进行移动以及海水流动。据此,通过所述贯通孔,鱼贝类可以进出位于所述主体110的中央部分的被分成所述四个部分(实施例a)或两个部分(实施例b)的栖息部且使海水能够进行流动。

另外,基于彼此相邻连接的多个主体110形成空间,以使海水通过和停留,以构成具有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空间150,这样的空间部150成为执行供鱼贝类栖息及消波的功能的最大空间。

另外,可以具有槽部160,槽部160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面周向部或底面周向部,槽部160还设置在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槽部160还设置在凹型结合槽130,以使彼此相邻的消波块的多个所述栖息部140之间连通及多个所述栖息部140与彼此相邻连接的多个消波块之间形成的多个所述空间部150也连通,使得鱼贝类的移动及海水的流动成为可能。

在主体的未形成有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及凹型结合槽130的顶面周向部和底面周向部设有槽部,从而沿主体的高度方向扩展的两个消波块的槽部160配合形成一个槽部。

在所述多个槽部160中,形成在凸形结合突起120的槽部160可以通过延伸至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高度方向两侧的凸形结合突起120的端部来形成。

另外,在所述多个槽部160中,形成在凹型结合槽130的槽部160以能够与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110的凹型结合槽130连通的方式连接。

另一方面,在所述主体110的外表面及栖息部可以设置有多个附生突起170。

所述附生突起170可以在所述主体110外表面沿垂直方向形成,用于提供海藻类可以附生(附着生长)的空间,另外,还可以执行鱼类产卵地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多个附生突起170之间形成有附生槽171,附生槽从主体110表面向主体内部以锥形形状构成,以形成可供贝类插入其中栖息的缝隙空间,以便鱼贝类和海藻类可以在缝隙空间栖息,另外,鱼类的卵也可以附生在缝隙空间。

以下,参照3a、3b、3c及图4a、4b、4c,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消波块100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扩展的过程。

如图3a、3b、3c所示,可以是四个消波块100彼此连接而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作为参考,在图3a、3b、3c中示出了所述四个消波块100在海底面以水平方向彼此连接扩展的样子,但是不限于此,可以由多个消波块100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彼此连接并无限扩展。

如图3a、3b、3c所示,随着分别形成在多个主体110的凸形结合突起120沿着垂直方向滑动插入于彼此相邻配置的主体110的凹型结合槽130,多个主体110彼此不分离且可以保持结合状态。

这时,优选地,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的多个主体110中,彼此相邻配置的主体110的高度互不相同。

如图4a、4b、4c所示,这是为了向主体的横向及纵向(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后,在配置于下部的多个主体110层叠另一个主体110形成多层时能够提供富裕空间,以便配置于下部的主体110的结合槽130或凸形结合突起120可以分别插入待层叠的主体110的凸形结合突起120或结合槽130。

若向主体的横向及纵向(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扩展且配置在下部的多个主体110的高度彼此相同,则配置在其上部的另外多个主体110仅是成为放置于配置在所述下部的多个主体110上面的状态而已,并未建立任何连接关系,因此,发生配置在上部的多个主体110因外力从配置在下部的多个主体110脱离和流动的问题。

因此,在使多个主体110向主体的高度方向扩展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层叠为多层的主体110因外力向主体的横向及纵向(在海底面向水平方向)流动,优选为,具有彼此不同高度的主体110通过所述凸形结合突起120和所述结合槽130连接。

这时,考虑到相邻主体110之间的结合力及支撑力,当将基本型消波块的高度定为1时,主体110的高度可以由除了1之外的0.5的倍数0.5,1.5,2,2.5,3,3.5,4等构成,优选为可以由0.5,1.5,2,2.5,3中的一个构成,更优选为可以由0.5,1.5,2中的一个构成,最优选为可以由0.5,1.5中的一个构成。

另一方面,如图4a、4b、4c所示,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扩展的消波块100,如上所述,通过所述多个槽部160,以使彼此相邻的主体的多个所述栖息部140连通且使多个所述栖息部140与形成在彼此相邻连接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多个空间部150也连通,使得鱼贝类的移动及海水的流动成为可能,从而创造适合鱼贝类栖息的环境,使得在海底可以形成丰富的渔场。

另一方面,由于海水可以通过配置在下部的主体110的槽部160和配置在上部的主体110的槽部160流入所述栖息部140及空间部150,因此,在所述栖息部140及空间部150可能会产生上涌现象。

即,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扩展的多个主体110上分别设置的栖息部140及空间部150以能够彼此连通的方式连接,海水可以通过设置在主体110的多个槽部160向所述栖息部140及空间部150流动,由此,在所述栖息部140及空间部150因通过所述多个槽部160从四方流入的海水而可能会产生上涌现象。

如上所述,随着在所述栖息部140及空间部150产生上涌现象,多层层叠的主体110内也可能会产生涡流,可以通过该涡流向鱼贝类平稳地供应氧气,另外,通过涡流的自清洁作用,可以创造可供鱼贝类栖息的最佳环境。

并且,通过在海底面向垂直方向多层层叠的多个主体110上产生的上涌现象,可以减弱朝向潜堤及防波堤的波浪的波力,进而还可以防止漫顶。

尽管到目前为止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虽然说明并图示的是多个主体110层叠两层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可以层叠三层以上。

另外,形成在所述主体110的顶面或底面的多个槽部160可以以各种形状或各种深度设置在所述主体110。例如,可以具有半球形,或“ㄈ”字形,且形成的深度也可以与所要设置消波块100的海底面的环境相对应地进行适当调节。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局限在已经说明的实施例,而应由后述的权利要求范围以及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