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64400发布日期:2020-12-29 12:4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沿海特别是长三角湖积平原地区,地质复杂,主要为软塑黏土、粉细砂、细沙地层,分部广、厚度大,水域发育极为普遍;在这种地质情况下最常规经济的做法为桩基灌注桩基体系,在软塑黏土、粉细砂、细沙地层特别厚的地区成桩,一般采取深钢护筒穿过软弱地层进入硬塑地层,进行桩基成孔灌注,为了避免顶部深软塑层桩基出现质量缺陷,钢护筒一般都未进行拔除,桩基施工完毕,护筒埋设地下,无法回收再利用,使用较多钢材,钢护筒在桩基施工中占用成本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使其在确保桩身质量的前提下,将钢护筒在桩基钻孔前提前拔出,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工好的钢护筒外壁沿圆周等间距布置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直径ф20mm~ф100mm;壁厚3~10mm,所述注浆管的底部与钢护筒的底部齐平,所述注浆管的顶部设置联通管;多个注浆管的顶部通过联通管相互联通;每根所述注浆管上布置有上下多层所述的溢浆孔,相邻两层所述的溢浆孔交错布置;

2)将安装有注浆管的钢护筒在振动锤的配合下安装至硬塑地层后,对顶部注浆口进行压注浆液,根据软弱地层厚度,调整注浆压力0.1-0.5mpa,按照注浆孔壁压注一定厚度浆液,浆液通过底部出浆口以及上下每层所述的溢浆孔流出;

3)注浆完成后,拔出钢护筒,拔出的过程缓慢进行使浆液补注填充钢护筒空隙,直至全部拔出,然后将钢护筒用以下一根桩基的施工;

4)7-15天后,原钢护筒的位置泥浆达到强度后形成一定强度的浆护壁;然后按照常规桩基进行桩基施工。

上下相邻两层所述溢浆孔之间的间距为200-600mm。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利用在钢护筒外壁面上焊接注浆管的结构设计,通过注浆管、注浆管上的溢浆孔使浆液逐步溢出,在拔出钢护筒后,浆液补注填充钢护筒空隙形成浆护壁,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钢护筒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钢护筒的半剖展开图。

图中:1、钢护筒,2、注浆管,3、溢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工好的钢护筒1外壁沿圆周等间距布置注浆管2,所述注浆管2的直径ф20mm~ф100mm;壁厚3~10mm,所述注浆管2的底部与钢护筒1的底部齐平,所述注浆管2的顶部设置联通管;多个注浆管2的顶部通过连通管相互联通;每根所述注浆管2上布置有上下多层所述的溢浆孔3,相邻两层所述的溢浆孔3交错布置;

1)将安装有注浆管2的钢护筒1在振动锤的配合下安装至硬塑地层后,对顶部注浆口进行压注浆液,根据软弱地层厚度,调整注浆压力0.1-0.5mpa,按照注浆孔壁压注一定厚度浆液,浆液通过底部出浆口以及上下每层所述的溢浆孔流出;

3)注浆完成后,拔出钢护筒,拔出的过程缓慢进行使浆液补注填充钢护筒空隙,直至全部拔出,然后将钢护筒用以下一根桩基的施工;

4)7-15天后,原钢护筒的位置泥浆达到强度后形成一定强度的浆护壁;然后按照常规桩基进行桩基施工。

该实施例中,钢护筒的制作以及后续桩基的施工均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技术、工艺,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加工好的钢护筒外壁沿圆周等间距布置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底部与钢护筒的底部齐平,所述注浆管的顶部设置联通管;多个注浆管的顶部通过联通管相互联通;每根所述注浆管上布置有上下多层所述的溢浆孔,相邻两层所述的溢浆孔交错布置;

2)将安装有注浆管的钢护筒在振动锤的配合下安装至硬塑地层后,对顶部注浆口进行压注浆液,根据软弱地层厚度,调整注浆压力0.1-0.5mpa,按照注浆孔壁压注一定厚度浆液,浆液通过底部出浆口以及上下每层所述的溢浆孔流出;

3)注浆完成后,拔出钢护筒,拔出的过程缓慢进行使浆液补注填充钢护筒空隙,直至全部拔出,然后将钢护筒用以下一根桩基的施工;

4)7-15天后,原钢护筒的位置泥浆达到强度后形成一定强度的浆护壁;然后按照常规桩基进行桩基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两层所述溢浆孔之间的间距为200-6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的直径ф20mm~ф100mm;壁厚3~1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涉及的一种软弱地层桩基利用钢护筒注浆护壁的方法为在加工好的钢护筒外壁沿圆周等间距布置注浆管,每根注浆管上布置有上下多层所述的溢浆孔;将安装有注浆管的钢护筒安装至硬塑地层后,对顶部注浆口进行压注浆液,根据软弱地层厚度,调整注浆压力,按照注浆孔壁压注一定厚度浆液,浆液首先通过底部出浆口流出,然后由下向上依次通过每层溢浆孔流出;注浆完成后,拔出钢护筒,拔出的过程缓慢进行使浆液补注填充钢护筒空隙,直至全部拔出,原钢护筒的位置泥浆达到强度后形成一定强度的浆护壁;然后按照常规桩基进行桩基施工。本发明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家甫;张华;李雁鸣;吴鸿胜;马辉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