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排水防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6918发布日期:2021-04-23 10:5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防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防堵系统 。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排水是指排除城市道路路面上的降水所采取的措施,通常路面水按路面的坡度状况汇流至街沟,再由街沟经雨水口流入连接管,由连接管经检査井进人排水干管,然后由排水干管的出水口排放至附近江、湖、海等水体,城市道路路面水排水应迅速流畅,不得积水及在路面上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指一系列拦截、疏干或排除危及公路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设施,结合沿线条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而成的完整、通畅的排水体系,现有的排水装置结构简单,仅在下水道上侧放置一块具有过滤网或网格的金属板,垃圾易堵塞过滤孔,如若将滤孔设置的较大,虽便于大排放量的污水排出,但大量的垃圾通过过滤孔流通至排水系统内堵塞下水道,为其后续污水处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防堵系统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一种市政道路排水防堵系统 ,包括检查井中心主筒体、主筒滤网、外周副筒和内置筒体,所述主筒滤网的底部固设有脚架,脚架的底端通过滤网下置弹簧和检查井中心主筒体的顶端相互连接,所述外周副筒套设在检查井中心主筒体的外围,内置筒体设置在外周副筒的内部,内置筒体的底端通过内置筒体弹簧和外周副筒的内壁相互连接,所述检查井中心主筒体、外周副筒和内置筒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主筒侧壁滤网、副筒侧壁滤网和内筒侧壁滤网。
5.优选的,所述主筒滤网的顶部还固设有滤网把手。
6.优选的,所述外周副筒的内壁上还固设有副筒提环。
7.优选的,所述内置外周副筒的内壁上还固设有弹簧限位柱。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双筒体设计,结构特点新颖,且过滤收集水体异物的过程不需额外动力,系统整体耗能较少,节省资源,后期清理方便,能有效避免市政道路管道系统堵塞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在检查井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检查井中心主筒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滤网把手;2、主筒滤网;3、副筒提环;4、外周副筒;5、内置筒体;6、弹簧限
位柱;7、内置筒体弹簧;8、副筒侧壁滤网;9、内筒侧壁滤网;10、主筒侧壁滤网;11、检查井中心主筒体;12、滤网下置弹簧;13、脚架;14、雨水检查井盖;15、检查井外侧壁;16、排水管道;17、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2.请参阅图1

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排水防堵系统 ,包括检查井中心主筒体11、主筒滤网2、外周副筒4和内置筒体5,主筒滤网2的底部固设有脚架13,脚架13的底端通过滤网下置弹簧12和检查井中心主筒体11的顶端相互连接,外周副筒4活动套设在检查井中心主筒体11的外围,内置筒体5设置在外周副筒4的内部,内置筒体5的底端通过内置筒体弹簧7和外周副筒4的内壁相互连接,外周副筒4底部的内壁上还固设有弹簧限位柱6,弹簧限位柱6可以防止外周副筒4因突然承受过高的重量导致内置筒体弹簧7无法复位,检查井中心主筒体11、外周副筒4和内置筒体5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主筒侧壁滤网10、副筒侧壁滤网8和内筒侧壁滤网9,主筒侧壁滤网10和副筒侧壁滤网8的高度一致,三个侧壁滤网分别可以由开设在其对应侧壁上的多个透水孔17构成,以减少制造成本;主筒滤网2的顶部还固设有滤网把手1,外周副筒4的内壁上还固设有副筒提环3。
13.本发明的一种具体使用方法为:路面汇集的雨水经雨水检查井盖14流入雨水井内部,水中裹挟的异物将被滞留在主筒滤网2的表面,同时主筒滤网2在水流冲击力的作用下不断的发生震动,因此滞留在主筒滤网2上的异物会借力翻滚进入外周副筒4中并被收集起来;随着落入外周副筒4中雨水量的增多,在水体重力作用下,驱使外周副筒4中嵌套的内置筒体5下移,当内筒侧壁滤网9和主筒侧壁滤网8的网眼正对时,则主副筒之间排水通道贯通,外周副筒4中的雨水便流入检查井中心主筒体11中,进而排入排水管道16中;反之,则主副筒之间排水通道不能贯通(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防止排水管道中的雨水倒灌入外周副筒中,从而影响排水效率),当外周副筒4中滞留的垃圾等异物较多时,可利用副筒提环3,将外周副筒4整体提出,然后将其倾倒即可。
1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