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无搭接损耗的多层复合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57682发布日期:2020-05-15 17:3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卷材无搭接损耗的多层复合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水层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卷材无搭接损耗的多层复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渗漏是防水工程中较为突出的质量通病,而这与防水卷材的铺贴质量紧密相关,防水卷材是防水层的组成单元,防水卷材是长方形的,并根据厚度及尺寸不同而具有多种型号,施工时,通过将防水卷材铺贴成大面而形成防水层,现有技术多是通过搭接来将防水卷材连接成防水层,具体来说:就是将防水卷材相互搭接,并留出一条宽度为10厘米左右的搭接边,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通过无机粘结剂、有机粘结剂,或是直接使用自粘卷材或热熔粘结等,在gb50345-2012名为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以及gb50108-2008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中,对于防水施工有两个防水等级,其中ⅰ级防水就需要进行两道及以上的防水设防,来提高防水效果,但是相对的施工时间也就增加了,而且传统搭接形成的防水层上,搭接长度较短且面积较小,经实际使用后发现,搭接部位往是薄弱点,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漏水,而且搭接部分的卷材并没有铺在基面上,在计算物料时需要增加搭接部分的面积,虽然属于正常的搭接损耗,但是却增加了成本。

另外,在防水工程质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耐久性,影响防水工程耐久性的因素有材料、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多方面,在使用方面是与外界侵蚀老化、疲劳损伤、外力损伤有关,其中:外界侵蚀老化通常表现为外界侵蚀防水层表面,防水层由表至里的失能过程,如sbs卷材老化就是:表面硬化-龟纹-膜开裂-小龟裂纹-反复老化裂纹加深-失能;疲劳损伤:通常表现外界的动能通过防水层的相邻构造传导到防水层本体,这样在外力和本体内应力变化作用下,防水层由里至表的失能过程;而现在行业内没有针对性的评定方法,在如何提高防水工程耐久性方面,现有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提高对材料、施工和使用的合规性要求,还有就是在防水设防中仅有以增加防水层道数来提高耐久性,而传统的多道复合施工方法就是在重复单层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不仅没有办法避免传统单层施工的缺陷,而且施工周期更长。

申请号为201610248980.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焊接搭接结构及施工方法,主要步骤就是通过专用设备取出卷材搭接边的自粘胶层,露出基层板材,通过焊机将两幅卷材去除胶层的搭接边双焊缝搭接,虽然通过焊接连接更加紧固,但是使用不方便,而且并不能提高在复合防水层施工的工效。

申请号为201710575183.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的搭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两个防水卷材相互搭接的部分分别处理成凸字形、凹字形,将二者拼接后配合粘结剂进行连接,这种方法能够减少搭接损耗,只需要对搭接边进行处理即可,但是处理较为复杂,而且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否则很难配合或是配合后留有大量空隙,直接影响防水层的使用效果,而且在多层复合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无搭接损耗的多层复合施工方法,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施工过程中的搭接损耗,而且能够提高多层复合施工过程中的工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卷材无搭接损耗的多层复合施工方法,先沿防水卷材的纵向方向进行搭接,搭接长度是10cm~20cm;完成后,沿着长方形防水卷材的横向方向搭接一片防水卷材,然后再次沿着这片防水卷材的纵向方向进行搭接,直到完成整个防水基面的施工,所述防水卷材是长方形时,防水卷材纵向方向上,将防水卷材沿横向中线分成两部分,一部为搭接部分,另一部分作为被搭接部分,两块相邻的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将一块防水卷材的搭接部分搭在另一块防水卷材的被搭接部分上方,并将搭接部分连接起来,得到的搭接部分是两层的防水层,重复采用这种方法搭接,仅通过一次施工就能形成两层防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卷材是正方形,在施工时,先将防水卷材进行横向铺贴,所述防水卷材被纵向中线分成左右两部分,左部分是搭接部分,右部分是被搭接部分,在进行横向铺贴时,防水卷材的左部分搭在相邻的另一防水卷材的右部分上,搭接的部分是双层的横向搭接面;在进行竖向铺贴时,所述防水卷材被横向中线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是搭接部分,下部分是被搭接部分,待铺贴的防水卷材的上部分搭接在已铺贴好的防水卷材下部分上,搭接的部分是双层的纵向搭接面,横向搭接面与纵向搭接面重合的位置就是四层的防水层,完成整个防水基面的铺贴后,将防水层边缘不足四层的部分用防水卷材贴满四层,整个防水层最终形成四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附加层,所述附加层是由若干正方形的防水卷材搭接而成的长条带,铺贴在工作平面的阴阳角以及薄弱部位,并通过紧固装置加固。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仓带,分仓带是由若干正方形的防水卷材搭接而成的长条带,分仓带在防水层铺设之前就预先铺设到防水基面上,并通过紧固装置加固,将防水基面分成多个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装置是铆钉。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进行多层复合施工由于没有搭接损耗,所以更加节约材料,而且材料的利用率更高。

(2)传统工艺的搭接长度6~10cm,本发明的搭接长度是其5~8倍,所以窜水路径更远,不透水性能更好,防水性能更好。

(3)在完成多层复合施工时,仅通过一次施工就可以实现两层厚的防水层铺设,大大减少了施工所用时间,工效更高。

(4)防水层的耐久性更好,因为采用本发明施工的防水层其搭接长度更长,而且一次施工可以铺贴多层防水层,在最外层防水层因外界侵蚀或疲劳损伤而失效的情况下,内层的防水层仍旧能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因此多层防水层能够有效延长防水层的整体寿命。

(5)设防灵活,通过本发明仅通过一次施工就可以完成2层或是4层的防水层铺贴,与现有的涂料或卷材复合施工以后可以实现3层或是更多层数的防水层铺贴,以完成多道的复合的防水体系的设防要求,并可以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6)后期修缮更加方便,在铺设前设置分仓带及附加层,将大面分成若干小面,当防水层出现破损后,可以快速锁定破损位置,因此后期修缮更加简单高效。

(7)上下层的防水卷材铺贴方向可以相互垂直,由于没有高于搭接面的搭接边,所以垂向铺贴后不存在防水面表面不平整的现象,铺贴质量更好。

(8)传统工艺是先铺贴后搭接,将导致搭接部位的隔离膜极易脱落而被污染;而本申请是先搭接后铺贴,有效避免了上述情况导致的污染。

(9)整体性更好本发明防水层的构造层次都是上下层交叉叠层复合而成,其抗剥离、持粘性、抗硌破、抗剪切等性能更优,故其防水层整体性更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俯视角度的搭接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搭接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搭接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搭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搭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防水卷材,2-搭接边,3-防水层,4-分仓带,51-一层部分,52-二层部分,53-三层部分,54-四层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1

一种防水卷材的双层搭接方法,使用卷材为长方形卷材,如图1所示,施工方向是先按防水卷材的纵向进行施工,以图1中的位向来说,先是从左到右铺贴成条带,后一层条带部分搭接在已铺贴好的防水卷材带的上方继续按防水卷材纵向方向也就是从左到右铺贴,直到完成整个防水基面的铺贴,具体来说:后一片防水卷材的短边搭接在前一片防水卷材上,短边的搭接采用传统的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也与现有技术相同,完成一条防水卷材纵向方向的铺设以后,防水卷材横向方向上也就是防水卷材长边的搭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不同,其搭接部分结构的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防水卷材被短边中点的连线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作为搭接部分,另一部分作为被搭接部分,将一块防水卷材的搭接部分搭在已搭接好的防水卷材的被搭接部分上,二者之间通过粘结剂或是热熔连接,这样形成的搭接面就是双层的,因此完成整个面的铺设以后,实际上就可以得到双层的防水层,能够大大节约施工时间,而且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图1的纵向方向也就是长边搭接的部分是没有搭接损耗的,能够减少防水卷材的浪费,同时保证使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防水卷材长边搭接的搭接长度是长方形短边的一半;在防水卷材为正方形时,纵向搭接的搭接长度是边长的一半;搭接长度可适当增加1~2厘米,以提高防水性能。

实施例2

一种防水卷材的多层搭接方法,如图3示,先在基面上完成一道(单层)防水层的铺设,一道(单层)防水层的铺设使用现有技术,完成后在防水层上,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进行铺设,就可以通过两次铺设完成三层防水层,同样对于四层、五层也可以采用相同的原理,通过与现有的单层防水层进行配合使用,达到不同层数的搭接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两道防水层之间的铺贴方式是垂直铺贴,也就是说组成两道防水层的防水卷材在水平面的投影是相互垂直的,而这种两道防水层垂直铺贴的方法是现有技术中禁止的,现有技术的相关规范中要求多道防水卷材的铺贴必须平行,且搭接缝要彼此错开,由于现有技术的搭接方法的搭接边是两层高于防水面的,所以在进行垂向搭接的时候,两道防水面的搭接边一定会相交,搭接边相交的位置为四层,而形成的防水面仅有两层,因此会造成防水面不平,导致防水层表面积水,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缺陷,这也是屋面防水施工规范所禁止的,而本发明采用的搭接方式形成的搭接边与铺贴成的防水层高度相同,因此可以进行垂直铺贴。

实施例3

一种防水卷材的四层搭接方法,本实施例使用的是正方形的防水卷材,施工方向仍然是从左到右铺贴,完成横向铺贴后再继续向下进行纵向铺贴,如图4所示,为了清楚标识出结构搭接厚度的不同,在图4中采用不同的填充密度来进行区分,且图4中仅仅是防水面左上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正方形的防水卷材可被竖直的中线分成左右两部分,还可以被水平的中线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中线是正方形防水卷材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也就是垂向方向的直线,也就是说防水卷材可以分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完全相同的部分,在使用时,先将第一片防水卷材铺贴好,然后第二片防水卷材的左上、左下两部分搭接在第一片卷材的右上、右下两部分上,形成双层的搭接面,为方便描述,将该搭接面称为横向搭接面;后续的防水卷材以相同方式向防水卷材横向方向铺贴,完成横向铺贴后的防水层,除首尾防水卷材各有一半为单层外,其余部分均为双层;接下来的防水卷材被水平中线分成的两部分中的上部分搭接在已铺贴的防水卷材的下部分上,将该搭接面称为纵向搭接面,该防水卷材加上之前已铺贴在横向搭接面上,会暂时形成三层的防水层结构,由于后续的防水卷材的同样采用横向搭接,所以随着防水卷材的横向搭接,防水卷材横向搭接形成的横向搭接面与纵向搭接形成的纵向搭接面重合,形成四层搭接面,完成铺贴后,再将边缘层数不足的部分填上,并用粘接剂固定,即可得到四层防水层,使用该方法进行四层防水层的铺贴,仅通过一次的铺贴加工即可完成四层防水层,相比传统逐层施工,效率大大提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与:施工前提前铺设有附加层以及分仓带。

附加层的搭接方法就是:将正方形的防水卷材沿一组对边的中线可分为两个面积相同的部分,即搭接部分以及被搭接部分,后一片防水卷材的搭接部分搭接到前一片防水卷材的被搭接部分上,并将这两部分连接起来;通过这种搭接方法形成的长条带就是附加层,附加层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铺贴在防水基面的阴阳角以及其他薄弱部位等指定位置,附加层相当于对防水基面进行了一次分割,将防水基面分成了多个部分,如果防水基面的分割的部分面积过大,就需要在防水基面上铺设分仓带,通过分仓带进一步将防水基面划分成多个较小的部分,并对这些较小的部分分别进行铺贴。

分仓带也是由多个正方形的防水卷材搭接而成的长条带,分仓带的搭接方法与附加层相同,在铺贴完成后还需要通过紧固装置进行加固,本实施例中的加固装置就是铆钉结构,通过铆钉对分仓带加固,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如图5所示,利用分仓带和附加层将基面分成多个部分,再对防水卷材进行铺贴,可根据具体施工要求,灵活选择实施例1~3中的方法进行防水层的搭接,最终在分仓带和附加层分割出的多个部分中分别形成符合施工要求的防水层,由于有分仓带和附加层进行分隔,所以即使防水层出现破损,水也不会在防水层下乱窜,还便于维修人员快速确定破损位置,分仓带还可以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搭接方法搭配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且提高使用效果。

采用本发明中的搭接方法而成的防水层与现有技术的搭接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特通过下述三个试验例加以说明:

试验例1:测试不同搭接长度的拉力延伸率试验;

实验材料及设备:1.5mm双面自铺自粘防水卷材,四川广汉皇冠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海拓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海拓丰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组a1:无搭接的防水卷材;

试验组a2:搭接长度为2厘米的防水卷材

试验组a3:搭接长度为5厘米的防水卷材;

试验组a4:搭接长度为10厘米的防水卷材;

试验样本:将上述试验组中的防水卷材中能够放入拉力试验机测试用的大小作为样本,由于同一张防水卷材上横向以及纵向上的拉力是不相同的,因此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同一个防水卷材上取出两块样本,两块样本的中线相互垂直,每个实验组取三组样本进行拉力延伸率试验;

试验组a1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组a1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a2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试验组a2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a3的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试验组a3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a4的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试验组a4的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分析:

基于控制变量法设计的上述四个试验组的变量是搭接长度的不同,其中a1组展示的是不经过任何搭接的防水卷材本身的拉力属性,与其他试验组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防水卷材的拉力性能好于具有搭接的部分,而a2~a4组的不同之处在于搭接长度的不同,由于目前的防水层施工中,搭接是客观存在的,而现有技术中普遍的搭接长度就是6厘米,也就是接近于a3中设置的搭接长度,将a1~a4得到的数值相互比对就可以发现,随搭接长度的增加,承受的拉力显著增加,且断裂伸长率也明显增加,因此可以得知,搭接长度越宽,卷材搭接部分的拉力性能就越好,当然相对的,搭接损耗也就越大。

试验例2:不同搭接方法得到的防水层拉力性能测试:

试验组b1:无搭接的两层防水层;

试验组b2:一层无搭接,另一层有一条搭接部分宽度为8厘米的两层防水层;

试验组b3: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搭接而成的两层防水层;

试验组b4: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搭接而成,并在搭接面上留出1厘米余量的两层防水层;

试验组b5: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搭接而成,并在搭接面上留出2厘米余量的两层防水层;

试验样本:将上述试验组中的防水卷材中能够放入拉力试验机测试用的大小作为样本,由于同一张防水卷材上横向以及纵向上的拉力性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同一个防水卷材上取出两块样本,两块样本的中线相互垂直,每个实验组取三组样本进行拉力延伸率试验;

试验组b1的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试验组b1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b2的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试验组b2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b3的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试验组b3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b4的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试验组b4的试验结果

试验组b5的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表9试验组b5的试验结果

结果分析:

受到拉力的时候,由于防水卷材的强度大于粘接剂的牢度,所以在防水卷材形成的防水层上,搭接部分是防水层上的薄弱部分,会受到拉力的作用,试验组b1~b5均是双层防水层,其中试验组b1是不具有搭接部分的双层防水层,二者之间通过粘接剂连接,因此其拉力性能最好,也高于试验组a1~a4,试验组b2中的一层防水层具有搭接部分,另一层防水层不具有搭接部分,所以其拉力性能相对试验组b1较差,试验组b5是采用实施例1所述方法拼接而成的双层防水层,而试验组b5所截取的样本是包含搭接部分的样块,将其与采用现有技术的表7进行比较可得,其拉力值以及断裂伸长率均高于现有技术的搭接部分,因此采用实施例1方法进行搭接而成的防水层具有良好的拉力性能,而且试验组b2选用的样本仅有一个搭接部分,而采用现有技术搭接成的防水层可能具有两个相互靠近的搭接块,这种部分由于具有两个搭接部分,所以拉力性能更低,也就是说采用现有技术搭接成的防水层其实际拉力性能可能更低,而采用实施例1搭接而成的防水层一次施工就完成两层防水层的铺设,因此防水层仅仅具有一条,也就是试验组b3中样块所示的部分,由此可以推断出采用实施例所示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搭接的防水层拉力性能更好;试验组b4~b5是在试验组b3的基础上,增加余量,根据试验组a1~a4的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加,拉力性能也随着增加,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留出余量可以提高拉力性能,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工况灵活选择。

在本发明中,实现搭接的施工步骤以及防水卷材搭接部分的连接方法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采用的方法,且gb50345-2012名为《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对防水层的施工也有明确的规定,是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