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建筑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1398发布日期:2020-09-29 09:2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建筑地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震建筑地基。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而建筑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无需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需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随着人们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已经住进了高楼大厦内,而现有的很多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不佳,威胁人们的居住安全,基于上述问题,所以需要一种抗震地基。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379544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该建筑地基包括钢底板、钢顶板混凝土浇注面板、加筋复合碎石垫层、钢筋混凝土加固体和混凝土浇注基座,所述钢底板下方设置有加筋复合碎石垫层,所述钢底板上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加固体,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固体两边设置有混凝土浇注基座,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固体上方设置有钢顶板,所述钢顶板上方设置有混凝土浇注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固体内部设置有若干钢筋和钢板支撑柱。

然而,上述建筑地基的钢筋和钢板支撑柱与钢筋混凝土加固体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当发生地震时,钢筋与钢筋混凝土加固体的连接处、以及钢板支撑柱与钢筋混凝土加固体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刚性断裂,导致建筑地基破裂,造成建筑楼层的倒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建筑地基,该抗震建筑地基的抗震性能强,遭遇地震后,板簧和减震弹簧受到地震带来的冲击力后发生弹性形变,以使上钢板可发生相对位移,避免了该抗震建筑地基发生刚性破裂,以防止建筑楼层发生倒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震建筑地基,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方设有上基梁和下基梁,所述上基梁底部固定有上钢板,所述下基梁顶部固定有下钢板,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和缓冲组件;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两根钢柱,两根所述钢柱分别与上钢板和下钢板固定连接,两根所述钢柱之间固定有五根用于减缓纵向震动的减震弹簧;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板簧,两个所述板簧由多片弹簧钢堆叠而成,所述板簧沿层叠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钢板和所述下钢板固定连接,所述板簧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板簧的一端与钢柱垂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发生地震时,地震传来的冲击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当横波传来时,固定于上钢板和下钢板的板簧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可有效减缓地壳的横向震动;当纵波传来时,减震弹簧进行收缩,进一步减缓地壳的纵向震动;板簧与减震弹簧配合,保证了地基的抗震性能;遭遇地震后,板簧和减震弹簧受到地震带来的冲击力后发生弹性形变,以使上钢板可发生相对位移,避免了该抗震建筑地基发生刚性破裂,以防止建筑楼层发生倒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簧两端设有固定板,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均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开口呈t形设置,所述固定板两侧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板插设于放置腔内,所述固定板与放置腔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固定板通过放置腔的开口放入放置腔内,移动固定板,以使固定板与放置腔的内壁抵接,螺孔内拧入螺栓以使固定板分别与上钢板和下钢板固定连接,以实现板簧与上钢板以及板簧与下钢板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簧侧壁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壁均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远离板簧的侧壁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通孔连通,所述连接杆插设于连接槽内,所述连接杆靠近连接槽的一端设有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连接杆插设于连接槽内,将螺栓从连接块的一侧穿过通孔和固定孔,从连接块的另一侧穿出,以实现连接杆与连接块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与钢柱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和钢柱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肋分别与连接杆和钢柱固定连接,以保证连接杆和钢柱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根所述钢柱之间滑移连接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包围所述减震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地下存在水分,减震弹簧的减震效果会受到水分的影响,弹性环包围减震弹簧,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根所述钢柱均固定有五根导向柱,五根所述导向柱均与减震弹簧套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发生震动时,减震弹簧内圈抵紧导向柱,能够防止减震弹簧相对钢柱发生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基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和上钢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钢筋的设置进一步使得上地梁与上钢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底下方设有碎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碎石层内部具有间隙,能够利用碎石间的间隙消耗地震的能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发生地震时,地震传来的冲击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当横波传来时,固定于上钢板和下钢板的板簧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可有效减缓地壳的横向震动;当纵波传来时,减震弹簧进行收缩,进一步减缓地壳的纵向震动;板簧与减震弹簧配合,保证了地基的抗震性能;遭遇地震后,避免墙体受挤压后发生刚性断裂,确保了建筑楼层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基梁的剖视图。

图中:1、基底;2、碎石层;3、下基梁;4、上基梁;41、加强钢筋;5、下钢板;6、上钢板;7、钢柱;71、导向柱;72、减震弹簧;73、弹性环;8、板簧;81、长簧板;811、固定板;812、螺孔;82、短簧板;821、连接块;822、通孔;823、连接槽;824、固定孔;9、放置腔;10、连接杆;101、加强肋;11、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抗震建筑地基,包括基底1,基底1下方设有碎石层2,碎石层2内部具有间隙,能够利用碎石间的间隙消耗地震的能量,同时也起到了排水作用。基层上方水平固定有下基梁3,下基梁3上方水平设置有上基梁4,上基梁4和上方的墙体固定连接,且上基梁4和下基梁3为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上基梁4和下基梁3可根据地面建筑的设计和墙体走向进行设计。

下基梁3顶部设有下钢板5,下钢板5横截面为u形,下钢板5的开口朝下,且下钢板5的内壁均与下基梁3的外壁抵触,本实施例中,为保证下钢板5与下基梁3的连接强度,因此,下钢板5与下基梁3通过浇筑的方式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上基梁4底部固定设有上钢板6,上钢板6相对下钢板5设置,上钢板6横截面为u形,且下钢板5的内壁均与上基梁4的外壁抵触,上基梁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加强钢筋41,加强钢筋41的两端分别与上钢板6相对的两侧壁焊接,且多组加强钢筋41沿上钢板6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将加强钢筋41焊接至上钢板6后,再通过浇筑的方式实现上钢板6和上基梁4的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上钢板6和下钢板5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和缓冲组件,减震组件包括两根钢柱7,其中一根钢柱7与上钢板6固定连接,另一根钢柱7与下钢板5固定连接,两根钢柱7的端面相对,且中心轴线重合。两根钢柱7的端面均设有五根导向柱71,导向柱71围绕钢柱7的边缘等距排布,两根钢柱7的导向柱71的位置相对应。两根钢柱7端面之间设有五根减震弹簧72,减震弹簧72的一端与位于上钢板6的钢柱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位于下钢板5的钢柱7固定连接;减震弹簧72一端与位于上钢板6的导向柱71套接,另一端与位于下钢板5的导向柱71套接。两根钢柱7之间设有弹性环73,弹性环73为方筒状,弹性环73的一端面与位于上钢板6的钢柱7固定连接,另一端面与位于下钢板5的钢柱7固定连接,弹性环73包围减震弹簧72。由于地下存在水分,减震弹簧72的减震效果会受到水分的影响,弹性环73包围减震弹簧72,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缓冲组件包括两个板簧8,两个板簧8相对设置于钢柱7两侧,且板簧8的开口相对钢柱7朝外。板簧8包括长簧板818和短簧板828以及多片设置在长簧板818和短簧板828之间且长度不等的中间簧板,长簧板818与短簧板828固定连接。长簧板818沿板簧8层叠方向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板811,固定板811呈t形设置,固定板812的延伸边设有螺孔91;上钢板6和下钢板5均设有放置腔9,放置腔9的开口为呈t形设置,且放置腔9的开口宽度与固定板811相匹配。

将固定板811通过放置腔9的开口放入放置腔9内,移动固定板811,以使固定板811与放置腔9的内壁抵接,螺孔91内拧入螺栓以使长簧板818两端的固定板811分别与上钢板6和下钢板5固定连接,以实现板簧8与上钢板6以及板簧8与下钢板5的固定。

短簧板828端面固定有长方形连接块821,连接块821的上、下两个侧壁开设有通孔822,连接块821相对远离短簧板828的侧壁开设有连接槽823,连接槽823与通孔822连通。连接块821与下钢板5的钢柱7之间设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一端插入至连接槽823内,连接杆10靠近连接槽823的一端设有固定孔824。螺栓从连接块821的一侧穿过通孔822和固定孔824,从连接块821的另一侧穿出,以实现连接杆10与连接块821的固定。连接杆10远离连接块821的一端与下钢板5上的钢柱7固定连接,且连接杆10和钢柱7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肋101,加强肋101分别与连接杆10和钢柱7固定连接,以保证连接杆10和钢柱7的连接强度。

如图1和图3所示,上钢板6和下钢板5之间设有橡胶层11,橡胶层11两侧分别与上钢板6和下钢板5固定连接,橡胶层11进一步对上基梁4和墙体做支撑,以减小墙体在减震弹簧72上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的原理:发生地震时,地震传来的冲击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当横波传来时,固定于上钢板6和下钢板5的板簧8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可有效减缓地壳的横向震动;当纵波传来时,减震弹簧72进行收缩,进一步减缓地壳的纵向震动;板簧8与减震弹簧72配合,保证了地基的抗震性能;遭遇地震后,板簧8和减震弹簧72受到地震带来的冲击力后发生弹性形变,以使上钢板6可发生相对位移,避免了该抗震建筑地基发生刚性破裂,以防止建筑楼层发生倒塌。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